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巴蜀史志》>《巴蜀史志》2022年>详细内容

《巴蜀史志》2022年第2期(总第240期)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5-12 21:46:01 浏览次数: 【字体:

《巴蜀史志》2022年第2期出刊

2022年5月12日,《巴蜀史志》2022年第2期公开出版发行。本期设“时政辑要”“封面故事”“成渝双城记”“人物简谱”“史料之窗”“巴蜀文献研究”“历史文化”“盆地探秘”“《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评析”“往昔追忆”“方志动态”11个栏目,发表21篇文章,20余万字。

本期“时政辑要”刊发《铭记发展足迹 彰显奋斗风采——〈四川省直部门(单位)大事记(2020)〉编后记》,介绍2021年底省地方志办编纂出版《四川省直部门(单位)大事记(2020)》一书的重点内容及编纂特色,记述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受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积极投身治蜀兴川的壮丽实践,以突出成绩交出的一份四川答卷,为全国大局作出四川贡献。

“封面故事”以四川省珙县为宣传推介对象,刊发3篇文章。其中,《珙县苗族蜡染文化初探》《僰人悬棺——一个神秘部族的历史印记》通过介绍珙县苗族蜡染的厚重历史、精湛技艺、丰富内涵,记述“僰人悬棺”的重要价值、未解之迷,充分展现珙县多彩的民族文化、厚重的历史文化;《茶马古道 珙桐之乡——珙县王家镇》一文,采取小切口、大纵深形式,介绍王家镇的历史脉络、历史名人和古建筑、丰富资源、革命故事、美食文化等,为宣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本期“成渝双城记”栏目刊发《弘扬“三线精神” 助力跨越发展——泸州市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争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示范市的广安路径》2篇文章,前文记述了三线建设在泸州的成就和深远影响,论述了“三线精神”的重大意义,提出在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泸州如何弘扬“三线精神”、实现跨越发展的思考建议;后文展示了广安市在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探索实践、问题对策,为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提供历史镜鉴。

“人物简谱”为本刊新设栏目,刊发《赵义山先生学术简谱(1977年至2022年3月)》一文。本文以大事记的形式,系统梳理文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杰出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首届天府学者特聘教授,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四川省高校教学名师,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赵义山先生在教学之余,对宋元明清文学、中国古代词曲和巴蜀文化等领域的学术研究历程及取得的丰硕成果。

“史料之窗”栏目刊发《资中得名与建县年代新考》一文,从史实研究角度介绍资中得名由来、建县年代,凸显资中县厚重的历史文化。《川北历史开新篇——新中国成立初期川北区工作回顾》一文,通过对川北区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兴办、南充新城的规划建设,以及支持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回顾,彰显出川北区民主改革和建设的成功实践及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代价值——有力回击了“共产党在军事上得满分,政治上得八十分,经济上得零分”的错误言论。《新中国成立初期“生产长一寸,福利长一分”口号的提出、传播与纠正》一文,通过梳理“生产长一寸,福利长一分”口号的生成与消亡,对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经济的变迁,以及社会主义生产与福利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期“巴蜀文献研究”栏目刊发《集文献大成 铸文化丰碑——〈巴蜀全书〉编纂汇报》《蜀学名家张慎仪与他的小学考据之作》《残本〈全蜀诗汇〉是伪书》3篇文章,介绍了《巴蜀全书》艰辛的编纂进程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再现了张慎仪在古籍整理上的成就和严谨学风,展示了对残本《全蜀诗汇》证伪的详实例证,对推进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落地落实,提升古籍整理研究水平、挖掘古籍时代价值、促进古籍有效利用,提供了有益借鉴。

“盆地探秘”栏目刊发《〈蜀道难〉到底说了什么?》一文,作者以诗仙李白的名篇《蜀道难》为研究对象,从李白的家事身世、人生历程的角度一句一句解读,得出《蜀道难》并不是李白为描写蜀道的艰险而作,而是其述说家事身世太难的结论,为研究《蜀道难》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

“《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评析”是四川省地方志办组织全省地方志系统就《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一书撰写的评析文章,旨在宣传四川省地方志办旧志整理成果,为当下志书编纂提供借鉴。继上期首发4篇文章后,本期再刊发《民国初年成都的近代化转型进程——以〈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为中心的考察》《〈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所载泸州史料分析》《日本人眼中的富顺县及自流井》《探析〈中国省别全志·四川省〉编纂局限性形成原因及对当前修志工作的启示》4篇文章,从该书对清末民初成都、泸州、富顺及自贡市自流井区历史的具体记述中,分析其编纂特点及局限性,为当前修志工作提供借鉴。

“往昔追忆”刊发《祭文三篇》《飞吧,伍各——纪念战友贾巴伍各》2篇文章,作者通过对家人、朋友、战友的深情追忆,让读者从中感受到温暖的亲情、纯洁的友情和真挚的战友之情。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撰稿:潘认若(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政策法规宣传处)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