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民俗>详细内容

【民俗】川西坝子有名的庙会‖李崎

作者:李崎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4-17 10:22:28 浏览次数: 【字体:

川西坝子有名的庙会

李 崎

川西坝子除都江堰清明放水节(见2023年4月14日“方志四川”发布的《 都江堰清明放水节 》一文)这一重大的民俗活动外,还有以下一些有名的庙会。

新津老君庙会

时间为农历二月十五日前后,连续举办7天。

“老君庙会”,是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老子诞辰日都江堰灌区南端的成都市新津区老君山道观举办的盛大庙会,连续举办7天。千百年来,新津老君山“老君庙会”积淀和发展出了具有鲜明川西地方特色的传统历史文化,其内涵丰富、深厚博大。

秦蜀郡太守李冰引领人民治水,修建了都江堰,造就了天府之国。后世蜀人为表达对李冰的感激,尊李冰为“川主”,在各地大修川主祠加以祭拜。老君庙会顺应川西民众情感,亦在老君法会中将李冰列为尊神偶像,“仰玄造以知归,感鸿恩而上答”,引领民众感恩川主治水除灾,造化川民繁衍乐土的千秋功德,祈求风调雨顺。道教文化是“老君庙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逢农历二月十五老子圣诞日,川西地区以及重庆、贵州、云南等地的香客都不约而同携家带口,来到新津老君山老君庙中礼拜太上老君,禀烛,进香,谢恩,祈愿,求福。同时,也朝拜“三祖”圣迹,游览老君山春天的秀美风景,喜沾老君山的风水灵气。利用这个大好时机,广大民众之间也串亲、会友、结交,谈家常、话农事、讲生活,扩大交往,沟通信息,分享快乐和经验。

老君庙外,广大民众借机积极进行春耕物质和生活物资的交换与交易,为新一年的农业生产和生活做好物质准备。老君会期间,山脚路旁各种乡土风味小吃、民间手工艺品、杂耍、娱乐摊贩云集,人们尽可大饱口福、眼福、耳福,尽情享受生活。

新都木兰庙会

时间为农历二月初一到初五,连续举办5天。

每年农历二月初一到初五,久负盛名的民间传统活动——“二月二”木兰庙会在成都市新都区木兰山上举办。

木兰庙会因在木兰镇木兰寺举行而得名。一年一度的木兰庙会是川西著名的种子交易集会。近年,木兰庙会增加了不少文化内涵,延伸了庙会活动区域,办成了集旅游观光、娱乐购物、餐饮小吃、休闲怡情为一体,客家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鲜明的、富有传统民族习俗和时代气息的一场盛会。庙会期间,广大城乡群众不仅可感受一回民间庙会的热闹,还可到木兰山上赏花踏青,享受野趣。2000年后,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超过10万人来到平时人迹罕至的木兰山赶庙会。

彭州关口棒棒会

时间为正月初五、初九和十五。

彭州关口,以前叫“堋口”,曾设置九陇县,棒棒会是关口场(今丹景山镇)独特的传统节日,每年只在农历正月初五、初九和十五举办。节日当天,农家人都要拿出自己家里新制的小木器件如锄头把、扁担、小木板凳等到市场上交易,开始为春耕作准备。民间传说通过在棒棒会上买到新农具,可祈福一年里风调雨顺,获得丰收。

棒棒会最早是以物易物,主要以大米换竹木,木料换铁器等,后来发展为货币交换。20世纪80年代初,交易地点在丹景山下的金银殿河坝内,交易的品种以铁制农具和竹木农具为主,也交流一些扫帚之类的日常生活用品。后来,由于庙会竹木众多,平坝区农民需求量大,许多人专为此而来“朝会”。所以,彭州平坝区农民称这一盛会为“棒捧会”。

棒棒会这天,丹景山山内山外,热闹非凡。在佛寺、道庙、民间神庙,人声鼎沸,香烟缭绕。空地上,唱戏的,斗鸟的,杂耍的,算命的,打靶的,耍灯的,争相献技,热闹非凡。由丹景山庙会演化而来的“关口棒棒会”,是民间从古至今自发形成的民间文化和春季物资交流会。无论是和平时期还是戡乱时期,都照常举行。

随着社会发展,商品交易范围不断扩大,铁器、瓷器、石器、竹木器、花鸟、苗木、茶叶、祭品、衣物、家具、工艺品、小家电、文化用品、古玩、名小吃……应有尽有。朝会人数也不断增多,丹景山和山下的金银殿河坝已无法容纳朝会的人群,商品交易的地点便扩展到了关口场。

如今,“关口棒棒会”对彭州的经济、旅游和人民的生活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不仅是民间日用百货、花草大融合,也成为农耕文化生动有趣的展示,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去处。

崇州元通春苔会

时间为清明节前后7天举行。

元通春苔会,又称“清明会”,在清明节前后7天举行。崇州市元通的清明会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清康熙年间在清明节举行的劝农大会。元通上场口有个城隍庙(又名给孤寺)。庙里的城隍据说是清明出巡,缉恶惩罪,赏善恤贫。

元通清明会期间,人们安排了放五猖、城隍出巡、城隍赏贫、城隍回殿等热闹节目,并在河边搭台唱戏娱神。来自各地的商人们就利用这个时间在河坝上摆起货摊,销售玉器珠宝、麻油米面、各色绫罗绸缎……

邛崃固驿春苔会

时间为每年二月初八到二月十八,连续举办十天。

固驿镇因地处水陆交通码头,物产丰富,移民定居众多,移民与当地人互相融合,发展生产,共同建设,到清咸丰年间达到鼎盛,形成了以六省四乡会馆为主的“一品当朝”城镇建筑格局,集市繁荣,成为邛崃东路首镇。

其间,还举行“诸神出驾”巡游及龙灯、狮灯、幺妹灯等灯舞巡游表演,平台会、高竿会等民俗和民间游艺,名食展销等各具民间特色的活动,直至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兵荒马乱,民不聊生,方才中断。

清代咸丰年间,固驿镇就兴起了从农历二月十四日在台子坝公演10天川剧的春台会,由此成为固驿镇的传统民间文化节日。从清咸丰年间开始,每年农历二月十四日,形成了定期举办为期约10天春台会的习俗。镇上菜行、染行、水食行、牛行、屠行、酒行、猪行、粗布行等10个行业,每个行业一天,连唱10场川剧大戏,场场爆满,人声鼎沸,盛况空前。

改革开放后,固驿镇又恢复了传统盛会——春苔会,成为辐射周边镇乡乃至名山、大邑、新津、蒲江等县(区)的民间节会活动。

固驿春台会历史悠久,较为成功地将传统文化活动与经济活动融合,促进了地方特色文化传播,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影响甚广,被列为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李崎(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会员,四川省李冰研究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研究会会员,成都市历史学会会员都江堰市长征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都江堰市长征书院创始院长,都江堰报社资深记者)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