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传统文化>详细内容

【春节特辑】捣糨糊 贴“福”字 其寓意你不能不知

来源:方志江苏 发布时间:2024-02-09 17:59:54 浏览次数: 【字体:

捣糨糊贴“福”字

其寓意你不能不知

陆钟其

从“糨糊”到胶水、胶棒,再到胶带,“福”字和春联等的“粘贴”,也折射出科技发展与进步的奥妙;而用“糨糊”贴“福”字和春联,又与“糨糊文化”“做人家”甚至环保有关。

图片

又到一年一度贴“福”字和春联时,不由想起小时候贴前祖母“捣糨糊”的情景。

那时粮食供应既要凭粮票,又要凭居民购粮证,祖母只用一点点面粉,在金属的小汤勺里加少许水,用筷子朝一个方向轻轻搅捣,待不干不稀时,放到煤球炉上加温。加温时不是直接放上煤炉,而是先将一块圆形铁板正好压住炉膛,再将小型汤勺放在铁板上面。用筷不断进行一顺的圆周形搅捣,随着面粉浆水的蒸发,面糊逐渐黏稠起来,到一定程度,土法制作的糨糊就OK了。祖母告诉我,这其实是一种最简易的糨糊制法,古人制糨糊讲究多了。

图片

自古民间重视“捣糨糊”

糨糊是古代文房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古人阅读的都是线装书。线装书最大的不足,就是易造成书籍脱页,尤其是那些经常被翻阅的书籍,其中有的书页易损毁磨烂,因此特别需要注意维护和保养。一般而言,在修补书籍时,都会使用糨糊。还有时不是文人间相互通信,而是为邻里百姓等代写书信,为省得他们再自制糨糊,也顺带着用糊斗中的糨糊帮助封信封口。

图片

糨糊修复古籍

古代民间一般用高筋面粉加水煮沸制成糨糊使用,但读书人熬制这位书房中的“君子”时,往往很讲究,大多采取的配方为:用白面粉一斤,浸渍三至五天,等发酸发臭之后,加白芨粉五钱,黄蜡三钱,白芸香三钱,石灰粉一钱,官粉一钱,明矾二钱。再用花椒一二两煎汤,除去椒,接着将黄蜡、明矾、芸香、石灰、官粉投人椒汤中熬制成糨糊,冷却后装入糊斗。这种糨糊过年时贴“福”字和春联还有淡淡的香味。

图片

古代制糨糊有不同的配方。唐代張彦遠的配方中有:“入少细研薰陆香末,永去蠹而牢固”之说;明代周嘉胄的配方中则有“先以花椒熬汤……入白矾末、乳香少许”之说。而各种配方中都有白矾成分。除上述几法外,明代文震亨的配方中有“以用清水蘸白芨半两、白矾三分”的说法;清代周二学有“入白矾”的说法等等。各种不同成分有不同作用,花椒和香料类添加物主要功效是驱虫并有淡香;加蜡是爲了使糨糊更为潤滑;加白芨则可以增加黏度;而加矾最为关键,其主要作用是防腐防变质。

不管采用什么方法,所制出的糨糊依然最怕长时间风干,一旦水分蒸发完,就会失去黏性,成为一堆干面块。由此,古人才发明出糊斗,用来盛装糨糊,以减缓其自身风干的速度。

图片

图片

白矾与白芨

制糨糊考究,盛糨糊的糊斗自然也不含糊。明代屠隆在《考盘余事》中说:“糊斗有铜质、陶质材料制成。有酒杯式、带足长桶式等数种······”可见古时糊斗之讲究和精致。

图片

清康熙洒蓝釉描金花卉纹带盖糊斗

用糨糊贴“福”字和春联忆趣

当年我祖母简制的糨糊虽然没有加入香料而无香味,但速度比古代文人要快得多,而且控制数量,贴“福”字和春联,有时还有年画等,基本正好用完,所以也不加白矾。有时稍微剩那么一点点,就装入小空瓶,盖紧瓶盖,用于信件往来时封口。

图片

我小时常常十分积极地配合祖母用糨糊贴“福”字和春联,有时还有年画。记得小学时还写过小作文《我最喜欢的家务劳动——贴春联》,在讲到用糨糊贴春联时,先在春联反面均匀涂上糨糊,贴到墙上后再用干帚小心轻刷,使春联贴得平整。我在作文中说不仅学到了春联知识,也领悟到了精益求精的精神,居然被老师用小红圈圈出,表示点赞,让我兴奋了好一段时间。

图片

当然,为贴“福”字和春联我也出过洋相。犹记有一年春节前,我主动请缨“捣糨糊”,结果一不小心烤焦了面浆,白白浪费了珍贵的面粉,后来有一段时间常被大人数落说我“连糨糊都不会捣”。

太仓纸品厂问世后,外发包糊纸盒时配发糨糊,隔壁好几个发小家接受外包在家中糊纸盒,过年时我曾向他们讨用剩余的糨糊来贴“福”字和春联。由于当年城内许多人家近水楼台先得月,都使用纸品厂的糨糊粘贴,此厂也就被戏称为捣糨糊厂。

图片

古代“糨糊”和“胶水”并行不悖

后来,办公室里的卫生糨糊被小塑料瓶装的办公用胶水取代。这种胶水瓶的外形各异,但以圆柱体者居多,里面装的都是无色的液体胶水。使用时只要稍稍按压软性的塑料瓶体,胶水就会从瓶口流出,涂抹均匀顺畅,而且黏力牢固。于是单位里的“福”字或春联就用胶水贴。与使用糨糊不同的是,一般只需将胶水涂在“福”字或春联纸反面的四角进行粘贴即可。但在广大农村,贴“福”字和春联仍是糨糊的天下,除了因为有“粮食有余”“年年有余”“年年富裕”等寓意外,也是习惯使然。

图片

事实上,在中国古代,胶水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籍《考工记》中就有记载:“鹿胶青白,马胶赤白,牛胶火赤,鼠胶黑,鱼胶饵,犀胶黄”等,也就是说,古人不仅仅用鱼,还利用马,鼠,牛,甚至犀等制胶。这本古籍是我国最早记录“胶”之事的文案。

图片

古代制胶水

而在动物胶中,猪皮胶和鱼鳔胶被应用得最广,它们都是先将主要材质进行蒸煮,等其熬熟之后,将其捣烂,过滤,最后得到相应的胶水,而且易于保存。在需要使用它们时,只需隔水加热一下,涂抹在需要粘合的物体表面,等到它们慢慢干燥,便可以粘合成功。古代的这种胶体,被广泛地被应用于家具、建筑、船舶等行业的制造与修补之上。

当然,那时人们不叫它们“胶水”,而是称为粘合剂。

图片

鱼鳔动物胶

既然如此,那么在古代,民间为什么还是普遍使用“糨糊”来粘贴呢?主要原因还是使用“胶”的成本要远远高于糨糊。比如鱼鳔胶的制作不仅需一定体力,在捣烂的环节中,要将其充分捣烂,才能让制作的鱼鳔胶发挥最大的黏性;同时因为在熬制时,胶非常容易糊。所以每次熬的量都比较少;而在砸鱼鳔时还需要一定技巧,必须边砸边兑入温水,直至所砸的鱼鳔浆能够拉出一根线为止。其成本远非糨糊可比。

图片

所以在小农经济下的人们还是习惯“做人家”,进行“糨糊贴”。就这样,习惯成自然,古代用“糨糊”贴“福”字和春联的习惯,也就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图片

现代胶水冲击下“糨糊”仍有生命力

而我们当年在办公室使用的那些现代胶水,虽然优点明显,但也有缺点:如果塑料瓶里的胶水长期不用,小小的瓶口就会被干涸的胶水堵死,再使用时如果用力过猛,胶水一涌而出容易污染粘贴面以外的区域。

图片

针对胶水的不足,固体胶棒于是进入市场。固体胶棒是将加温后的胶水热液注入模中,冷却后变成固体,装入唇膏式管中,形成固体黏合剂。由于固体胶棒外形像化妆用的唇膏,不会“跑冒滴漏”,携带更加方便。特别是固体胶棒使用时只要稍稍拧动底座体,胶棒微露后,涂抹即可。而且使用固体胶棒不会像使用胶水时一不小心会污染手指或非粘贴区域,纸张在粘贴完之后也平展如初。所以后来单位贴“福”字或春联就都用固体胶棒了,贴法也是主要贴“福”字或春联纸背面的四角。当然在广大农村,还是大多使用糨糊贴“福”字和春联。

图片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在上海的文化用品商店中看到了卷成圆盘状的单面透明胶带,标注的名称为封箱胶带,又称包装胶带等。其之所以能粘住东西,是因为它表面涂有一层粘着剂的缘故。由于携带方便,粘贴效果更好,所以许多单位都使用它。在贴“福”字或春联时,不需在纸的后面涂抹什么,先准备好若干条10毫米左右宽的窄胶带,将“福”字或春联按放在墙上适当位置后,在“福”字或春联纸正面的四角,用透明胶带斜着粘贴上去即可。当然,粘贴时要注意让胶带中间部分粘住纸,两头粘住墙壁。

图片再后来,又出现了双面胶,是以纸、布、塑料薄膜为基材,再把弹性压敏胶或树脂型压敏胶均匀涂布在基材上制成的卷状胶黏带,携带与使用都更加便捷。也是开始时在单位中广泛使用,贴“福”字或春联时,只要将双面胶先粘在纸反面的四角,然后直接粘贴上墙即可。而当年胶带黏合剂还曾风行一时。

图片

就贴“福”字和春联而言,虽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除了单面用于黏合的胶带外,更有多种样式的“双面胶带”,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而且它们粘贴方便,粘力也较强。

然而在今天的广大农村,尽管许多家庭已采用胶带粘贴“福”字和春联,但仍有不少家庭依然采用糨糊粘贴。当然,其原因和古代也有所不同:已不是小农经济下的“做人家”,而是不仅从“糨糊文化”的角度,认为糨糊与粮食有关,“糨糊贴”寓有“粮食有余”之意;特别是用糨糊贴“福”字和春联,更有“粮食有余”“年年有余”“年年富裕”等吉祥意思,与过年充满喜庆元素、寓意“福满人间春来早”的“福”字和春联更搭;而且认为这种贴法不含任何化学物质,更环保、更清洁,与当今大力提倡的生态环境建设也更加匹配。

图片

作者简介

图片

陆钟其,中学高级教师,供职于江苏省太仓市教育局。先后在《教育研究》《中国教育报》《中小学德育管理》《文汇报》《江苏教育》《江苏教育报》《北师大学报》《陕师大学报》《青少年犯罪研究》《北图通讯》《江苏图书馆学报》等报刊发表文章,并有文章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现为太仓市政协文史撰稿员,先后在《钟山风雨》《方志江苏》《新民晚报》等报刊和网站发表有关文史类文章。出版文史类专著3部。

来源:方志江苏

来源: 方志江苏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