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9 09:32:51

关于四川省 2020 年省级决算的报告 ——2021年7月27日在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

来源:20210811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1-08-11 09:42:15 浏览次数: 【字体: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

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和省人大常委会安排,受省政府委托,现就2020年省级决算情况报告如下,请审查。

一、2020年省级决算情况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等多重严重冲击,全省各级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五次、六次、七次、八次全会部署,严格执行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审查批准的预算,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按照“农业多贡献、工业挑大梁、投资唱主角、消费促升级”的工作思路,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全省经济逐季回升、稳定向好,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在此基础上,全省财政平稳运行,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决算情况总体较好。2020年,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60.9亿元,为预算的 103.4%,增长 4.7%;支出11198.5亿元,完成预算的96.6%,增长8.2%。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4782.8亿元,为预算的184%;支出6087亿元,完成预算的92.6%。全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00亿元,为预算的100.6%;支出113.3亿元,完成预算的83.2%。全省社会保险基金收入4906.1亿元,为预算的107.6%;支出4927.3亿元,完成预算的97.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四川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有关规定,现重点报告以下情况。

(一)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受疫情严重冲击,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季度大幅下降,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和经济逐步恢复,财政运行情况逐季向好。在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13.1亿元,为预算的102.3%,增长3%;加上中央补助5832.2亿元、上年结转154.3亿元、发行地方政府一般债券1287亿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43.5亿元、调入资金等298.4亿元,收入总量为8628.5亿元。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20.3亿元,完成预算的94.1%,增长22.1%;加上补助市县5152.2亿元、转贷市县地方政府一般债券1017.8亿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73.5亿元、偿还地方政府债务67.1亿元、上缴中央等支出77.3亿元,支出总量为8508.2亿元。收入总量减去支出总量后,省级结转资金120.3亿元。省级实现收支平衡。

与向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相比,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加465万元,主要是库款报解整理期在途收入入库;支出减少1834万元,主要是清理收回存量资金相应冲减支出。以上增收减支2299万元,已包含在上述补充省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273.5亿元中。

收入决算具体情况是:税收收入681.8亿元,为预算的100.6%,增长2.4%;非税收入131.3亿元,为预算的112.2%,增长6.5%。其中,增值税361.9亿元,为预算的97.9%,主要是受疫情影响工业和服务业增值税减收超过预期,以及下调增值税税率等政策形成翘尾减收;企业所得税178.6亿元,为预算的104.2%,主要是企业利润随经济稳定恢复增长;个人所得税45.3亿元,为预算的104.6%,主要是居民收入随经济稳定恢复增长。

支出决算主要情况是: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30.5亿元,完成预算的99.9%;交通运输支出304.2亿元,完成预算的99.8%;教育支出199.3亿元,完成预算的93.5%;公共安全支出74.2亿元,完成预算的88.4%,主要是受疫情影响,基建工程复工时间较晚;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5亿元,完成预算的83.2%,主要是部分信息化建设等政府采购项目受采购进度影响未能在当年形成支出;卫生健康支出45亿元,完成预算的76.4%,主要是重大公共卫生服务相关的药品和疫苗采购以及医疗卫生机构的基建和专用设备采购等项目周期较长,存在跨年实施的情况;农林水支出33.6亿元,完成预算的91.1%。2020年当年省级没有权责发生制核算事项。

2020年省级累计下达市县转移支付补助5152.2亿元,增长10.4%。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4423.7亿元(含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补助1931.3亿元),占比为85.9%;专项转移支付补助728.5亿元,占比为14.1%。

2020年省级一般公共预算年初安排的预备费当年未支出,结余23.8亿元,全部用于补充省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2020年初省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为41.1亿元,加上按规定转入省级一般公共预算超收收入18.1亿元、未使用的预备费23.8亿元、调入结转规模超过当年收入30%部分的政府性基金13.9亿元、一般公共预算结余217.7亿元后,2020年末省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为314.6亿元。

2020年省级一般公共预算使用以前年度结转资金安排的支出132.5亿元,其中:省本级使用85.4亿元,对市县转移支付补助47.1亿元。2020年省级预算周转金规模没有发生变化,周转金余额仍为5552万元。

2020年省级结转资金120.3亿元,主要包括:教育和科技方面17.8亿元,节能环保、交通运输、金融和商业服务业方面27.5亿元,资源勘探、自然资源和城乡社区方面12.4亿元,卫生和社保方面14.5亿元,农林水和粮油储备方面6.8亿元,文化、旅游和体育方面2.9亿元,一般公共服务和其他社会管理等方面38.4亿元。

2020年省级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2.3亿元,比预算减少1.4亿元,主要是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过紧日子的要求,各部门加强因公出国(境)和公务用车管理,规范公务接待活动,减少了相关支出。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30万元,比预算减少0.5亿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2.2亿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0.5亿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7亿元),比预算减少0.6亿元;公务接待费0.1亿元,比预算减少0.3亿元。

2020年省级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60亿元,其中:省本级使用32.8亿元,对市县转移支付补助27.2亿元。省本级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支持的重大项目主要包括:成自宜高速铁路建设9亿元,截至2020年底天府机场段代建部分已建成;省直机关公务员周转(租赁)住房建设3亿元,截至2020年底项目初设及概算已报审,待审查完成后将正式出具项目施工图;四川省公共卫生综合临床中心建设2亿元,截至2020年底已完成地下施工;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四川)项目1亿元,截至2020年底转化医学大楼地上内装修和外装修已完成85%,机电安装工程已完成90%;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口岸检查检验及配套设备设施项目1亿元,截至2020年底海关、边检设备设施已到货95%,信息化系统硬件已全部到货。

(二)省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省级政府性基金收入65.4亿元,为预算的119.8%,实现超收主要是农网还贷资金收入和大中型水库库区基金收入增长高于预期;加上中央补助393.5亿元、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256.3亿元、上年结余等22亿元,收入总量为2737.2亿元。省级政府性基金支出70.1亿元,完成预算的76.8%,支出进度较慢主要是农网还贷资金等基金部分收入入库时间临近年底,当年未能形成支出,结转次年继续使用;加上转贷市县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226.3亿元、补助市县402.6亿元、调出资金17亿元,支出总量为2716亿元。收入总量减去支出总量后,省级结余资金21.2亿元,按规定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与向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相比,省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增加229万元,主要是库款报解整理期在途收入入库;支出减少61万元,主要是清理收回存量资金相应冲减支出。支出决算主要情况是:地方自行试点项目收益专项债券收入安排的支出30亿元,完成预算的100%;农网还贷资金支出14.6亿元,完成预算的70.8%,主要是部分收入入库时间临近年底,当年未能形成支出,结转次年继续使用;民航发展基金支出9.2亿元,完成预算的100%;港口建设费安排的支出4.2亿元,完成预算的99.3%。

(三)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情况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2亿元,为预算的108.7%;加上上年结余3.9亿元、中央补助2.2亿元,收入总量为18.1亿元。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2.3亿元,完成预算的92.8%;加上调出至一般公共预算3.6亿元、补助市县1.2亿元,支出总量为17.1亿元。收入总量减去支出总量后,省级结余资金1亿元。

与向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相比,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因尾数收舍减少1万元,支出未发生变化。支出决算情况是:补充省属国有企业资本金11.1亿元,化解过剩产能1亿元,监狱系统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0.2亿元。

(四)省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省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3201.2亿元,为预算的108.6%;加上上年滚存结余3907.4亿元,收入总量为7108.6亿元。省级社会保险基金当年支出3505.3亿元,完成预算的98.4%。收入减去支出后,省级当期结余-304.1亿元、滚存结余3603.3亿元(结余含全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结余和失业保险基金省级调剂金结余)。省级当期结余为负主要是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国家出台大规模阶段性社保费减免政策,导致基金收入明显下降。省级社保基金当期收支缺口由滚存结余弥补,算总账实现累计收支平衡。

与向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相比,省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增加80.7亿元,支出增加0.5亿元,主要是按照财政部决算编制口径,将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在2021年1月底预通知的2020年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收益计入2020年报表,同时在账务处理期新确认了基金收支。支出决算主要情况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支出2305.7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支出772亿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支出21.8亿元。

(五)地方政府债务情况2020年全省发行地方政府债券3543.3亿元,其中:新增债券2315.8亿元、再融资债券1227.5亿元。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中,省级留用299.2亿元,其中:新增债券245亿元、再融资债券54.2亿元。省级留用的新增债券245亿元,主要用于公路、铁路、水运、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

2019 年底全省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10576.8亿元,加上2020年发行地方政府债券3543.3亿元、新增举借外债3.8亿元,减去偿还到期地方政府债务1381.1亿元,2020年底全省债务余额为12742.8亿元(其中:一般债务6328.1亿元,专项债务6414.7亿元)。其中:2019年底省级地方政府债务余额735.2亿元,加上2020年省级留用地方政府债券299.2亿元、新增举借外债0.7亿元,减去偿还省级到期地方政府债务67.1亿元,2020年底省级债务余额为968亿元。全省和省级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与向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一致,低于核定的地方政府债务全省限额、省级限额,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2020年省级预算数、决算数及其对比分析,详见决算(草案)表。以上2020年省级决算,请予审查批准。同时,省级117个部门2020年部门决算(草案)和2020年省级财政重点绩效评价报告已提交本次常委会会议,请予审查。决算(草案)在报省委、省政府审议和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查之前,已经省政府审计部门审计,并根据审计意见作了相应修改。

二、2020年落实预算决议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20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人大的监督指导下,我们认真落实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有关决议要求和省人大预算委的审查意见以及省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全面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要求,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支持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发挥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有力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一)全力支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推动经济稳定恢复。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部署,把疫情防控作为最重要、最紧迫的工作来抓,优先保障疫情防控经费,第一时间开启资金拨付绿色通道,优先调度疫情防控资金,加快资金拨付使用,全省各级财政累计支出84.7亿元,为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提供了坚实支撑。大力支持公共卫生体系、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全力保障重点人群2021年春节前免费接种新冠疫苗,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出台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等地方减税政策,阶段性减免社保费,以更大的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全省新增减税降费约970亿元,惠及260余万户市场主体。出台一系列财政政策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引导金融机构发放“战疫贷”“稳保贷”“政采贷”超过400亿元,支持纾解企业经营困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发行新增专项债券1840亿元,用好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和组合融资政策,拉动投资5000亿元左右。

(二)着力加强政策资金保障,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出台强化财政投入保障、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建立防止返贫机制等5个方面19条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政策措施,安排财政资金超过1300亿元支持实施15个扶贫专项方案,推动剩余7个贫困县脱贫摘帽、300个贫困村退出、20万贫困人口脱贫。聚焦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精准落实帮扶措施,对7个挂牌督战县开展巡回指导,着力解决财政脱贫攻坚实际困难。支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支持长江干支流沿岸10公里范围、黄河流域及重点区域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和环境综合治理,推动美丽四川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完善应急救灾经费保障机制,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着力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有力应对暴雨洪涝灾害,争取中央补助70亿元、筹集省级资金42亿元支持救灾及重建。坚持底线思维,连续第三年研究制定防范化解经济、财政运行风险工作方案,创新实行关注函和整改通知书制度,持续加强财政领域风险防范化解。

(三)加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稳步提高基本民生保障水平。2020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7314亿元,占比达到65.3%,比2019年提高0.1个百分点。筹集资金834.7亿元支持办好30件民生实事。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和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力度,累计拨付稳岗补贴资金68.2亿元,惠及约31万户企业,着力保居民就业。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支持化解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4500个,完善公办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保障机制,促进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将高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再提高1000元,切实支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收统支省级统筹,同步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和城乡低保标准低限,阶段性加大价格临时补贴力度,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努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支持10.5万套棚户区改造和4193个老旧小区改造,切实加强住房保障。支持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场馆改造。支持创建10个天府旅游名县,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四)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支持重大战略任务顺利推进。多渠道筹集资金,争取中央转移支付5832.2亿元,依法依规盘活政府存量资产189.7亿元,支持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战略、重点项目推进实施。加快转变支持方式,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截至2020年底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落地项目总投资7005亿元,开工率达88.1%。全省投入1243亿元以“5+1”现代工业体系、“4+6”现代服务业体系、“10+3”现代农业体系为核心,支持高质量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财政资金保障和政策支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建立财政协作机制,签订财税利益分享、长江流域川渝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债务管理、会计管理等合作协议(方案),全面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发展战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对10个乡村振兴先进县、50个先进乡镇、500个示范村给予激励奖补。推动成都高新西园、成都国际铁路港、泸州、宜宾、绵阳综合保税区正式通过验收,投入793亿元支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全域开放新态势。

(五)加大对下支持力度,夯实区域发展底部基础。加大财力下沉力度,加强重点帮扶支持,2020年下达市县转移支付5152.2亿元,占市县支出的55.5%,提高2.3个百分点;转贷市县新增债券2070.8亿元,占全省新增债券的89.4%,提高0.8个百分点。建立“三单列三专项”工作新机制,对市县“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实行“全链条、全流程、封闭式”预算管理。加强工资、扶贫和基本民生资金专项库款保障管理,全年累计调拨三个专户2217亿元,切实兜牢市县“三保”底线。提高市县资金留用比例5个百分点,全年增加市县现金流约110亿元,有力缓解市县资金周转困难。建立资金直达机制,加快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累计下达市县直达资金965亿元,确保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安排8.1亿元支持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下达14.4亿元对31个县域经济发展强县、先进县、进步县给予激励。

三、2020年财政改革发展工作推进情况

2020年,我们认真落实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有关决议要求和省人大预算委的审查意见以及省人大代表意见建议,结合审计部门提出的意见建议,坚持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与加强财政管理协同推进,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切实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一)全面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始终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思想,把政府过紧日子作为财政工作长期坚持的方针,切实做到节用为民。印发《四川省财政厅关于贯彻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进一步严格财政支出管理的通知》,坚持从严编制预算,严把支出关口,严格预算约束,加强预算执行监控结果运用,推动及时堵塞漏洞、改进管理。督促市县厉行勤俭节约,将过紧日子的要求落到实处,大力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把更多财政资源腾出来,用于改善基本民生和支持市场主体发展。2020年全省一般性支出压减比例达到16%,省级压减比例超过18%。

(二)持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有序推进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先后出台教育、科技等领域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深化省与市县收入划分改革,制定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后调整省与市县收入划分改革方案,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省与市县分担机制。健全地方税体系,依法确定我省资源税86个税目的适用税率、6个税目的计征方式、减免资源税的具体办法。全面启动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有序推进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编制范围扩大至全省所有县级及以上政府本级和所有乡镇。强化国有金融资本集中统一管理,多渠道筹集资本金支持四川银行挂牌开业。加强对市县的督促指导,圆满完成市县财政改革两年攻坚计划。

(三)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压实部门和市县预算绩效管理主体责任,推动全省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均衡提升。持续健全预算绩效管控体系。强化预算事前约束,重点项目部门自行评估实现全覆盖。动态实施绩效监控,及时纠偏纠错。纵深推进绩效评价,对部门整体支出、部门预算项目、财政支出政策和转移支付项目开展重点绩效评价。提升绩效目标质量,将部门预算项目、转移支付项目和部门整体支出的绩效目标提交省人代会审议。强化结果应用,出台《四川省省级财政预算绩效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实施细则》。

(四)切实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严格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规范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及时足额偿还1381.1亿元到期政府债务本金,严控隐性债务增量,有序稳妥化解存量,积极争取纳入全国建制县区隐性债务化解试点,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实时监测各地债务变动情况,定期开展预警、通报和约谈,实行分片包干专项督导,压实债务风险防控责任。强化考核问责,将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纳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范围,健全隐性债务联席问责机制。

(五)加快推进法治财政建设。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落细工作责任,推进法治财政建设。制定财政厅立法工作规程,印发《关于拟定地方性法规和省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草案有关财政事项表述的指导意见》,对立法草案中涉及财政事项条款的表述进行规范。进一步加强财政内部控制,推动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依法接受审计监督,加强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的重要要求,启动严肃财经纪律及财务管理风险排查工作,防范化解资金管理风险,健全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务管理的长效机制。

(六)依法接受人大审查监督。认真贯彻党中央、省委关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和省人大有关要求,更好配合人大审查监督工作。在依法向省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预决算、调整预算和预算执行的基础上,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了省级转移支付预算2019年执行和2020年安排情况、2019年国有资产管理情况、2019年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全面落实省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决议,对省人大预算委提出的审查意见逐项研究、积极改进,全面报告落实情况和后续措施。积极主动向人大代表汇报工作、倾听意见,及时回应关切。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2020年全省财政运行总体平稳,决算情况总体较好,但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省人大有关方面对此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审计也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包括:收支矛盾依然突出,收入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支出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高;部分市县“三保”压力较大,防范化解债务风险需要持续用力,等等。我们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将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有关规定,结合省人大有关方面和审计部门提出的意见建议,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加以解决,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全面落实省委“三保一优一防”(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优结构、防风险)重要要求,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建立健全同一领域不同渠道资金、财政拨款资金与非财政拨款资金、不同年度间财政资金的统筹机制,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增强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二是强化预算执行管理。依法依规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及时分配下达转移支付,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确保早投入早见效。管好用好直达资金,强化日常监督和重点监控,确保直达资金效用。三是深化预算管理改革。研究出台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持续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推进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强化绩效管理结果运用,健全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分配体系。四是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加大对市县的帮扶支持,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向财政困难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倾斜,增强市县“三保”能力。加强“三保”预算执行监控,强化风险研判、排查和整改,持续做好“三单列三专项”工作,完善兜牢“三保”底线长效机制。五是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做好债券发行使用各项工作,尽快发挥债券资金使用效益,积极发挥专项债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严控隐性债务增量,有序稳妥化解存量。动态监测评估债务风险,抓实政府债务和隐性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六是严肃财经纪律。深入贯彻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进一步加强预决算管理。深入开展严肃财经纪律及部门财务管理风险排查。持续推进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平台建设。深入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和中介机构行政监管,加大财会监督力度,促进财会监督与其他监督协同发力。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各级人大常委会对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监督的意见》,加强审计查出问题整改。七是自觉接受人大审查监督。认真落实《四川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和省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决议,自觉接受审查监督。积极配合推进预算联网监督。做好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积极主动回应人大代表关切,做好人大代表服务工作。

来源: 20210811四川日报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