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民俗>详细内容

【民俗】蛴蟆节,悠长的乡情‖王玉芬

作者:王玉芬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2-09 14:35:58 浏览次数: 【字体:

蛴蟆节,悠长的乡情

王玉芬

对家乡的蛴蟆节期待了多年,一直盼。

没想到,今年正月十四的蛴蟆节和立春撞了个满怀。想着春天正在来的路上,就更有了好好生活的念想,不妨到乡间摇竹枝、扎蛴蟆灯,到西充河放灯,祈福一年的平平安安。

川北民俗——正月十四送蛴蟆(张瀚誉 摄)

家乡的蛴蟆节是沿一条河流传的。这条河,便是西充河。

西充河,是家乡人的母亲河,全长120余公里,河水清澈,蜿蜒流淌,一沐春风,两岸十里桃花、万顷麦田,颇具田园之美,最后在城区注入嘉陵江。

十四夜,送蛴蟆儿,蛴蟆儿那个公,蛴蟆儿那个婆,把你蛴蟆儿送下河……我是长在西充河边的,从小听着蛴蟆节的歌谣,但城乡间不远不近的距离,让我多年来一直没有走进蛴蟆节的深处。

今年,终得如愿。

风,浸润着早春的气息。到达三会镇,已近中午,群山围绕的场镇、村居已燃起了热腾腾的烟火气,房前屋后那一丛丛苍翠的竹林,似乎是生活的另一种寄托。砍竹、剔枝、劈篾……几乎家家户户都忙着扎蛴蟆灯,只见村民先把嫩竹裁成长约1.5米的竹枝,然后打破竹节疤,分成均匀的十二份,预示一年十二月,月月平安,随后向中间挤压成纺锤状;再以细篾编织,糊上红色、黄色彩纸,最后在底部搁置一块泥团,点上蜡烛,寓意祈祷和祝福的蛴蟆灯便做成了。

有点遗憾,我们已错过了蛴蟆节一项重要仪式——摇竹祈福。原来,正月十四这天,村民们要起个大早,大人们砍竹做灯,小孩们摇竹祈福:“摇嫩竹,你也生,我也生,我和嫩竹打老庚……”祈求新年健康成长。

虽然迟到,但我依然为此次成行而高兴。随便走进镇上一户人家,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喜庆。“蛴蟆节有300多年历史了,我小时候,父亲常讲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蛴蟆瘟’给我们听!”沿街住户张三一边制作蛴蟆灯,一边讲口口相传的旧事。相传在明末清初,西充河流域一带战乱不断,瘟疫流行,特别是咳嗽的小儿很多,村民人心惶惶。一天,一位云游僧人来到村里,给当地老百姓指点迷津,说这是“蛴蟆瘟”祸害,要把“蛴蟆瘟”送走,瘟疫才会离开。

当天是正月十四,村民举行了送“蛴蟆瘟”活动,以祈福消灾佑平安。大概是气温上升、春暖花开,加上中药调理,当地瘟疫果然消失,患咳嗽的小儿也康复了。从此,每年正月十四晚,西河流域都要举行送“蛴蟆瘟”活动,并逐渐演变为蛴蟆节,形成一整套风俗活动,包括屋内地面洒灶灰,吃花馍,送蛴蟆,送虼(跳)蚤,“摇嫩竹”,踩高跷追月兔,耍龙放花筒,烧烟火架……

原来,从川北泥土地里生长而出的蛴蟆节,寓含着驱除瘟疫的古意,如今又营造着欢乐祥和的氛围,演变为人们庆祝“元宵节”的另一种方式。

渐渐地,薄雾氤氲,夜色渐起,早春的山乡泛起炊烟。我知道,积蓄一年的蛴蟆灯要在天地之间、山川河流之间,与夜幕相互成全,怒放璀璨极致的烟火。

“十四夜,送蛴蟆儿,蛴蟆儿那个公,蛴蟆儿那个婆,把你蛴蟆儿送下河……”夜幕之下,家家户户的大人、孩子举着蛴蟆灯,舞着火把,从家门鱼贯而出,如涓涓细流汇聚成人潮、灯海,沿场镇街巷、乡间小路游行祈福,一盏盏灯点亮一个个心愿,光影摇曳之间是笑靥,是欢笑。送蛴蟆的队伍绵延几里长,夜幕中,漫山遍野灯影流动,似有火龙、灯河在流动,密集得像夏夜天空的繁星,烟花爆竹声、欢呼笑闹声交织在一起,祝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人寿年丰。

我举着灯,随汹涌的人潮行进在乡间,拂面有微凉的风、耳旁是喧天的锣鼓、内心是满溢的狂喜,这排山倒海的气势、乡野炽热的气息让我震撼。群山万壑中,有一种力量在生长,在升腾。一场源自瘟疫、苦难的蛴蟆节,最终微光如炬,汇聚星河,竟孕育出一场喜乐、狂欢。正如史铁生在《好运设计》中所说,“大劫大难之后,人不该失去锐气,不该失去热度,你镇定了但仍在燃烧,你平稳了却更加浩荡”。蛴蟆节,悠长的乡情里,是乐观、坚强、锐气……

当浩浩荡荡的人潮来到河边,将蛴蟆灯插入刚刚萌醒的春泥,许下新年的心愿后,蛴蟆节渐入尾声。沿河遍野是灯火祈福的浪漫,灯影浮光摇曳,随着风渐渐熄灭。喧嚣热闹的乡间归于寂静,灯火阑珊处,我的内心似乎也熬过坚冷而沉重的冬季。不管人世间经历了怎样的悲喜,二月之春终不会辜负我们的期待。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王玉芬

供稿:南充市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