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记忆】从“扯布”到自制披风‖廖天元

作者:廖天元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3-18 12:08:51 浏览次数: 【字体:

从“扯布”到自制披风

廖天元

我确信很久都没听到“扯布”这个词了。

那天中午,妻子突然来电问我哪里有布,她要去扯几尺。我一时居然不懂她在说什么。妻子解释说,幼儿园老师要组织活动,要求家长给孩子自制一件披风,但她跑了好多地方,都没看到有卖布的。

如果不是妻子解释,我以为听到一个尘封已久的传说和童话。

细想起来,出生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我们,对扯布做衣服实在是再熟悉不过。跟着爸妈赶集,算得上是莫大的福利和待遇,咋能就忘了呢?

在记忆中,老家那个集镇一直很热闹,可能那个时候改革开放不久,乡亲们外出的还不多,每到逢场天,大家都喜欢丢下手头的活计去赶场,见见十里八乡的朋友,或者出售自家产出的物件,比如篾货、干杂、水果、禽蛋、蔬菜等等。

在大集上扯布,回到家自己缝制衣服、床单,总是能省下几个钱(图源:日照大众网)

一到腊月,母亲常常提着一筐鸡蛋,或背着一口袋玉米去赶集。周末我看着母亲头夜准备好的东西,知道母亲第二天要去集镇,缠着也要去。

我有自己的盘算,对满街花花绿绿的东西压根不感兴趣,心里惦记的是锅盔。锅盔的香,一直飘荡在童年的梦里。那个打锅盔的师傅,手捏一小团面块,用擀面杖使劲地在案板上揉搓。一阵噼里啪啦后,小坨面团神奇地变成圆形的锅盔,随后师傅把它放在铁锅里翻转烘烤,直到发出诱人的芬芳。师傅把擀面杖打得噼啪作响,发出的声音铿锵有力而又韵味十足,在幼小的我听来,简直诱惑十足。

我迈不动步,眼睛直勾勾盯着,母亲自然看得出来,只好笑着骂我“好吃娃儿”,然后无奈地掏出她卖东西的钱来。直到现在我都认为锅盔是天下最香的美味。而这样的美味,长大后似乎再也难寻。

快过年时,母亲会主动带我赶场去做一套新衣。

那时场镇卖布匹的人很多,摊前总是很热闹。一捆又一捆的布料,整整齐齐地码在一起,静待着人们挑选。有人给布料的老板一说要求,老板略掐指片刻,就把需要布料的尺寸估算出来,随后拿出一把尺子快速丈量,接着用嘴撕开一个裂缝,双手捏住,一用力,布“呲溜”一下变成两半。他们撕开的口子整整齐齐,如同机器切割一般。

母亲带着我去裁缝店。裁缝师傅让我站定,开始拿着软的皮尺丈量身高肩宽臂长,随后三下五除二在布上比画,用特有的“粉笔”标画以后,握着大剪刀咔咔咔一顿操作。他扬起头漫不经心地说下场来拿吧。我便悻悻然跟着母亲回去,一回头,看见他把布料甩给了徒弟。

1950年,黑龙江人民扯布做鞋(图源:人民画报)

师傅说的“下场”,是指下一个逢场天。事实上,做衣服的人太多,可能下下一场都没做好。我催促母亲去赶场,母亲责备我,说:“过年还早呢,你娃猴急个啥。”

我工作以后,大街头巷尾开始涌现出各式各样的商铺,其中不乏售卖新颖款式成衣的店子。随着时间推移,裁缝店的数目逐渐减少,卖布的摊位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当我再次去赶集时,这些传统的手艺店铺已变得稀少而珍贵。我再也没有找人做过衣服,只在服装店里挑选,为自己也为家人。待听说有专门搞高档服装定制时,时间已飞逝到21世纪。

只是没想到,今天的幼儿园老师会让家长买布做披风,她们怎么会想起这个点子的?

妻子那天跑了几条街,又在手机里搜索,依然一无所获。她机灵,后来跑去窗帘店搞了一块制作窗帘的布来,然后一阵倒腾,终于完成了老师的要求。宝贝女儿看到如此简易而新鲜的玩意,披在身上蹦蹦跳跳,睡觉时都不愿取下来。

这一点像我。那些年大年三十夜晚,当父亲放过迎新的鞭炮后,我便赖着母亲换上新衣不肯脱下,无比兴奋地等着新年的到来。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廖天元

供稿:南充市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