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人物>详细内容

谢奉琦

来源:自贡市地方志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7-03-08 14:56:00 浏览次数: 【字体:

谢奉琦(1883—1908),字能九,号玮頫,生于荣县贡井乡(今自贡市贡井区)席草田院子坝。谢是20世纪初四川著名的爱国者和革命者,为中国同盟会早期会员,四川分会早期主盟人之一。他曾与黄复生、熊克武等主持四川及川南地区的军事起义。在领导叙府(今宜宾)起义失败后,慷慨就义,以身殉国。民国元年(1912)三月,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追赠他为陆军中将左将军。

求学拯国反美日

谢奉琦曾入读富顺炳文书院和贡井旭川书院,他勤奋好学,资质聪慧,富有慷慨豪侠之气。当时的贡井地处荣县、威远、富顺盐业产销中心,乡绅巨贾斗富显豪,对国家安危不甚关心。谢却对西方帝国主义入侵豪夺我国疆土和清朝政府的软弱腐败而深感痛心,认为“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国难深重,民族危殆,生灵涂炭,不倾覆清室,岂能振兴中华!”他开始思索救国图强之道,主张“改科举,废八股,富思想”以拯救危难之中国。在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发表后,谢深受鼓舞,决心追求革命。光绪三十年(1904),他毅然别贤妻、辞亲友,东渡日本求学。赴日途经夔巫(今奉节县境内)时,风雨交加,浊浪排空,船触礁石,舵手失措,众人惊恐,唯他危坐不动,神色坦然,并赋诗一首:

匆匆荡桨下渝关,风雨羁人意往还。

回首西藩无净土,矢心东渡恋神仙。

家庭忍系思亲念,途次多亏壮士颜。

盼到文明输入后,数年应自谢阿蛮。

诗中反映出作者克服与家园、骨肉分离之情,表明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爱国情怀。

到日本东京后,谢考入成城学校,后进入早稻田大学学习。时值美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续订虐待华侨华工新约,谢义愤填膺,竭力声援以上海为中心的反美爱国运动,组织四川留日学生集合于上野公园,商讨抵制美货的办法,同时与成渝等地取得联系,迅速掀起抵制美货运动高潮,有力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留学期间,他经常与一些革命青年交流探讨救国之道,特别是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对他影响最深。此时,民主革命思想更加坚定、革命激情更加炽旺的谢奉琦,由黄兴为主盟人加入了中国同盟会。其后,日本文部省发布《取缔清韩留日学生规则》,妄图对中、朝留学生进行种种歧视和监督,将中国和朝鲜列入殖民地范畴。谢闻讯后,拍案而起,强烈抗议日本政府。他约集留日同学到清政府驻日公使馆,严词正告清官吏:“此议若行,不仅不利于学界,抑且妨碍国交,宜速召开大会,合群力以争,事乃易寝。否则,将一溃不可收拾矣!”但官方拒绝接受此公告。谢等留日学生旋即掀起反对“规则”高潮,一万多名学生罢课抗议。另与吴玉章等爱国学生奔波于东京、横滨、上海、苏州和南京之间进行宣传发动,所到之处,群起响应。声势浩大的反日高潮,迫使日本政府不得不答应中国留学生提出的10多项条件,承认中国留学生会馆的合法地位。留日期间,为改变同盟会员使用大刀、梭镖等落后武器现状,谢常与黄复生、熊克武等秘密研制炸弹,孙中山还派遣梁慕光向其传授制弹知识。后经支持中国革命的日本人宫崎寅藏(即宫崎滔天)介绍到小氏室私立兵工厂,学习枪弹制造技术。

奉命回国举义旗

光绪三十二年(1906),谢奉孙中山命回国,与黄复生、熊克武共主四川同盟会工作。回川后,他10余次往返于成、渝、卢、叙等地,积极发展同盟会员,扩大组织,并秘密设同盟分会于泸州,做好发动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他同革命党人发誓说:“吾辈生死所不计,流血非所惜,志不能以威武夺也!”在川南分会工作期间,曾愤慨地对黄复生说:“满奴侵夺我疆土,残杀我同胞,此仇不复,何颜立足于天地之间。”表示:“纵炮指吾胸,刀加吾颈,此志不容稍懈!”折射出一位革命党人早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坚定意志和心系国难的爱国情怀。光绪三十三年(1907)夏,与熊克武、黄复生等在成都召开秘密会议,拟在成都起义,叙府、泸州响应。会后,谢即赴叙府准备起义,密谋暗杀知府宋联奎,并与同志唱和诗一首:“频年清泪滴沧桑,柳下黄莺噪夕阳。大布衣冠无限恨,博浪沙里效张良。”因事泄失败。光绪三十四年(1908)初,谢又谋叙府、隆昌同时起义,因事被告密,起义再次失败。

谢被叙州知府宋联奎通电全省悬重赏缉拿。有亲友劝其赶紧避难,谢坚定地说:“吾首倡议于吾川,不幸不成,丈夫死耳,吾安之!夫事败而苟免非勇也!吾方欲以节义声天下,振民懦,激来者;且吾去株连者将益多。孰若拼一死以纾他人之死,彼不死者鉴我之死相继而起,计出万全以企其成,则吾不死矣。”后遭同盟会员汪蔚然出卖,谢在贡井被捕。捕役先是一刀重伤谢左肩,后又在背上猛砍一刀,并残忍地用铁链穿其颈下左锁骨,断其脚筋,经富顺、泸州押往叙府。谢强忍剧痛,向沿途群众宣传革命大义,许多人悲愤填膺,潸然泪下。入狱后,多次拒绝清政府的威胁利诱,曾书写绝命书数千言,“皆端楷,如平时。”并在自己印章上刻下“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铭文。面对公堂审问,谢毅然答曰:“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吾死,归耳。且自我作之,自我任之,何必党?”他对知府宋联奎怒斥道:“汝实汉族,而甘心北面事仇人,羞矣!若有人心,速反正,从我去,否则,有死而已!”谢宁死不屈的崇高品质,感动了四川臬台赵藩,设法多方营救未成。

慷慨就义忠魂存

光绪三十四年(1908)三月二十七日,谢在叙府东街一洞天街口刑场上慷慨陈词,号召人们:“跟踪继起,推翻满清,建立民国。”并索笔赋绝命诗一首:

中原多故祸燃眉,草泽人怀造国思。

富贵勿忘耕陇上,诗成泣下数行时。

谢凛然就义,断头许国,时年26岁。赵藩得知噩耗后,愤然辞官而去。英烈虽故,但那种勇于追求革命理想、敢于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而献身的大无畏精神,不断激励着革命后继者。我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就是在烈士家乡——自贡打响的。民国元年(1912)三月,蜀军政府公布谢奉琦为四川死义烈士。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以谢“在蜀运动起义”“功在民国不小”,追赠为陆军中将,谥左将军,“准崇祀忠烈祠以慰忠魂,而垂不朽。”民国初年,叙府群众在其就义处建“谢将军祠”,将水洞口街更名为“谢将军街”。烈士家乡的贡井街曾命名为“玮頫路”(今和平路),赠匾烈士故居书“谢将军府”。

来源: 自贡市地方志办公室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