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非遗>详细内容

【非遗】锔瓷技艺——“没有金刚钻 别揽瓷器活”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5-01 15:36:42 浏览次数: 【字体:

锔瓷技艺

“没有金刚钻 别揽瓷器活”

日前,四川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正式发布,334个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体现巴蜀优秀传统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其中,由成都市成华区申报的“锔瓷技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什么是锔瓷?

锔(jū)瓷,就是把打碎的瓷器用像订书钉一样的金属“锔子”修复的技术。中国有句俗语叫“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说的就是锔瓷这门古老的民间手艺。

锔瓷技艺从何时兴起,史书上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不过,《清明上河图》中有一处关于锔匠的画面。由此可以推断,至少在宋时锔瓷匠人就已经存在了,而且锔瓷技术已发展得较为成熟。

《清明上河图》中锔瓷匠人

从清代开始,锔瓷不再单单满足修补破碎的瓷器。那时进行修补的瓷器中,有一部分价值较高,需要进行装饰性的修复。因此,从那时起,锔瓷开始往美学方面发展,“锔活秀”也逐渐兴起。

锔瓷作品(题图片来源:人民网)

不知你是否还记得,在老成都,锔瓷的手艺人一边挑着担子,一边“叮,叮,叮——”地敲着铜锣,走街串巷修补瓷器,担子里担的,是锔瓷所需要的工具:锔钉、风箱、金刚钻、锤子……

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使用瓷器的人家少了,如今杯盘碗盏不值几个钱,破了也少有人再去修了,会这门手艺的师傅也越来越少。

锔瓷传承人在成华扎根

锔瓷手艺(来源:人民网)

近年来,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越来越得到重视,锔瓷技艺师们也重新回到人们视野,王培波就是其中之一。小时候,姥爷和舅舅在家里锔瓷,王培波就跟着坐在旁边,帮着拉风箱,有时也有机会跟着打钉子,耳濡目染,渐渐出师。

在王培波看来,锔瓷技艺是一项非常精细复杂的手艺,修复过程首先要找碴对缝,即使看似严丝合缝,但要做到滴水不漏并非易事;接着是定位点记,根据不同瓷器的样式、碎裂程度决定锔钉数量和位置;第三步是用金刚钻打孔,这一步对锔瓷艺人是非常大的考验,因为有些瓷器只有几毫米厚度,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炸裂或崩瓷;第四步锔钉,做锔钉得非常讲究,既要大小合宜又要美观耐用;最后一步是用瓷粉补漏,防止瓷器漏水。

2019年4月,经成华区积极扶持,王培波锔瓷艺术工作室在二仙桥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挂牌成立,锔瓷技艺开始与成华区结缘。2022年,王培波锔瓷艺术工作室又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从最初的20平米扩展到现在的120余平米,为王培波开展锔瓷技艺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王培波也先后获成都市文联、成都市民协颁发的“2020年度优秀民间文艺家”称号、成华区总工会授予的“成华工匠”称号、成都市2021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

王培波在工作室修补瓷制品(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王培波锔瓷艺术工作室(图片来源:成华融媒)

瓷器修复前(图片来源:成华融媒)

瓷器修复后 (图片来源: 成华融媒)

如今,锔瓷不光是一门技艺。将残缺的具有艺术价值或个人情感的古物进行修复和艺术加工,使器物得以重生,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态度与审美追求。

不仅是锔瓷项目,近年来,成华区的非遗整体保护传承呈多点开花之势,先后有10个项目成功入选省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诸多濒临失传的手工技艺在成华华丽重生。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成都市成华区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