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悦听四川>川茶志音频>详细内容
2024-05-15 15:31:51

【川茶志音频】揭秘千年茶史 寻味蜀韵茶香——川茶志音频第28集:四川茶馆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成都广播电视台 发布时间:2023-10-26 13:57:50 浏览次数:564 【字体:

0128bc2d91ba4c8c9ded8bd2c85bf67c.jpg

揭秘千年茶史 寻味蜀韵茶香

——川茶志音频

第28集:四川茶馆

四川茶馆是四川茶文化的重要载体,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早在西晋时期,巴蜀地区就已经有了百姓沿街挑卖茶粥的记载,唐代,四川就已经出现了茶馆,现在,茶馆更是遍布四川城乡的大街小巷、各个角落。四川茶馆、茶馆文化以及饮茶习俗早已成为了四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世代相传。《四川川茶志》今天就要跟大家聊一聊四川的茶馆。

四川茶馆之多,堪称全国之最。其中尤以成都茶馆最盛,有“四川茶馆甲天下,成都茶馆甲四川”的说法。据清宣统元年统计,成都城内共有516条街道,而登记在册的茶馆即达518家,平均每一条街巷都有一家茶馆,抗日战争时期更增至1000余家。

观音阁老茶馆(图片来源:双流融媒体)

四川茶馆多建在依山傍水、交通方便的街道、拐角、大树旁,总之哪里顾客方便,就在哪里开张。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四川茶馆在建筑和内部陈设方面都不太讲究,或老街古巷青砖瓦屋,或河畔桥头临街旧房,或林间空地弹丸之所,随便摆几张竹木桌椅,挂一面茶幌,就算是个茶馆了,后来发展为矮桌和马夹子,最后才定型为小木方桌和竹靠椅。如今,四川茶馆特别重视内外装潢及设施摆设,努力为顾客营造一种静谧安宁的饮茶氛围。

四川的老茶馆大多有个别致的名字,如“谈天处”“各说阁”“饮涛”“漱泉”等等,茶招也做得颇为讲究,毫不夸张的说,过去的一些四川茶坊业主们,对于“茶招”的重视程度,等同于自己的生命,一个好的茶坊招牌,业主往往要花费毕生经历去培育它、捍卫它,若抽去四川老茶馆这些形形色色的“茶招”,四川的茶文化乃至整个商业文化都会为之失去不少活力与光彩。

南桥茶馆(图片来源:青城山都江堰)

四川的老茶馆绝不仅仅是喝茶的地方,它的功能也非常多,它既是普通居民的“会客厅”,社会团体的“联络部”,又是各方信息的集散地,民事纠纷的“调节处”。

旧时“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四川盆地天然闭塞,四川人想了解全国形势实在很不容易,因此四川茶馆首先就具备了“传播信息”的作用。四川人进茶馆,不仅为饮茶,也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他们把自己的新闻告诉别人,又从他人那里获得更多的新闻与信息,于是茶馆就成了四川人“摆龙门阵”的绝佳场所。

过去,有很多的四川人一起床便进茶馆,有的甚至连洗脸刷牙都在茶馆里,然后是品茶、吃早点,接下去便开始边摆龙门阵边喝茶,一盅茶往往可以喝半天,有的人从清晨喝到中午,临走时还会吩咐“么师”:“把茶碗给我搁好,吃罢晌午饭我还来。”

除了传播信息之外,四川的老茶馆还有调解社会纠纷的功能,因此有人叫它“民间法院”。过去四川人遇到一些民事纠纷要解决,首选的方法不是上法院打官司,而是上茶馆“吃讲茶”。一般情况下,吃讲茶的双方都会邀约一帮人来为自己助阵“扎起”,负责仲裁讲茶输赢的角色,被称为“首人”,通常是由当地有势力的保长、乡绅或袍哥大爷来担任。

吃讲茶的双方在经过一番唇枪舌剑之后,就由“首人”来仲裁。所谓“一张桌子四只脚,说得脱来走得脱”。如果双方各有不是,则各付一半茶钱;如果是一方理亏,则要认输赔礼,包付茶钱。至于这个仲裁的结果到底公道不公道,只有天知道。而每逢茶馆里出现“吃讲茶”的情形,立刻便会围拢了前来看热闹的人群,此时茶倌就是茶馆里最忙碌的人,茶碗一摞摞地抱上来,见坐下来者就泡一碗,手脚之麻利令人叹为观止。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四川老茶馆还是各行各业的聚会场所和交易市场。这样的茶馆里,一般都设有雅座,有茶、有点心,还可以临时叫菜设宴,谈生意十分方便,旧时买官鬻爵,就是在茶馆里讲价钱。至于乡间茶馆,更是生意人经常聚会的地方,比如民国时期,成都安乐寺茶社就是油粮业的聚会及交易场所;闲居茶社则是纱布业的聚会场所;少城公园的“绿阴阁”,平日里是中学教师的聚会之所,寒、暑假期间,便成了待聘教师争夺下期教席的“六腊之战”的战场。

四川的老茶馆还是民间文化宣传与文人活动的场所。据说,有些成都作家写作时就喜欢到茶馆里“闹中取静”,没有茶馆便没有灵感。在近代的一些茶馆里,学生们可以吟诗、作画、谈心,比一般茶馆多了些风雅气氛。在另外一些茶馆里,茶客们还可以观赏到川剧、四川清音、说唱、评书演讲,还有木偶戏、皮影戏等等。

近年来,四川的茶馆还新增了打牌、下棋、读书等节目,内容越来越时髦、新颖,但四川茶馆作为民间传统社交活动场地的功能却始终没有改变。

49b1660ba3df40689c65e7397b22f5a4.jpg

本文参考书目:

《四川省志•川茶志》

《四川茶叶史》

《四川制茶史》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

《四川川茶志音频》由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成都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感谢川藏茶马古道研究学者杨绍淮老师对本节目的特别指导!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成都广播电视台

文案编辑:杨 睿

录音制作:葵 葵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成都广播电视台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