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美丽家乡】刁觉民 ‖ 金堂,一座被水滋润着的城市
水韵金堂(吴顺益 摄)
金堂,古时有“金渊”“金水”之称,素有“天府蜀都,锦绣金堂”的古谚。金堂因“水出金沙”得名,也因水运跻登古蜀四大名镇(金堂赵镇、江油中和镇、渠县三汇镇、射洪太和镇)之首。“三江汇聚赵家渡,飞流直向五凤溪”,县城赵镇被誉为“千里沱江第一城”,青山拥抱,绿水环绕,“城在水中浮,水在城中流”,又有“天府花园水城”之美誉。
金堂地处成都平原东北部,山川秀丽,物产富饶,人文厚重,人民勤劳,历经世世代代艰苦创业,铸就了这块金玉满堂的风水宝地。“绿波回环三面,半岛临深潭,水上飘来打鱼船,白鸥点点;岁晚花发,遍照十里山川,家住这里,也就成了神仙。”著名诗人流沙河先生曾这样描绘自己的家乡金堂赵镇。
水韵金堂(吴顺益 摄)
金堂县城赵镇,旧时称赵家渡,北河、中河、毗河在此汇聚成沱江,故有大渡、三江之称。“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从巴、蜀两郡割出土地,新设广汉郡,辖十三县。郡府,就设置在赵家渡。”(常琚《华阳国志》)公元115年,广汉郡府迁回涪县(今绵阳市涪城区)。其间的三百一十六年,赵家渡便是广汉郡郡府。北宋时,时任潼川府转运使的韩璹,为方便水运畅通,提升航运能力,组织当地民众对淤塞的河道进行疏浚,方便了民众出行和保证了航运的畅通。人们为牢记其功绩,便将长达3公里的河道渡口,改为“韩滩渡”。
绿水环绕水中城(吴顺益 摄)
韩滩渡,又称赵家渡,是沱江的源头,为蜀中最重要的水陆码头。“岷山导江,东别为沱”(《禹贡》),岷山之水自都江堰经成都“东别”至毗河,又从新都、青白江流经此码头注入千里沱江。
水城晨曦(吴顺益 摄)
毗河横穿赵镇东西,长约10余里,河面宽处200余米,窄处约百米。北河与中河纵贯南北,北河之水是九顶山的冰雪融化后穿越大山名川后,一路南下经绵远河而流入金堂境内,成为沱江的正源。其宽处近300米,窄处约50米,弯曲系数1.15,降比1.19%。中河“在清嘉庆《金堂县志》里又称湔江”,是岷江水系之蒲阳河下段。“入金堂后,在梅林公园处会同毗河汇入沱江。”(《谈天说地忆春秋·漫话沱江源》王竹明著)
沱江是金堂人民的母亲河。
水城人家(吴顺益 摄)
据金堂县志记载:“赵家渡为水陆通衢,上可达省城,下可由泸州以达上海,运载货物,殊甚便易。”(清光绪《金堂乡土志》)“金堂各市镇,惟赵家渡为水陆交汇之区,商贾云集。”历史上,赵家渡跻身于四川四大经济重镇,正因其发达的水系与繁荣的码头。尤其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岁月,沱江不仅成为流域内民众的生命线,位于沱江上游的赵(镇)、淮(口)、(五)凤三大码头,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川东门户、兵家之要地。成百上千货物在此囤集和转运,每当晨曦初露,出港的、泊岸的、装运的、卸货的,解缆起航者,乘船赶路者等等,南来北往,行色匆匆。暮色初染,外出船只纷纷进港泊岸,巨商行贾贩夫走卒上岸归乡。整个江面桅樯林立,舳舻相接,好一派“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繁盛景象。
“码头带动百业兴,繁华小镇应运生。”码头的繁荣兴旺,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无数客商,楚、粤、闽、陕客居于此,置地经商、耕读传家,为一方小镇书写辉煌;长途短运也招揽了大量的脚夫苦力,他们也为自己的家乡锦上添花。于是乎,三大码头百业兴盛,市井繁华,商贾云集,人流如织。川西的粮食、水果、棉麻、茶叶、烟草,川东的蔗糖、食盐、洋布在此屯集与转运,故留下了“搬不完的赵家渡,填不满的成都府”的民谣,和“韩滩春涨”的古景。
清代诗人郑兰也曾留下这样的诗句:“浩渺三江合,千家古渡头。轻航天上坐,远市水中浮。”
城在水中浮(吴顺益 摄)
世代勤劳勇敢的金堂人,不仅因水而生、因水而兴,而且以水为荣、以水为乐。他们以水为媒通江达海,励精图志;他们以水为乐豁达人生,铸就辉煌。因此,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诸多的文化遗存、名人景点,如怀安军遗址、云顶石城、千年码头等;孕育和滋润了无数的仁人志士和优秀人才,如汉代政治家李尤、天文学家杨统,南朝“画家三祖”张僧繇,宋代教育家黄敏、文学家樊汝霖,明代政治家许淳,清代文史学家张晋生、一代秦腔大师魏长生等。在近现代史上,这块沃土也涌现了一批仁人志士和业界翘楚,如抗清义士彭家珍、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胡修道、金石学家杨允中、数学家蒲保民、川剧表演艺术家萧克琴、著名哲学家贺麟、著名曲艺家黄伯亨、著名诗人沙流河等。
水城夜色(吴顺益 摄)
而今的金堂,不仅是“中国书法之乡”“中国龙舟之乡”,而且还获得“中国人居范例奖”“国际铁人三项赛”成都地区唯一赛场等殊荣,以及近期被国际铁联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向金堂授予“国际铁联铁人三项世界杯赛黄金主办城市”称号和生态环境部授予的“中国生态文明奖”。
沱江——千年之变(刁觉民 摄)
“金渊春三月,桃李照城郭。 石峡赪鲤鱼,时时醉幕宾。”(宋·勾龙如渊)
今天,当我们再次穿行于这块激情的土地,漫步在“三河一江八岸”的“天府水城”,聚焦“东进”“拥江发展”,在构建“淮州为核、三区联动”城市发展新格局,奋力建设成都东北部区域中心城市的同时,这里的自然风光,这里的人文景点,和那悠远的号子声声,伴随历史的风云漫卷,定会新枝再现。凭栏小憩,沏一壶清茶,来一份兰烘糕、绿豆沙、三合泥,甜水面、肥肠粉、刘抄手、甜醪糟,感受一番水润的滋味。
沱江纤夫在四川音乐学院教授陈万指导下传唱沱江号子(刁觉民 摄)
2019年6月于成都金堂
作者简介
刁觉民,四川金堂人,自由撰稿人,四川省非遗保护协会会员,成都市历史学会会员,金堂文史特邀研究员,金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评审小组成员,《天府边城·五凤溪》报执行主编。多篇文章在《人民日报》《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成都日报》《现代艺术》《文化成都》《成都文物》等报刊以及新媒体发表。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 / 刁觉民
图 / 吴顺益 刁觉民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