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0 11:31:53

【 庆祝建党百年征文】刘洁‖建党百年来龙泉驿发展历程及其经验启示

作者:刘 洁 来源:中共成都市龙泉驿区委党史研究室 发布时间:2021-06-16 17:04:05 浏览次数: 【字体:

0881141cf7474ada94a18748add5157c.png

征文启事:四川省地方志办等五部门联合开展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文字和影像作品征集活动

投稿邮箱: 421551703@qq.com

截稿时间:2021年6月30日

主办单位将根据作品征集情况,组织省内相关领域专家进行集中评审,分文字作品、影像故事2类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并为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川观新闻将为本次作品征集活动作宣传推广,搭建线上主题展区,面向全省千万用户展示优秀作品。《巴蜀史志》“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刊”将择优刊发征集作品,所有获奖作品将结集公开出版;川观新闻、四川机关党建网、四川省情网、“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天府新青年”微信公众号、“四川共青团”官方微博等平台将择优宣传推广获奖作品。

特别提示:征文应为原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严禁抄袭剽窃,文责自负。同时,请勿一稿多投或投已在其他公众平台发过的文章。

d70860956d7a4932972da41ecd543fbb.jpeg

建党百年来龙泉驿发展历程及其经验启示

刘 洁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0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成都龙泉驿儿女经过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历经革命、建设与改革的艰难险阻,开创了一次又一次的事业新局面,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发展奇迹,最终实现了从一个经济落后、人民生活困难的穷困小区向全省县域经济第一、人民生活幸福的现代化美好生活品质城的华丽蜕变,取得了辉煌成就,亦积累了极其宝贵的经验,为我们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了可借鉴的启示。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龙泉驿的发展历程

(一)从苦难中奋起,在磨难中前行,龙泉驿迎来和平解放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成为近代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马列主义很快在龙泉驿的进步知识分子及有志青年中传播,为中共龙泉驿地方组织的建立打下了基础。1920年,龙泉驿区知识青年董朗为寻求救国真理,准备去法国勤工俭学,途经上海时,被上海工人阶级的火热斗争热情感动,进入上海大中华纱厂做工,并于192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龙泉驿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此投身到无产阶级斗争的行列;后参加南昌起义,成为红军创始骨干成员,中国工农红军早期高级将领,海陆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重要创建者与领导人,也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成都地区最高级别红军将领。1928年,川西特委组建龙泉驿特支,成为龙泉驿第一个中共党组织,点燃了龙泉驿革命的星星之火。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龙泉驿作为成都近郊后方基地,人民群众抗战热情高涨,积极参军上前线,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人员物资源源不断输送到前线,为支持全面抗战作出了独特贡献。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国性胜利。12月27日,龙泉驿和平解放,历史翻开崭新一页。

(二)从艰难中起步,在曲折中发展,龙泉驿积极开展社会主义建设

解放初期,今龙泉驿境内龙泉片和大面片分属简阳县和华阳县管辖。1950年初,区境内发生“三三暴动”[1],黄土、万兴等10多个乡镇相继爆发反革命暴乱,波及周边43个乡镇。在人民政府、当地驻军的英勇斗争下,到5月28日,叛乱被平息,区境内49人为新生的共和国献出了宝贵生命。

1950年6月,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全线开工,龙泉驿调派大量民工积极参与和支援成渝铁路修筑,采运枕木10749根。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全线通车,实现了四川人民近半个世纪的梦想,龙泉驿正式进入铁路时代。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1950年10月,首批200余名龙泉驿人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抗美援朝前线。1951年4月,龙泉驿成立“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支会,在人力和物资上给予抗美援朝全力支持。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龙泉驿先后有600余名志愿兵赴朝参战,100多人光荣牺牲,涌现了志愿军二级战斗英雄薛志高等一批烈士。

1953年,在土地改革和开展农业生产互助的基础上,龙泉驿积极推进“三大改造”[2],为全面实现农业合作化,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了基础。

1960年2月18日,为加快成都城市发展,四川省将简阳县的龙泉驿区与华阳县的大面、洪河、西河、青龙4个乡划入成都市,正式建立龙泉驿区,也是成都市最早成立的5个区之一。1976年,又将简阳县的洛带区划归龙泉驿区管辖。龙泉驿建区时,正是“大跃进”和自然灾害叠加时期,生产力下滑,群众温饱问题突出,发展在艰难中起步,后又经历10年“文化大革命”磨难,一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的18年时间,经济社会发展在曲折中艰难前行。

在那个艰苦年代,龙泉驿区积极开展“农业学大寨”和“备战备荒”活动,大力开展改田改土和“深挖洞广积粮”,大搞以东风渠为骨干的水利工程建设,改田改土11万余亩,修建大小水库40余座。1975年,洛带区被内江地区授予大寨式区光荣称号,1978年,山泉公社、西河公社被成都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大寨式公社。在“工业学大庆”活动中,成都无线电二厂、旭光电子管厂等一批三线企业落户龙泉驿,配套发展了一批生产生活型企业,为龙泉驿工业发展打下基础。同时,区境内积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建成双龙路、龙华路、成洛路等一批跨区公路,实现了乡乡通公路,开通了到成都的公交车和城区公交车,实现了村村通电,城区接入天然气,建成自来水厂,兴建了一批中小学,农村合作医疗深入到每个村落。1978年,全区工农业生产总值上升到1.84亿元,其中,农业占61.93%,工业占38.07%;农民人均纯收入155元,比1960年增长了2.37倍。

(三)乘改革开放东风,促经济转型升级,龙泉驿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龙泉驿区迅速掀起学习高潮,实现了工作重心转移,党政机构和社会事业恢复发展,撤销各级“革委会”,恢复各级党组织、党政机构,发展社会事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龙泉驿改革率先从农村突破,大力实施农业经营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实施分组作业联产计酬责任制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生产力大幅提升。1987年,龙泉驿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实施农业大开发,建成粮食、水果、林业等9个商品农业生产基地。3月,龙泉驿举办首届桃花会,拉开了跨越两个世纪的桃花经济大幕。5月,龙泉驿区被确立为四川省农业开发示范区,先后荣获国家级资源综合开发型三高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型示范区等多项荣誉。

随着改革不断深入,为根本改变区域贫穷落后面貌,龙泉驿区走上了“工业强区”之路。1988年,龙泉驿区委向省有关部门呈送开辟龙泉驿工业区的请示及研究报告,经省市区各级坚持不懈努力,1990年7月,成都市龙泉驿市级工业区获批成立。1991年,航空航天工业部7062基地正式进入龙泉驿工业开发区,标志着龙泉驿区进入现代工业时代,龙泉镇的城市规模随之扩大一倍,这是龙泉驿区经济发展的一次大飞跃。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龙泉驿区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深入实施“四开发一突破”[3]发展战略,积极抢抓“三线”企业搬迁改造、成都城市向东发展和东郊企业调迁的机遇,积极承接城市工业、大专院校及城市功能项目转移,大力推进企业改制改革、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业发展,经济社会出现日新月异的变化。1993年3月18日,龙泉驿市级工业区升级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995年4月6日,龙泉驿区被正式命名为“中国水蜜桃之乡”。2000年2月13日,龙泉驿区正式获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拉开龙泉驿工业现代化的时代大幕。

进入新世纪,龙泉驿坚持城乡统筹科学发展理念,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新成就。2004年,龙泉驿区按照成都市提出“三个集中”[4]发展战略要求,全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积极破解城乡二元结构。6月24日,龙泉驿区大面街道龙华村组建农民股份合作社,成为四川省首个农民股份合作社,正式拉开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序幕。2005年开始,龙泉驿区在“龙华实践”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大其效果,大力实施生态移民富民惠民工程和教育均衡发展“金凤凰”工程[5],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根本改变,山区农民一步跨千年。到2020年,全区累计近20万群众入住生态移民和拆迁安置新居,实现城市生活梦想,近万名山区小学毕业孩子入读金凤凰学校,推进全区教育均衡发展,2006年10月金凤凰工程被评为“中国十大政府创新典型”。2009年,为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龙泉驿区大力实施农村“四大基础工程”[6]。2010年12月3日,江泽民同志视察龙华实践并欣然题词“深化统筹城乡改革,巩固良好发展局面”。

2005年,龙泉驿区按照省市“一区一主业”的产业发展定位,大力推动产业由“一主四优”[7]向以汽车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5月23日,成都一汽轿车生产基地项目签约落户经开区,标志着龙泉正式步入汽车工业时代。2009年,成都经开区被四川省确定为成都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和全省两个重点培育的特色千亿产业园区之一,区内聚集了一汽大众、一汽丰田、吉利、大运等“九车七机”的项目集群,形成年产百万辆整车战略平台,汽车产业驶上高速发展的快车道。201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1.40亿元,同比增长17.4%,增速在成都市排第1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0526元,增长34.6%,综合经济实力连续10年位居全省十强区县之列。

(四)在深化中突破,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龙泉驿昂首阔步走进新时代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作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十八大以来,龙泉驿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开放合作”发展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经济,着力培育“双创”主体,积极投身“成渝经济圈”建设,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努力开创“主业突出、多元共兴”新局面。2013年开始,龙泉驿汽车产业进入冲刺关键期,连续实现汽车产业、汽车制造业、整车制造业迈上三大“千亿元”台阶,成都经开区被确立为成都市汽车产业主体功能区,区域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省首位。2015年,龙泉驿整车产量89.8万辆,汽车产业产值高达1412亿元,成功跻身全国汽车产业集群“第二方阵”。2017年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东进”战略提出后,开启“一山连两翼”的龙泉山时代。12月15日,区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深入分析龙泉驿区在新时代面临的形势任务,进一步明确新阶段区域发展“先进汽车智造区、美好生活品质城”新定位和“三步走”战略目标,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2017年10月,龙泉驿区深入落实十九大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369行动计划”[8]和社区治理“五大行动”[9],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和谐善治的有效路径。2018年12月13日,成都市成功获得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举办权,龙泉驿区被选为大运会开幕式主办地。龙泉驿区抢抓大运会赛事机遇,全面落实公园城市建设要求,大力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优化提升国际化营商环境,统筹推进办赛营城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2020年,面对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区委带领全区人民坚决打好总体防控阻击战,推动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取得地区生产总值1355.2亿元、同比增长3.9%的可喜成绩。2021年1月,区委第十一届十二次全会明确了“十四五”规划和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先进汽车智造区、美好生活品质城”的远景目标,龙泉驿走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龙泉的新征程。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龙泉驿发展的辉煌成就

10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龙泉驿区坚持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勇争一流,一幅幅宏伟蓝图变成触手可及的现实,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谱写了砥砺奋进的壮丽华章。

(一)100年砥砺奋进,区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龙泉驿经济实力、创新活力、发展潜力大幅提升,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由建区初期工农业总产值不足0.4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355.2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超过部分发达国家水平。从2013年开始到2020年,龙泉驿区经济总量连续7年位居全省县域经济首位,经济综合实力位列全国百强区第27位,成都经开区位列全国国家经开区第18位,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核心增长极。从1960年建区之初的一个经济落后的地区,到2002年首次进入全省十强县(区)行列,到2013年首次荣登全省“十强县”榜首,再到2015年以地区生产总值1002.1亿元成为全省首个经济总量过千亿的区(市)县,展现出在党的领导下一代又一代龙泉驿儿女艰苦奋斗、顽强不屈、开拓创新的精神面貌。

(二)100年砥砺奋进,区域产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龙泉驿经济产业经过不断优化升级,逐步形成以汽车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特色鲜明,成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聚集了一汽大众、一汽丰田、沃尔沃、东风神龙等整车企业11家和一汽大众发动机、博世底盘等300余个关键零部件项目,以及孔辉科技、成都中法国际汽车博览城等一批产业高端项目,构建起集原材料生产供应、整车和零部件研发制造、汽车后市场增值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到2020年底,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136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413.05亿元;搭建“菁蓉谷”“同创谷”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5家;华燕房盟、洪泰智造、东方创客等孵化载体3家,孵化面积1.5万平方米,协助“同创谷”成功获评“2019年省级众创空间A类优秀单位”,平台内在孵企业500余家;共吸引10901人通过人才落户方式落户,聚集各类人才共35万人,其中技能人才总量16万人;累计引育高层次人才140名,其中院士5人,长江学者5人,国家级人才14人,省级人才27人,“蓉漂计划”专家20名,“龙泉驿英才计划”专家人才78名。龙泉驿区连续多年被科技部评为“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

(三)100年砥砺奋进,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龙泉驿区始终坚持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发展,积极构建具有现代化生活品质的“生态圈”和“生活圈”,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区向现代工业区华丽转身。一批重大产业、基础设施、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项目建成投运,道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驿都大道、车城大道、成洛路、五洛路建成通车,地铁2号线、4号线东延线建成,在近郊区县中率先进入地铁时代;东西城市轴线、地铁13号线已开工加快建设,城市“东进”开启崭新征程;农村道路由泥泞机耕道变成了宽阔公路,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驿马河、青龙湖、天鹅湖及环城生态带等一批生态公园基本建成,城市绿道、健身步道、慢行步道、微绿地、小游园等一批生态绿地设施建成投用,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加紧建设,桃花故里、龙泉湖、青龙湖及洛带客家文化旅游区等特色旅游休闲度假区基本成形;城市管理、城市绿化、环境保护和生态植被恢复得到加强;中央绿芯乡村振兴示范区打造有序推进,全区主要河道断面水质不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保持良好。龙泉驿相继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级生态区、省级环境优美示范城。

(四)100年砥砺奋进,社会事业得到充分发展

龙泉驿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到2020年末全区普通小学39所,普通中学26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7所,新增学位1.8万个;实施“金凤凰工程”帮助8000余名山区学生享受到城镇教育资源,形成多层次、社会化、均衡化的教育体系。医疗服务质量、居民健康水平和人口素质明显提升。一医院、妇幼保健院的相继建成投用,成功创建“华西—龙泉”医联体,2020年全区医疗卫生机构达516家,累计拥有床位数5285张,医院、卫生院、社会卫生服务中心技术人员524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生1953人、卫生防疫人员301人。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居民充分就业。超过30万农民进城兴业,仅2020年就新增城镇就业1.4万人;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3%,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覆盖面达98.5%,低保标准率先实现城乡统一,人均期望寿命达78.5岁。全区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吾悦、万达、驿都汇等城市综合体相继入驻,形成一批具特色、多样化的服务业集群。顺应居民消费升级的大趋势,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幸福产业发展方兴未艾。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文化活动异彩纷呈,全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日益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正能量不断彰显。

(五)100年砥砺奋进,民生福祉大幅改善

龙泉驿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全区户籍人口数由1960年建区初期的14.1万人增长到2020年的76万人,实有人口近140万人,城镇化率达72.9%。1960年建区时,人民温饱问题尚未解决。从1978年到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21.3元增加到45962元,增长近207倍;农民人均收入从104.4元增加到30405元,增长290倍。城乡居民收入比由1978年的2.12∶1缩小为2020年的1.51∶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值居全省第一。民生福祉大幅改善,民生投入占财政收入近70%;实现城乡居民住有所居,新建安居房43万平方米,累计近20万群众入住生态移民和拆迁安置新居,2.3万名生态移民实现城市生活梦想。2017年底,龙泉驿区全面实现相对贫困村脱贫摘帽、相对贫困户精准退出。同时,坚持“四个不摘”[10],探索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回头看”“回头帮”,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六)100年砥砺奋进,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龙泉驿坚持以党的先进理论武装党员干部头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开展党的先进性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认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得到明显增强,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为全区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及政协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群众性团体桥梁和纽带作用发挥较好,城乡基层组织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依法治区力度加大,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明显提升,群众的法治意识明显增强,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持续好转,社区治理制度探索获评全国民生示范工程、入选全国创新案例。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龙泉驿发展的经验启示

100年来,龙泉驿在党的带领下,在发展和振兴龙泉驿的征途上,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绘就了一幅幅宏伟的历史画卷,取得了辉煌的历史成就,更积累了宝贵发展经验。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是保证龙泉驿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障

100年来,龙泉驿区始终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积极发挥区委的统揽作用,把全区发展中心工作和各项重要工作置于全省、全市发展规划的“一盘棋”中去谋划,创造性开展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保证龙泉驿区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推动发展的各个方面,不断以先进理论武装头脑,以时代精神激发斗志,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健全完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着力提高各级党组织把方向、谋大局、议大事、促发展的能力,积极锻造一支作风过硬、能力过硬的干部队伍,凝聚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磅礴力量,为龙泉驿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二)坚持抢抓发展机遇,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是龙泉驿在发展中赢得主动抢占先机的不二法门

100年来,龙泉驿区积极抢抓社会主义建设、建立新区、改革开放、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西部大开发、成都城市向东发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成都“东进”“中优”战略、大运会筹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顺应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大势,认真把握发展规律,始终保持发展定力,适时改革体制机制,调整发展思路,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聚集,保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先地位。实践证明,只有勇于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认清定位、顺势而为,才能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中当排头、站前列。

(三)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发展内生动力,是龙泉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100年来,龙泉驿区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发扬敢为人先、善为人先的优良作风,无论是农业经济时代的水利工程建设,还是改革开放后“四开发一突破”战略、汽车功能区建设、公园城市建设,龙泉驿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改革引领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持续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创新活力,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汇聚区域发展的强大动力,积极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逐步开启了由经济弱区向经济强区迈进、工业城市向公园城市转变、小康生活向美好生活迈进的全新征程。

(四)坚持真抓实干,不断凝聚工作合力,是龙泉驿发展永葆生机的强大动力

100年来,龙泉驿的发展史是一段艰辛困苦、玉汝于成的不凡历史,是一部奋斗史。广大干部群众坚持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团结拼搏的工作作风,广泛凝聚起齐心协力谋发展、团结实干求突破的强大正能量,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努力营造敢为人先、勇争一流的创业环境,始终肩负起“扛大梁、挑重担、作贡献”的时代责任,不断开创龙泉驿发展新局面。

(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是龙泉驿持续健康发展的力量源泉

100年来,龙泉驿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认真践行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以群众意愿为决策指南,以人民呼声为第一信号,坚持把更多公共资金投向民生领域,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让城乡群众安其居、畅其行、乐其业、授其教、医其病、养其老,充分彰显安居乐业之幸、政通人和之福,汇聚起人民群众热爱龙泉驿、建设龙泉驿的强大力量。

 

名词解释

[1]“三三暴动”:1950年初,以原国民党川北管区司令樊巨川、暂编第8军23师副师长刘苍龙为首的国民党残余分子,纠集龙泉驿乡村恶霸地主、国民党特务、袍哥头子等反动势力,趁新生政权立足未稳之际,在洛带桃花寺策划在农历三月初三集中叛乱,简称“三三暴动”。

[2]三大改造:逐步建立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四开发一突破:即工业开发、农业开发、市场开发、旅游开发,突破性发展乡镇企业。

[4]三个集中:工业向工业发展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

[5]“金凤凰”工程:指从2005年起,龙泉驿区实施的山区小学毕业生进入城区就读初中,山区小学生到乡镇中心小学读书,一切由政府埋单的教育均衡发展工程。

[6]四大基础工程:指新型村级基层治理机制建设、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土地综合整治以及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四项工作。

[7]一主四优:以汽车为主导产业,工程机械、家用电器、新型建材和食品加工为优势产业。

[8]乡村振兴“369行动计划”:指聚焦三大方向,即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深化六大改革,即生态移民综合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公共产品服务生产供给侧改革、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狠抓九大工作,即乡村规划完善、特色村镇(街区)建设、林盘聚落保护、大地景观建设、农村环境整治、农业品牌塑造、农民增收致富、农村文化发展、社区发展治理。

[9]社区治理“五大行动”:指老旧城区改造行动、背街小巷整治行动、特色街区创建行动、社区服务提升行动、平安社区创建行动。

[10]四个不摘:指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作者单位:中共成都市龙泉驿区委党史研究室)


来源: 中共成都市龙泉驿区委党史研究室
终审:谢灵慧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