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传统文化>详细内容

【清明特辑】现代生活中应保护与传承好清明文化‖刘祯贵

作者:刘祯贵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4-06 14:21:18 浏览次数: 【字体:

现代生活中应保护与传承好清明文化

刘祯贵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记得住乡愁’,就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留中华文化基因。”和其他中国传统节日一样,节气兼节日的清明节,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和文化血脉。保护与传承清明文化,有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人际和谐,进而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形成守护精神家园的文化自觉。

图片

一、现代生活中保护和传承清明文化意义重大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然而,现实生活中因多种原因,人们对清明节等文化日益淡漠,对其传统文化的内涵、精神价值更是了解甚少。因此,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护与传承好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内容。

(一)清明文化与中国人生产实践和精神生活息息相关

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承载了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民族性格,象征着个体人生的抒发和族群生命的绵延,也展现了中华儿女家国一体的民族情怀。清明节缅怀先人、扫墓祭祖,也是传承家风精神、了解家族历史的重要方式。清明节于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载体,拥有丰富的节日活动习俗和饮食习俗。2009年,我国将清明节认定为法定节假日。2016年11月30日,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明文化是人类创造力、想象力、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是我国珍贵的传统文化记忆和精神血脉的延续。

(二)清明文化是中国人共同认知的情感文化纽带

清明节是民族凝聚力的根本要素,维系着家庭、家族及亲属的和睦相处,支撑着国家政治与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作为第一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在长期的发展和传承中,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伦理观念、社会风俗与道德信仰。清明节的习俗是非常丰富而有趣的,有上坟扫墓、禁火寒食、插柳戴柳、踏青赏春、放风筝、荡秋千、斗鸡等习俗。对中国人来说,清明节这一中国传统节日是一个共同的认知体系,体现的是一种集体认同的情感纽带,体现的是我们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让清明节的文化价值融入现代生活,可激发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培养人们热爱祖国的情怀。

(三)清明文化蕴藏了无穷的智慧与诗意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一个杰出的文化创造,也是中国历史文明的一种标志。“清明”一词最早出现在《淮南子•天文训篇》中,云:“春分后十五日,到指乙,为清明。”清明节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广泛深刻的社会影响力,蕴藏了无穷的智慧与诗意,代表着中国传承千年的文化与智慧,是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清明节向我们诉说着千年来人们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诗意栖居的愿景。吟诵同清明节相关的童谣古诗,能让人们感受到意境美、语言美、情感美。

(四)清明文化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清明节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不懈的追求,寄托着古往今来中国人的理性情怀。传统习俗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历史中积淀下来的文化记忆和符号。清明节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蕴藏着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体现中华民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追求。清明节基于农历而来,通过祭奠的形式,将中华民族尊老、敬祖、忠孝、节义等情感和民族精神镌刻在人们心中。清明节与季节更替、人文社会、日常生活的节奏相合,饱含着中华文化的记忆与基因,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与传统美德的象征与载体。过清明节,就是一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和认同的过程,唤起后人对祖先的追思和敬慕,体现对祖先的感恩、对血脉、责任的认同,确保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共同记忆,得以代代相传、万载永续。

二、现代生活中强化清明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由于经济社会变化与发展,传统文明正在向现代文明过渡,清明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受到冲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采取有效措施唤起国人参与清明节的热情,保护和传承清明文化,形成守护精神家园的文化自觉,对提升现代生活的文化乡情,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一)认清保护和传承清明文化的急迫性

历经千百年,清明节仍鲜活地在中国人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作用,成为人们理解自然变化,安排日常生产、生活行动的重要参照。然而,一些地方的清明节却缺少“仪式感”,在部分人眼中,逐渐变成一个只有3天假期的法定假日,缺少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一些地方对于清明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和传承形式较为单一,多以故事、图片、工具形式来介绍,无法给人以深刻印象,忽略了清明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折射出的文化精神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培养。

(二)提高对清明文化保护和传承重要性的认识

清明节不仅是人们缅怀先人、祭奠祖先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血脉纽带,更是一个亲近自然、催护新生、远足踏青的春季仪式。清明扫墓,既为缅怀先人、追念亲恩,也为慎终追远、敦亲睦族。然而,也有个别地方将清明节向庸俗化发展,把清明祭奠活动搞成比阔气、讲排场的场合,甚至把清明哀思停留在烧香磕头上,曲解了民德归厚、慎终追远的清明文化内涵。因此,探寻清明文化创新性传承方法,让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既适应时代要求又不失对传统的继承,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永葆青春活力与时代魄力。传承清明节这一中国传统节日需要载体,一定要把传统的东西与现代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让清明文化在现代生活中实现价值提升。

(三)多途径传播清明文化知识

所有中国人都应当是清明节这一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者、保护者和实践者。可定期组织清明节等中国传统节日保护与传承培训班,培训普及相关知识、保护行动及其策略举措。组织来自农学、天文学、民俗学等专家、学者为中小学生编写清明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知识读本,开设专题讲座,为不同学生年龄群组设计或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节气知识竞赛、专题征文、演讲比赛和时令故事摄影等。根据清明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涉及的季节更替变化,开展相关活动,让清明节等中国传统节日走进学生生活、运动、游戏和学习中。要在清明节期间,举行踏青、放风筝、咏诗抒怀、访纪念馆、祭先祖识五谷等活动,邀请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公众认知度的知名学者、文化名人,讲解清明节的传统习俗与文化内涵,倡导感恩、敬死乐生的传统美德。

(四)积极挖掘清明文化内涵

传承、弘扬清明文化,就要诠释、挖掘清明文化精神内涵。清明祭祀在寄托对已故者哀思的同时,也应传承和沿袭传统孝道文化。传承、弘扬清明文化,还要与重塑民族之魂结合起来,在追思亲人之时,还要感谢那些为了民族独立、国家繁荣发展而勇于献身的先烈。

(五)形成清明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合力

清明节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形式,应整合全社会资源,从社会各个方面发力,形成清明文化保护和传承合力。清明节保护传承工作,政府是主导,群众是主体,社区机构是组织者,学者则对其文化价值进行提炼和升华。应充分发挥清明节社会功用,在继承清明扫墓、踏青等节俗的情况下,根据时代变迁融入新节俗。要将清明节庆与乡村旅游融合,赋予其时代内涵,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文化振兴。继续加强清明文化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为清明文化传承保护实践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提供智力支持。把清明扫墓与春天旅游结合起来,除为家人扫墓外,学校、社区内的人文志士、革命先烈的纪念碑(地),也应成为清明祭奠的地方,让传统节日与现代生活方式、人际交往相适应,不断增强节庆活动的广泛性、群众性和感染力、吸引力。

(六)有针对性开展清明文化保护与传承活动

保护与传承清明文化关键在人,应更多地开发弘扬相关民俗实践活动,让清明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活在人们的生活里。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清明文化调查,记录该遗产项目的存续现状,全面搜集口头资料。通过电影、纪录片以及大型节庆活动等方式加以宣传,同时利用现代网络和媒体对清明文化进行重新塑造。此外,要组织有关机构、专家、学者开展清明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学术研究,定期与不定期举办专题学术研讨会或国际学术研讨会,交流保护经验,促进跨学科对话,出版研究成果。通过培训、学术研讨等多种方式,促进清明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为清明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七)加大清明文化的保护宣传力度

扩大清明节的社会影响,让全社会共同关注、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宣传片、视频、抖音及书刊,应详细描述清明节的内涵与意义。不定期举办清明节专题展览,并在大、中、小学及相关社区巡回展出,提升公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对清明文化重要性的认知和保护意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清明文化相关调查,运用数字技术手段对清明文化进行系统化建档和保存,构筑多元化的清明文化保护机制,使其更好融入现代生活。大力宣传,合理利用,以有效方式进行清明文化的传播,努力缩短乃至消除公众与清明文化之间的距离,提高全社会对清明文化的认知度。利用清明节气开展饮食、养生等各种活动,让清明节这一中国传统节日深深融入人们的衣食住行和生产实践之中。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确保清明文化的代际传承,最终形成守护精神家园的文化自觉。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刘祯贵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