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非遗
四川非遗

四川非遗

  • 非遗/高县“何氏鸭儿粑制作工艺” 四川高县何氏鸭儿粑,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以其鲜嫩如雏鸭“三不粘”(即不粘口、不粘筷、不粘叶)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2001年,何氏鸭儿粑获得宜宾授予“川菜名点”荣誉证书,2003 年,注册商标即“玉石...
  • 川报观察记者 杨艺茂 图片视频由省文旅厅提供 川报观察记者 杨艺茂 巧夺天工的蜀绣、五彩纷呈的彝族服饰、融合现代时尚魅力的羌绣……在漫长的历史岁月演进中,四川各族人民用手、心、灵魂创造了灿烂丰富、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今天...
  • 四川省雅江县八角楼乡,藏语称乌绒西,位于雅江县境东北部,距县城12公里,因乡政府驻地建有八角碉楼而得名。 八角楼乡地理位置沿高尔寺山至三道桥的大山沟,是川藏茶马古道康定—雅江—理塘的必经之路。山沟深处村寨藏语称乌绒中果(村头之...
  • 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向藏东高原过度的高山峡谷地带的北川羌族自治县,是我国羌族最主要的聚居地,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隶属于四川省绵阳市,全县幅员面积3084平方公里,辖10镇13个乡,总人口14万人,共有羌、藏、回、汉18个民族,其中羌...
  • 由于叙州区关河(横江)滩多流急,水势汹涌,上下行船时,船工们务须在号工的指挥下齐心协力、精力高度集中,方能使船安全行驶。
  • 4月5日,叙永县两河镇省级非遗“吊洞龚砂锅”的传承人龚开贵终于在疫期开始第一次起火烧窑。窑炉旁高达五六十摄氏度的温度,很快让靠近的人满头大汗,56岁的龚开贵却是一脸如释重负的笑容,“实在等不起了,好多单子都等到发货哦!”他的女...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珙县苗族蜡染 蜡染,古代称蜡缬[xié],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工艺之一,它与绞缬(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史载,早在秦汉时代,勤劳智慧的苗族人民就已掌握了蜡染技术。在...
  • 赖维君 “塑”面人的初心 蒋德均 董圆圆 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以及其他喜庆时日,在我国北方很多地方都会捏制面塑以示庆祝。 面塑,俗称面花、面羊、礼馍、羊羔馍、花馍、捏面人等,它是源于山东、山西、北京的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即以面粉...
  • 雅安春倌说春 罗志美 雅安民间,传统民俗春倌说春送《春牛图》,相传兴于初唐,盛于元明清,延续千年。网络时代说春已逐渐式微,但在农村依然能见其踪影。 传统农耕社会,《春牛图》是以图文并茂的方式,预知当年农时,包括干支、五行、天气...
  • 四川兴文苗族挑花刺绣工艺 挑花刺绣,是四川兴文苗族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川南十分突出,九姓式苗装就载入《皇清职贡图》和《中国苗族服饰图志》,具有多方面的非遗价值。 苗族挑花刺绣工艺,是苗族着五色衣和长途迁徙的历史见证。...
首页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尾页 共161条信息/共17页 转到第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