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民俗>详细内容

刘艳平 ‖ 谷雨:雨生百谷,春从此别夏将至

作者:刘艳平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4-20 18:21:14 浏览次数:1728 【字体: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每年4月19-21日时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雨水后,土膏脉动,谷物得雨而茂盛,也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孝经纬》曰:“清明后十五日,为谷雨,言雨生百谷,物生清静明洁也。”《全芳谱》曰:“谷雨,谷得雨而生也。”此时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鸟弄桐花,雨翻浮萍,残花即将落尽,春从此别夏将至。

谷雨的由来

谷雨,顾名思义,是播谷降雨之义,虽然和雨水节气同样有个“雨”字,但相较于雨水节气的乍暖还寒,谷雨节气却是一副“杨花落尽子规啼”的暮春气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下而上也”,谷得雨而生,由此得名。有传说谷雨源于仓颉造字,据《淮南子》记载:仓颉造字,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黄帝于春末夏初发布诏令,宣布仓颉造字成功,并号召天下臣民共习之。由于仓颉造字功德感天,玉皇大帝便赐给人间一场谷子雨,以慰劳圣功,这就是现在的“谷雨”节气。

谷雨的气候特征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雨量增多,是万物生长的大好时节。谷雨时节很明显的气候特征就是降水明显增多,谷得雨而生。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时至暮春,万物生长,蒸蒸日上。

“时雨乃降,五谷百果乃登”。雨生百谷,反映了“谷雨”的农业气候意义,此时降水明显增加,雨水促使谷类作物生长发育。这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滋润,所以说“春雨贵如油”。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东部雨水较丰,常年4月下旬雨量约30—50毫米,每年第一场大雨一般出现在这段时间,对水稻栽插和玉米、棉花苗期生长有利。华南谷雨前后的降雨,常常“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因为“巴山夜雨”以4、5月份出现机会最多。“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晴”,这种夜雨昼晴天气,对大春作物生长和小春作物收获是颇为适宜的。

谷雨的农耕谚语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唯一将物候、时令与农业紧密对应的节气。谷雨时天气温和,雨水明显增多,对农作物的生长关系很大。古人将天气变化和农耕劳动的心得与经验,编成谚语,世代相传

谷雨的天气谚语大部分围绕有雨无雨这个主题,如“谷雨阴沉沉,立夏雨淋淋”“谷雨下雨,四十五日无干土”“谷雨不下,庄稼怕”“谷雨到,布谷叫,前三天叫干,后三天叫淹”“谷雨前后一场雨,胜似秀才中了举”等。

谷雨的农耕谚语很多,这些脍炙人口的谚语凝结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对农耕生产具有很好的参考作用。例如:“谷雨莫等闲,春耕到眼前”“谷雨时节种豆天,南坡北洼忙种田”“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谷雨前,好种棉”“谷雨不种花,心头像蟹爬”“谷雨前,清明后,种花正是好时候”“谷雨种棉花,不用问人家”“谷雨种棉花,能长好疙瘩”“谷雨前后栽地瓜,最好不要过立夏”“谷雨栽上红薯秧,一棵能收一大大筐”“谷雨栽早秧,节气正相当”“清明见芽,谷雨见茶”等。

谷雨三候

在古代,人们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第三候戴胜降于桑。三候的意思是谷雨后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声声鸣叫,在田野里提醒人们要开始播种,进而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是蚕宝宝将要生长的信号。

谷雨的习俗

每一个重要节气,民间都有与之对应的节气民俗和传统,谷雨节气与人们的农业生活联系密切,那么这个时节都有哪些讲究和习俗呢?

食香椿

谷雨时节,北方有食香椿的习俗。我国是世界上唯一将香椿入菜并培植的国家,谷雨时节正好是香椿上市的最佳时节,此时的香椿香醇爽口,营养价值高,具有补阳滋阴、提高免疫力的功效,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

采 茶

我国南方有谷雨采茶的习俗,雨前茶就是谷雨茶,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谷雨茶与清明茶同为一年之中的佳品。“山寺馈茶知谷雨”,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足,茶树经过一冬的休养后,经春雨滋养,芽叶饱满翠绿,叶质软润,营养丰富,香气怡人,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之后清火、明目、辟邪,不管谷雨这天是什么天气,茶农都要去采摘新茶。

渔家祭海

 谷雨时节海水回暖,百鱼行至浅海地带,是下海捕鱼的好日子。俗话说:“骑着谷雨上网场”,每年4月20日,是山东省荣成市的渔民节日。该节起源于谷雨节。在我国北方沿海一带渔民们过谷雨节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到清朝道光元年(1821)易名为渔民节。渔民们在谷雨这天要举行海祭,祈求海神保佑能够出海平安,满载而归,祭海活动场面盛大而隆重,十分热闹。因此,谷雨节也叫作渔民出海捕鱼的“壮行节”。

祭 仓 颉


有传说谷雨便是起源于仓颉,陕西白水县则一直沿袭着谷雨祭祀文祖仓颉的习俗,历史悠久。在陕西白水史官乡每年谷雨还要举办仓颉庙会,庙会主题以仓颉为主线,伴以经济、文化活动,不仅是谷雨习俗,更是汉文化传承。

走 谷 雨


所谓“走谷雨”,其实就是约定俗成一般,在谷雨这天青年妇女们走村串亲,相互探望,或者到野外“踩青”,寓意与自然相融合,适度光照,补充阳气,强身健体。此时适度照晒阳光,能起到补阳气的作用,可驱除脾胃寒气,有助改善消化功能,还能疏通背部经络,对心肺大有裨益。在“踩青”中增加出汗量,亦可排除体内湿热之气,与外界达到平衡。

赏 牡 丹

江南有“谷雨三朝看牡丹”之说,说是谷雨三天后,正是牡丹花盛开的时节,因此,牡丹花又被成为“谷雨花”,赏牡丹也就成为人们闲暇时候的重要娱乐活动,山东菏泽、四川彭州在谷雨时节都会举行牡丹花会,供人游会。

禁 蝎

《增修登州府志》记载:“士民用朱砂书符咒,禁蛇蝎”。谷雨之后的节气是立夏, 由于“五毒”在夏季常出没,给人类健康带来威胁,因此,古人要在谷雨前后进行一场除“害”运动,即“禁蝎”或“禁五毒”。为什么“禁蝎”要在谷雨时节进行?民间流传五毒怕“谷雨大将军”。据清光绪三十一年《绥德州志》记载,谷雨这天,陕北绥德、米脂一带家家都要在墙上贴压蝎符。符上书有咒语:“谷雨日,谷雨晨,奉请谷雨大将军;茶三盏,酒三巡,送蝎千里化为尘。”也有的写“太上老君如律令,谷雨三月中,蛇蝎永不生”,或“谷雨三月中,老君下天空,手持七星剑,单斩蝎子精”这类咒语。这些纸符俗称“谷雨贴”,比较讲究的,上面会绘上神鸡捉蝎、天师除五毒等形象,四角再书写上“八威吐毒”四个字。谷雨“禁蝎”风俗在西北、华北、华东等中国绝大多数地区都曾流行。据清光绪七年《增修登州府志》,在今山东蓬莱一带,谷雨这天便要“士民用朱砂书符咒,禁蛇蝎”。谷雨“禁蝎”,寄托了人们驱除害虫、渴望丰收平安的美好愿望。

洗桃花水

旧时,在西北地区,人们将谷雨的河水称为“桃花水”,传说以它洗浴,可消灾避祸。谷雨节人们以“桃花水”洗浴,举行射猎、跳舞等活动庆祝。

谷雨养生

谷雨时节,大地郁郁葱葱,百花竟艳,一片生机盎然,可以说是一年中大自然最为美好的时候。俗话说“心随自然”,人的心情和精神状态也达到一年中最佳状态,日常起居遵循自然节气的变化进行调养。谷雨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所谓“百草回芽、旧病萌芽”。所以,每到春夏之交,是各种疾病容易作乱的时机,要格外注意防病。

春捂适度

春捂是一种很好的习惯,特别是春季冷暖变化较大,且谷雨时节,湿气较重。当然春捂也需适度,否则体热与湿气相遇容易生病,可早晚多穿一件衣服即可。

运动宜缓

谷雨时节应起居有节,早睡早起,最好伴有一定的运动量。谷雨时节可多出去散散步、放放风筝等,以舒缓的有氧运动为宜,不宜剧烈运动。

适当进补

谷雨是春夏相交的节气,春天是肝盛脾弱的时节,但在谷雨时节,脾胃旺盛,正适宜进补,不过还需注意管住嘴,以清淡为主,少油、少盐、少糖,晚间不宜过饱,时值谷雨节气,湿气最重,可适当吃些益气补血、有祛湿之效的食材。

吟咏谷雨的那些诗词

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古人惜春,常作“送春诗”告别春天。如杨万里在《三月二十七日送春绝句》中写道:“只余三日便清和,尽放春归莫恨它。落尽千花飞无絮,留春肯住欲如何。”贾岛的《三月晦日寄刘平事》写道:“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白居易在《春日闲居三首》中写道:“陶云爱吾庐,吾亦爱吾屋。屋中有琴书,聊以慰幽独。是时三月半,花落庭芜绿。舍上晨鸠鸣,窗间春睡足。”意象唯美,意境闲适。诗中所说的“鸠鸣”便是谷雨时节的重要物候。

咏廿四气诗 谷雨春光晓

唐·元稹

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

叶间鸣戴胜,泽水长浮萍。

暖屋生蚕蚁,喧风引麦葶。

鸣鸠徒拂羽,信矣不堪听。


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

唐·孟浩然

试览镜湖物,中流到底清。

不知鲈鱼味,但识鸥鸟情。

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

将探夏禹穴,稍背越王城。

府掾有包子,文章推贺生。

沧浪醉后唱,因此寄同声。

老圃堂

唐·曹邺

邵平瓜地接吾庐,

谷雨干时手自锄。

昨日春风欺不在,

就床吹落读残书。

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唐·周朴

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

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

独惭出谷雨,未变暖天风。

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

谷 雨

明·方太古

春事阑珊酒病瘳,

山家谷雨早茶收。
花前细细风双蝶,

林外时时雨一鸠。
碧海丹丘无鹤驾,

绿蓑青笠有渔舟。
尘埃漫笑浮生梦,

岘首于今薄试游。

谷 雨

清·郑板桥

不风不雨正晴和,

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

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

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谷雨,

一杯香茗坐其间。

谷雨前,春雨还是细腻柔和。谷雨一到,雨便不再迷离,干脆而欢快的落在谷物上,让人们期待秋的丰收。谷雨是春的尾声,也是春天生产劳作的奋进曲,催人们去开垦,去播种,去挥汗如雨,去卯足了劲的奋斗。

谷雨,不要辜负这最后的春光!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撰稿:刘艳平(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政策法规宣传处)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