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名茶>详细内容

【川茶】人间美味蒙山茶‖郑光福

作者:郑光福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4-11 13:08:46 浏览次数:986 【字体:

人间美味蒙山茶

郑光福

“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这句歌颂蒙山茶的俗语不知传了多少年,自小在成都府河边满春园茶铺就听习惯了。“要杯蒙山甘露!”“要杯蒙山黄芽!”每次去便听到来客还没落座,便和掺茶师大声吼起来。这是我少儿时代随婆婆去喝加班茶听评书的深刻记忆。

岁月悠悠,一晃到了2006年,我这茶客竟成退休之人。这年清明节,昔日为我供职的成都人民广播电台写旅游专稿的省旅游局市场处处长、四川省旅游学会专职会长沈皖蜀邀请我去他那里上班,他说已报局领导同意,且办公桌已安好了。记得那天开车来到锦江宾馆对面的省旅游局办公楼,拜见过分管局领导,我算又就业了,任务是编写《中国旅游大词典四川篇》和《四川旅游》的编辑工作。

雅安市名山蒙泉。相传为西汉吴理真种茶汲水处,又称“甘露井”。井侧立有“古蒙泉”和“蒙泉”两碑。井后石壁上的“甘露”二字苍劲有力。此井有盖,井内斗水,雨不盈,旱不涸。古籍载:游者虔礼,可揭石取水,煮茶有异香,若擅自揭开,虽晴日,即大雨(图片来源:雅安市名山区人民政府网)

不几日,沈会长叫我坐上车,直奔雅安名山区蒙顶山。刚到山下,便见这一牌楼上书写“蒙顶山上茶,热情欢迎您!”此时,全国各地茶商茶客已步入会堂。这是我第一次出席由蒙顶山茶业公司出面召开的全国性春季茶叶订货大会。次日,在茶博物馆展厅,我见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李瑞环手指并讲蒙顶山茶的图片,更多的是各界人士在蒙山上品茶、赞茶的图片。

在茶山住下来,我了解到蒙山常年阴雨连绵,云雾覆盖,气候和土壤都适合茶叶生长。据史料记载,西汉时一位名叫吴理真的农民“携灵茗之种,植于五峰之中,高不盈尺,不生不灭,迥异寻常”“其叶细长,网脉对分,味甘而清,色黄而碧”,故名“山茶”。唐代元和年间,蒙顶五峰被辟为“皇茶园”,蒙顶茶被列为贡茶,奉献皇室享用。散茶有雷鸣、雀舌、白毫等,成型茶有龙团、凤饼名茶等,发展到今天有甘露、黄芽、石茶、玉叶长春、万春银针名茶等。其中,“甘露”历来为最佳,它冲泡后汤色绿黄、透明、清亮,饮之清香爽口,沏二遍水时,越发鲜醇,满口齿颊留香。

雅安市名山区蒙顶山茶园(图片来源:雅安市名山区人民政府网)

那次会议期间,我更多的是亲眼见到这长约十公里、宽约四公里延伸至雅安市的蒙山,满眼的茶树,云雾中还不时出现些采茶村姑。那次盛会上,我还认识了搞餐饮娱乐行业的茶客、成都某公司曾志林经理等,他带我参观了他们公司承包的一些茶树。那些天,在这一望无尽的蒙顶山上,我又认识了各类茶。在清峰下山坳处一处叫“天盖寺”的地方,我还见到了那传说的七株老茶树。

这七株茶树怎么会有千年呢?当地人说,因终年不枯不长,上千年就这么大点。正是它产的茶,其美味号称“天下第一”,一般人品尝不到。它叶细长,叶脉对分,与其他茶树有明显区别。它是历史上有名的指定敬奉皇宫的贡茶。《茶谱》称:“若获一两,以本处水煎服,能祛宿疾,二两当眼前无病,三两固以换骨;四两即为地仙矣!世人谓之‘仙茶’!”

蒙顶山高山茶园(郝立艺 摄,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除这七株名茶树外,我见到那山下一片片茶树上都分别挂有什么“天津”“成都”“重庆”“广州”以及公司什么等等被定包定购茶叶的茶树。那次会后,我与结识的曾志林经理成为好友,每年春节后,他便邮寄我一盒珍贵的蒙山茶。那是一铁盒装的精装蒙顶山茶,只有四袋四两。后来,我离开了省旅游学会,他也为我寄上一盒蒙顶山茶,直到这两年他离开工作岗位为止。

今生的我从事新闻工作多年,退休后也常参加成都市记协主持的各项阅评、改试卷等辅导新闻宣传的工作。记得老茶客、成都市记协副主席李维中主持日常工作时,从2008年起,我便年年参加成都市新闻系统的“三项教育”工作。2009年为评改好年青记者们的答卷,成都市记协在蒙顶山上一茶农处建起一活动基地,专用于改评阅卷工作。也从那年起,我又年年有机会上蒙顶山参加评卷改卷或出考题。闲暇时,我自然又有机会去品味蒙顶山上茶,听那蒙顶山茶的故事,也因此我对蒙顶山上种茶的历史渊源有更深了解。

蒙顶新茶(罗映雪 摄,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据1986年4月《雅安地区概况》载:蒙茶外形秀丽,色泽翠绿,紧卷多毫,鲜嫩油润,浓郁清香。酌杯中,味甘面清,色黄而碧,香云幂复,久凝不散。因品质优异,自唐至清,列为贡品,逾千余年。皇茶园遗址至今沿存。《园史补》称“剑南之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叶,号为第一”,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琴茶诗中有“琴里知闻唯绿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的诗句。著名诗画家文同也赞“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黎阳王夸赞:“若教陆羽诗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蒙顶茶得到很大发展。1959年,蒙山茶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此后的历届评比,蒙山茶从来都是名列前茅,逐渐成为国内外最有名的茶。

雅安蒙顶山茶园(黄刚 摄,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国营蒙山茶场一直仿古传名茶制作特点,同时结合现代科技制茶,生产出黄芽、石花、甘露、万春银叶、玉叶长春等知名品种。

黄芽:又名露芽,清明前采摘圆肥黄绿芽约八千个鲜芽才制成一斤干茶。芽条壮硕,芽尖毕露,色泽黄亮,油润,薄复金毫。汤色淡黄明亮,底芽嫩黄,其味浓醇甘香。

石花:又名石髓,取意于“石髓香沾绝品花”,也是采摘清明前黄绿瘦小单芽而制作。干茶每斤约鲜芽一万个,外形扁直齐整,银毫毕露,锋苗挺锐,如奇峰之石花,也因此取名为石花茶。汤色黄碧,味醇而甘,香气高雅且持久。

甘露:单芽而一叶初展,也在清明前后采摘。其茶形银线曲卷,茶芽银白且多茸毛,浅绿油润。汤黄微碧,清澈而明亮,味浓而鲜爽,回甜隽永,香气长久,被誉为人间甘露。

万叶长春:一芽二叶初展,谷雨前后采摘。外形体圆挺直,墨绿似玉,故取万叶长春之名。汤色黄绿,叶底细嫩,香气清雅持久,味浓而鲜。

蒙顶山茶从古至今种类繁多。又据《事物绀珠》载:古制名茶有98种之多。蒙茶之所以自古以来成为茶中珍品,主要是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蒙山北高南低,茶园土层深厚,微酸,泥土较为疏松。蒙山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此山每年降雨量都在两千毫米以上,且常年多雨,多云,又多雾;还又不缺阳光,四季阳光漫射,除冬季外此地都是昼晴夜雨,十分适宜茶树生长。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郑光福(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退休干部)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