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风物>详细内容

【美丽四川】新津:物阜民丰的鱼米之乡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5-27 17:29:49 浏览次数:1205 【字体:

新津:物阜民丰的鱼米之乡

自秦代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以后,成都平原成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沃土”。作为天府沃土的一部分,新津历来有“西川之冲要,蜀都之奥壤”的美誉。这里诸水汇流、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物产丰富,道光《新津县志》载:“其地宜稻,食皆白米。酿糯为酒,醉必乡醪。鸡鸭鱼肉,可资烹饪。”丰富的物产,为新津人的饮食之需提供了种类齐全的食材。

水稻与“嘉禾”

早在清代,由于官方和民间对水利工程的重视和修复,至嘉庆九年(1804),新津全县可耕面积已达29万余亩。新津的粮食作物主要有禾谷类的水稻、玉米、小麦,豆类的胡豆、豌豆、绿豆、泥豆,薯类的红薯、马铃薯、白苕。

各类粮食作物中,水稻的产量居首位,且以米色洁白,饭粒滋润的西河米质量最好。从民国时期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新津的水稻年种植都在20万亩左右。

值得一聊的是,在新津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历史上还曾出现过“嘉禾”这样的谷物。

清道光十八年(1838)秋,新津的水稻丰收。某日,时任新津县知县的广东人宋灏在县衙里收到了老百姓献来的“嘉禾”,该禾“大本丰节,叶包两秱,茎五尺,其穗三,粒皆三百有六十。”这在当时可是一件轰动全县的大事。何谓“嘉禾”?即生长奇异的禾稻,古人以之为吉祥的征兆,此名典出《书·微子之命》:“唐叔得禾,异亩同颖,献诸天子。王命唐叔,归周公于东,作《归禾》。周公既得命禾,旅天子之命,作《嘉禾》。”文中“异亩同颖”实为“异母同颖”,“异母”指植物的根株不同;“同颖”即是不同的根株“二茎共生一穗”。宋灏见新津居然也出此吉祥之物,不禁心中大喜,遂命人于县城之东筑“穗丰亭”(今新津中学内),并亲自撰碑文《嘉禾记》以志之。

郁金、韭黄、二荆条

除粮食作物外,新津的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花生、甘蔗、地瓜、生姜、烟叶、茶叶、红心黑瓜子、茉莉花及各类药材(如郁金、川芎、泽泻)。郁金是新津远销国内外的驰名中外药材,据道光《新津县志·物产》记载:“郁金子,体锐圆似蝉肚,色黄类金,故名。”新津的郁金畅销香港及东南亚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该志除郁金之外,还详细记载了石膏、何首乌等将近60种药材,引证各种文献资料甚详。

各类蔬菜在新津全年都能生长,品种亦多。夏季以瓜、豆、茄子、辣椒为大宗,冬季以青菜、萝卜为大宗。新津栽培韭黄具有悠久历史,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曾对新津韭黄给予高度评价:“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新津金华、永商等地的韭黄,色鲜质嫩,闻名遐迩。特别是牧马山的“二荆条”辣椒,以椒角细长、味辛辣芳香的特点而闻名全国。

慈竹、嫩笋、野生菌

新津除各类树木外,还盛产竹子,种类有18种之多。其中,以慈竹分布最广,资源最为丰富。旧时新津农村,几乎房前屋后都种植竹子。清康熙十一年(1672),著名诗坛领袖王世祯来四川主持乡试,路过新津,看到这种景象,在《蜀道驿程记》中记到:“自双流至新津,夹道竹林连绵数十里,居人斧斤狼藉以供樵爨。”最后一句,谓这里的居民将竹子砍来当柴火做饭之意。其实,竹子的用途很多,旧时新津,竹子不仅是造新津大草纸的原料,而且还是农村盖房、编壁的主要原料。就饮食而言,竹笋则是一种很好的食材。《尔雅·释草》说:“笋,竹萌。”邢昺解释说:“凡草木初生谓之萌,笋则竹之初生者。”竹笋不但富含多种营养物质,而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宋代诗人黄庭坚就非常喜欢吃苦笋,并写下有名的诗篇《苦笋赋》。

过去新津丘陵地区多松柏、青杠,坝区多坟茔、林盘,沟边河边多桤木,这种环境很有利于野生真菌的生长。每逢春夏,桤木菌、山塔菇、茶菌子、乔巴松等数十种真菌纷纷出土上市,成了新津人餐桌上的珍馐美馔。

桃花水母、金甲、清波

新津不仅植物类的物产不可胜数,并且由于境内河流密集,水面宽广,水产资源也十分丰富,其中以鱼类为首。

据文献资料查考,道光九年时,新津就已有鱼类13种之多,及至20世纪80年代,新津的自然鱼类和引进鱼类共有5目10科42种,加上龟、鳖、河蟹、淡水毛虾、河蚌及各种螺蚌共50多种。

旧时新津,无论大沟小沟、大河小河、山塘水田,莫不有鱼。有人在南河下拦河网,有时一网获鱼量达千斤以上。更为珍贵的是,在水势平稳、水质清洁的南河中,还曾出现过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桃花水母。桃花水母属观赏性水生动物,常于五六月间出现,俗称金线鱼(似金线)。《古今图书集成》中曾这样细致而生动地描述桃花水母:“桃花水母形如榆荚,大小不一,蠕蠕然游水中,动则一敛一收,若人攒指收放之状,不知避人,取貯盂中亦然。”1947年五六月间,在县城边南河中,有人发现大量桃花水母。据亲见者说:“当时遍河都有,一闪一闪地游动,人叫‘古老泉’。”

除桃花水母外,金甲鲤鱼也是新津鱼类名产之一。它是一种杂食底水层鱼类,背青腹白,尾鳍橘红,身披金甲。金甲鲤鱼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种类齐全,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堪称宴席上的佳肴。这种鱼喜欢生长于含沙量较多的河中,产卵于缓流或静水有草之处,且生长快,适应性强。新津诸河(特别是南河)都有利于其生长繁殖。

另外,清波鱼也是新津鱼类的珍品。道光《新津县志·物产》载:“清波:亦似鲤,而甲片较大,身黑如墨。鱼愈大而内愈细,鱼味之美者也。”

新津丰富的物产,除来自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外,人工的栽培和饲养也是重要途径。20世纪80年代前,农村几乎家家饲养猪、牛、羊及鸡、鸭、鹅、兔等各类家畜家禽。改革开放后,随着新津人口的不断增加,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新津的种植、养殖业顺势而为,有了极大发展,出现了很多专业大户。这为新津物产的进一步丰富奠定了良好基础。

谈论物产民生这个话题,用“物阜民丰”来形容新津再恰当不过!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成都市新津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