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0 11:31:53

【 庆祝建党百年征文】刘志宏‖川蜀英杰赞(组章)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作者:刘志宏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7-30 09:04:55 浏览次数: 【字体:

0881141cf7474ada94a18748add5157c.png

川蜀英杰赞(组章)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刘志宏

朱 德

打开殷红的史书,一种滚烫的感情奔流不息。千锤百炼的总司令,追寻着八一军旗流光溢彩的新生,伴着历史不散的烟尘,以一种不可抗拒的苏醒和奋起,澎涨中国革命的肝胆,喂养铁锤镰刀桀骜不驯的雄风!

那百年的印痕,扬起红色的语言,承载起一个世纪的辉煌,擂响十万钢枪用热血与灵魂锻造的绝唱,擂响无产阶级用信念和执着擦亮的信仰。

柏林温暖的阳光,你有声有色地描绘着铁锤镰刀的信仰;南昌起义的风雨,你有情有意地拥抱革命的酸甜和苦辣。井冈山会师,你紧紧握住毛泽东的巨手,站在历史的潮头,挥手间烽火硝烟以眩目的辞采,竖起一座座里程碑,灿烂长征路上的箴言,铸造中国革命的神奇。

反围剿胜利、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指挥若定,气势如虹,以奔马的姿势,铸就一个跨世纪的寓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一道迅疾的烈焰,飘扬五星红旗的强劲!

总司令哟,潇洒从容的自信里,你的每一个手势都让我们激动,每一句乡音都跳动成历史的缩影。你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在华夏的天地间已永恒成一道风景!

人民的光荣”。一个亘古未有的高度,书写华夏的风情和色彩万般的日子;所有的热爱都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凝成一句格言:我是中国农民的儿子!

 

邓小平

七彩的圣光矗立在巴山蜀水的额头,以直泻万里的雄姿,捂着长江的胸膛长久回荡。一万次想象你的到来,想象你不高的身躯蕴藏的核能和伟力。

走过沧桑的岁月才发现,从出发的那一刻起,你明亮的双眸透过法兰西梧桐绿色的视线,定格在《共产党宣言》的扉页上,与我们一路同行,与共和国崛起的历程一路同行。

百色起义的狂飙中,你运筹帷幄的风度让黑暗呻吟;烽火长征路上,你智慧的风骨掮起革命的天梯,让信念的枪炮绷直真理的力度;踏进中原,你灼热的呼吸撑开大别山胜利的前奏,用正义书写辉煌的前景……

你的闪光,在三峡大坝耸起的海拔里,融入世界仰望的目光;你的坚毅,在香港澳门的额头,缀满喜悦和沉思;你的博大,踏遍每一寸灼热的土地,恪守强国富民的诺言,昂扬国歌一身淋漓的肝胆;你的睿智,灿烂每一个城镇和乡村,将新世纪的绝唱,描绘成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挥手间,春天的故事和你的微笑一道,涌动着改革开放奔小康的风采。于是,黄土岁月以眩目的辞采,竖起一座座里程碑,让大中国暖暖沐浴着每天新的阳光……

 

赵一曼

“自是中华好儿女,珠河血迹史千秋。”

时间,定格在1936年那个秋天,珠河飘洒的血雨腥风中,冷峻的面孔雕刻着“我们的女政委”的豪迈。“白山黑水”民族魂的光芒,沿着枪口黑洞的走向,让滴滴殷红的鲜血,把共产党人信念中积蓄的能量,放射成长白山满目的生机。

赵一曼,在新中国需要奉献的那一刻,站成一段长城。

反日大罢工,你组织学生抵制洋货,爱国的呼声穿过枪林弹雨的狰狞,昂起屹立在历史尘封的拱门前;踏着抗日烽火,你率领抗联战士,将不朽的信念演绎成共产党人的勇武,在珠河广袤的土地上展示独具魅力的章节。

面对审讯,一种声音托起你不屈的头颅,划过千年历史,让天地绽开一片呐喊的殷红;老虎凳辣椒水电刑……天地停止了呼吸,所有的悲壮从嘎嘎作响的昨天呼啸至今。你坚毅的身躯永远植根于厚重的故土,以神的超脱容纳春花秋实的故园和沧海桑田的祝福。

短暂的生命年华,金光灿灿,谱写出白山黑水的永生诗篇;

不朽的入党誓词,亘古永存,矗立起追求信仰的正义宣言。

风雨千年,沧桑千年。《滨江述怀》诗意里,一种精神衍生成五彩的春天,让党旗艳艳的赤红,一次又一次深刻着思想的内涵,迎来天安门礼花灿灿的一握,壮美五星红旗耸立的高度……

 

张思德

信念的列车,饱饮川蜀大地的嘱托启程;为人民服务的雄风,在中国革命的版图上,让你一手拿枪、一手握锄的英姿闪烁阳光的颜色。

夕阳回眸,长征将革命搓成长长的纤绳。张思德,毅然举起赤色的信念,用生命点燃雪山草地的散板。筹粮筹款、瓦子寨战斗、勇夺敌人的机枪……双手挽住一个历史的坐标,让一腔热血沿着两万五千里征途,铸就昂扬的民族精神。

大生产的歌声掀起冲天狂飙,共产党人的秉性融入延安的血质。延安枣园,编草鞋、喂战马、挑水烧火……安塞农场,采药防病、站岗放哨、烧木炭……张思德,一个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带着金戈铁马的烟尘,用生命照亮铁锤镰刀撑起的晴朗天空。

那个雨天的窑洞,成为岁月的伤痛。当推出战友的那一刻,你的青春定格在29岁的永恒,只有坚强的身影沿着黄土塬棱角分明的曲线,走出一路辉煌的高度。

热血与忠诚,带着窑洞春天的气息,袖住一段难忘的阶级深情;

坚强与韧性,伴着木炭温热的感动,凝结华夏儿女永远的怀念!

平凡的人生与苍天同在,任劳任怨的精神与宇宙共生。“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毛泽东洪亮的声音,至今还在九州大地回响……

 

江竹筠

怀着对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昂首远望的双眸,让醒着的坚毅挑起果敢、无畏和热血,擦亮中国革命的面颊;齐耳的短发,朴素的布衫,那永远呐喊着的光芒,毅然刺入特务的心脏,灼热刀光剑影深深的印痕。

江竹筠,“中国的丹娘”,站在川东1949年冷峻的黎明,一阵罪恶的枪声,让历史难以拧干泪水的光芒。

《挺进报》的字里行间,传送着革命胜利前的奋斗、不屈和永生;渣滓洞老虎凳辣椒水,豪迈着“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的千古铮言;一次次酷刑,在烈火中站成永生的形象,让历史领略中国女性的一种不屈,一种无与伦比的伟大!

竹签插进十指的残忍,沿着铁镣、吊索、撬杠、电刑狰狞的目光,让铁骨铮铮的肝胆,刺穿黑暗编制的尸衣;红色遗书的柔情,将爱的投入编织成一次生与死的超度,跌宕的潮音染红巴山蜀水的憧憬。

至今,自贡大山铺江家湾的田野里,江竹筠、江姐、江雪琴……那亲切的呼唤,飘洒着一个巴蜀儿女的豪迈,深深叠印在铁锤镰刀的光芒里,在瞬间便完成了一次伟大的造型,成为中国革命史上辉煌的一幕风景!

 

黄继光

横刀立马的上甘岭,展开一幅革命的长卷,让597.9高地的秋风列阵检阅志愿军的英魂;一片血火染红的记忆,依稀上苍的赐予,叙说着一个立体的魂灵壁立长空。

鸭绿江滚滚的浪涛,壮烈着春花秋月的呐喊;

五圣山血染的红星,盛开着浩气长存的魂魄。

黄继光,贫寒的出身,沿着割牧草扛长工的艰辛,昂扬向往革命的雄风;参加民兵的英勇,穿越巴蜀的时空,守卫着革命血与火灿烂的黎明;上甘岭惨烈的炮火,让英雄请求担任爆破任务的决绝,擎起一个民族远望胜利的双眸,凝铸新中国无畏的雄风。

零号主峰阵地,满天的弹雨叙述着永不瞑目的屈服。黄继光匍匐前进,在前进,毅然跃起受伤的躯体,张开生命的双臂,热血铸就的胸膛,让敌人的枪管不敢正视太阳。

满眼狂风卷去最后一滴血性,僵卧在朝鲜的红土中成为历史;英雄堵枪眼的永恒英姿,伴着生命的晨曦透穿重云,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茂盛国歌劲舞的旋律!

红星、长枪和信念,一片春风吹走岁月满目的沧桑;中江、巴蜀和中国,一座丰碑弥合着历史龟裂的心田。从此,黄继光21岁的永恒,擎起八一血染的军旗,壮实着中国革命的秉性与血质……

 

蒋  敏

地裂山崩,天宇断裂,悲怆在一瞬间让所有的声音千疮百孔。面对“5·12”黑色的磨难,沉重的残垣断壁覆盖了你远望的眼睛。

你是母亲,你知道失去母亲的痛苦;你是女儿,你懂得失去女儿的悲伤。11位亲人的魂魄在一瞬间消失,你瘦弱的肩头扛起灵魂的冲击,人性的光辉承担着痛苦的壮烈。

用泪换雨,用血祭日,相信地震会摧毁一些东西,但它必将过去。

一枚国徽,一身警服,已让英雄的眼睛无怨无悔,充满坚强的定力。

天空的伤口,沿着骨骼的断裂,生命的窒息渐渐远去。你把坚毅就刻在长江黄河的血液里,让爱的血脉覆盖家园创造奇迹。或许,时间不能挽回灾难,不能让死者醒来,但无数的情、无数的爱,已在你不轻言放弃的美丽里让中华儿女的心更紧地联在一起。

用信念温暖灾区的心田,用拼搏滋润灾民的斗志,用生命推动历史的车轮,用无私回报祖国的养育之恩!

“中国最坚强的警察!”废墟如坟,但站在废墟上用生命创造的你,仍以不灭的信念,展开飞翔的姿式,用一个庄严的敬礼,无愧于高高飘扬的国旗。

 

王 瑛

思念飘过巴山夜雨,一片立于秋霜之上的疼痛,让满山红叶朗读最精彩的片断。

黑黑的眸子,弯弯的眉毛,温婉的目光,粲然的笑容,将47载生命里侠骨柔情书写成平凡的史诗,将一生清正为民博爱的美德根植于气节之中!

廉洁的光辉,从你瘦削的肩头傲然挺立出铁锤镰刀的壮丽;

无畏的气势,让你铮铮铁骨刚直不阿的凛然正气有了依托。

查大案,无私无畏;战病魔,坚毅不屈;心中想着背二哥,让生命里爱民的情结与江河同流、与日月同辉;眼里搁着学生娃,毅然用美丽点缀无私,用大爱浇灌芳芬,一如东方的太阳,辉煌创造奋进的主题。

一生无怨无悔,在油盐柴米的诗意里,以一种爱得无私与纯粹驱散发霉的困苦,赠与五谷无穷的暖意,赠与巴山蜀水一抹温柔的亮色。

用温婉创造博大,用母爱创造历史。信仰、忠诚和意志,你血液里不朽的钙质,一页页书写着沧桑的风情和万般色彩的日子,以生命最后的燃烧诠释了一个红色灵魂远去的历程。

红叶不朽,虽死犹生。你的平凡你的高大,以永恒的传奇塑造一个个人生的雕像,浓重一部部生命的交响,发表一首首时代的乐章……


作者简介

刘志宏,中共党员,政工师,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作协会员,供职于甘肃省地矿局第二地质矿产勘查院。作品散见《中国国土资源报》《甘肃日报》《散文诗》《巴蜀史志》《青海湖》等数十家报刊杂志。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徐高芳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