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悦听四川>方言志音频>详细内容
2022-03-02 15:41:05

第34期:四川方言的传承与保护(三)

作者:申 焱 刘 心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12-31 15:37:15 浏览次数: 【字体:

请点击上方收听本期音频节目

【胖娃胖嘟嘟,骑马上成都……】我是成都人,我是广安人,我是南充人,我是内江人,我是乐山人,我是雅安人,我是宜宾人(注:分别代表)

一样的四川人,不一样的四川话。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成都故事广播FM88.2倾力制作 方言文化传承专题节目——《四川方言》,带你回望四川方言千年发展历史,在鲜活接地气的四川方言中感受巴蜀文化独特的魅力。

各位听众,各位网友,欢迎收听《四川方言》节目。我是浩岷。

川剧《花田写扇》选段

方言和很多地方文化相伴相生,比如说你刚才听到的这段川剧选段《花田写扇》,它的唱词、念白,发音都是以成都话为标准的。如果方言断流,依托方言而生的地方戏曲也将面临更大的传承问题。

所以方言不仅是乡音的体现,也是文化的传承。“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唐代贺知章的《回乡偶遇》吟出的就是浓浓的乡愁。如今,靠乡音觅乡愁,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越来越多的乡音在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迁徙的过程中,方言使用的场合和频次大大降低,方言被边缘化、被替代,方言生存的空间被不断挤压。

有统计说,目前世界上的语言有6000~10000多种。中国的方言种类多达129种,而正在使用的仅80多种。语言学家曾公开预言:大部分语言将于本世纪末消失。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继承方言这笔具有地方特色的遗产。

【自述:我出生在四川成都,打小就说普通话。去了东北读大学,又回到成都。刚上大学那会儿,得知学校有四川老乡会,我那叫一个激动啊,兴冲冲的去了,结果不爽而归。我用普通话自我介绍,显得格格不入,别人用方言热烈讨论,我只能在旁看着大家傻笑。原来,老乡会是以方言为交流平台的。说不清,道不明的失落油然而生。重新回到成都生活,我开始习惯于方言的表达和交流。我慢慢体会到,方言是一种习惯、语言和心境。不会方言,失去的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抑或还有一种情调,一份真趣和信仰。】

方言是与生俱来的语言能力和情感基因。

每一种方言都有它特有的词汇和发音,它的精细微妙处可以让持有相同方言的人,保持某些心照不宣的默契。在调侃之时,在幽默之时,在怒骂之时,方言的生动性会得到最极致的发挥,而且这些特有的语言意趣往往难以用其他语言去准确转述,更难以用普通话来生动体现。我们彼此认识的时候,不仅可以通过名字、身高、服装、专业来区分你我他,我们还可以通过方言来区分。我们的身高会变,心态会变,环境会变,但是方言一直跟随着我们。它可以让我们不要忘记是从哪里出发的。

结束语:

一样的四川人,不一样的四川话,《四川方言》,让你在鲜活接地气的四川方言中感受巴蜀文化独特的魅力。特别鸣谢四川师范大学周及徐教授对节目的精心指导!更多精彩内容您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方志四川或者故事882。下期再会!

本节目取材于《四川省志•方言志》,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研究所、成都故事广播FM88.2倾力制作,联合打造。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顾问/审听:周及徐(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汉语言文字学硕士学位点负责人,四川省语言协会副会长,国家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四川省汉语方言保护工程首席专家)

审稿:周亚欧(四川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生)

撰稿:申 焱 刘 心

主播/制作:李申建(播音名:浩岷,成都理工大学广播电视在读硕士研究生)

统 筹: 陈 奎

制片人:罗 鹏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