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见闻故事>详细内容

【人文地理】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42):大道风景│川藏大道

作者:王怀林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7-08 15:35:08 浏览次数: 【字体:

编者按 自5月26日起,“四川省情网”及“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微信公众号、人民号、澎湃号、头条号、搜狐号、企鹅号)推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康藏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王怀林先生的《打开康巴之门——横断山腹地人文地理》,敬请关注,并欢迎在文尾“写留言”处留下您的读后感言!

大道风景

川藏大道

道孚是川西旅游环线上的又一颗明珠。 从丹巴往北,经过被前中共总书记胡耀邦誉为“天然盆景”的牦牛谷上行,过七世达赖曾在此驻浴的温泉“热水塘”和因良好生态才能产生的“红石滩”,上雅拉神山西缘,俯视八瓣莲花环绕、七世达赖驻足、九世达赖出生、康熙御赐修建的祥瑞之地“惠远寺”,来到和川藏线317国道交汇的,1978年才撤销的乾宁县城所在地、现属道孚县的八美镇了。

八美镇风光(图片来自网络)

西环线珠玉如串。作为西环线的一个重要节点八美镇,由此向东,看过鲜水河谷边独有的世界奇观―——八美变色土石林;过塔公草原,瞻仰存放有据说是文成公主留下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的塔公寺,在为九世班禅讲经兴建的木雅金塔边朝拜过美丽的雅拉神山;经过经过被誉为“摄影家的天堂”的新都桥和木雅大草原;从海拔4200多米的折多山口一直下到海拔2500米的康定城。 

八美变色土石林(作者供图)

沿317国道向西,路边不仅有大过塔公草原数倍的龙灯草原,可以经道孚、炉霍、甘孜到德格。

经新都桥向南可以到雅江、理塘、稻城、巴塘。从道孚向南可以到扎巴走婚大峡谷寻幽访胜。

新都桥之晨(游建忠 摄,图片来自网络)

走廊地区族群的南北迁徙和文化交流已如上述,那么东西方向又怎样呢?

由于和青藏高原同属一个地理带,康区和高原腹地的史前的交流就十分频繁,只不过史料记载较少罢了。而且越到后来,交流和迁徙就越加频繁,尤其以吐蕃东进和茶马古道为主要标志。

1977年,在藏东的昌都卡若发现的大型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同现今走廊地区石棺葬分布范围所发现的众多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之间存在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由此说明,这条道路被开通和利用的历史,至少可上溯到距今约4-5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甚至更早。卡若文化的这一特点,正好说明当时的昌都一带,是位于今川、滇、藏三地之间古代文明交流传播的一个重要孔道,而且是这一孔道上最重要的枢纽地区。

昌都卡若遗址(图片来自网络)

川藏线既是茶马互市的主要通道,也是过去内地进入西藏的主要通道。它西起成都,途经雅安、泸定、康定、里塘、巴塘、昌都而达拉萨。

在上世纪50年代川藏公路尚未修通之时,要穿越横断山脉的众多雪山大河,而运输工具只有乘马,赶骡,牛驮和人力的轿子、滑竿,人背肩挑等。渡河靠木船、皮船、竹筏、木桥、溜筒、溜索等,极为艰难。唐朝文成公主从青藏线进藏,路上走了两年多,清朝以后的历任驻藏大臣从川藏线进藏,一般也要走3个多月。在清代派出的135名驻藏大臣中,竟有23人因畏路途之难而借故推脱或死于路途。

为解决交通的问题,元明在民间茶马古道的基础上对道路进行了整修,设置驿站,但仅是骡马能行的羊肠小道。清代自打箭炉至日喀则止,均设置驿站。每站设有台丁役马,传递文报。凡有紧急公文者,可日行六百里,12日即可到泸定,名曰夹板文书。次则滚单文书,挨站记注收发月日时刻,限期到达。光绪后,开始设立邮政,改土归流以后,各县都已设立。

铁路方面,清末赵尔丰倡议修建川藏铁路,路线由成都经雅安至康定,西经里塘、巴塘至拉萨。本拟于川汉铁路修通之后即行修建,后因辛亥革命,军阀混战,致使搁浅。

水路方面,赵尔丰曾令人在石渠建造木筏,运载牛皮,顺雅砻江而下直到甘孜,中经五百余里,仅有一二处尚需起载,正拟炸去江中大石,利用航行,因辛亥革命起遂停。

民国成立时即开始修建川藏公路。四川都督尹昌衡率军西征,自成都修路至荥经县之虎骨坪,约长五百余里,即行终止。上世纪30年代,国民党政府开始修建从康定到成都一段。全路征用民工不下20万,疾病或跌打死者1500余人,1940年勉强通车。由于路基不固,秋冬积雪难以通行,春夏苦于山洪,难以维护,又不得不改道重修。1950年解放军进军西藏时,再次启用十几万民工,用4年时间,挖掘2900多万土石方(相当于挖一条15米宽、3米深,1300里长的运河),架起430座桥梁,修筑了3781座涵洞,翻越二郎山、折多山、雀儿山、甲皮拉山等14 座大山,横跨大渡河、澜沧江、金沙江、怒江等十多条著名大河,最终建成2416公里长的公路,中途有海拔5000米以上的大雪山14座,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急流咆哮奔腾,流沙、塌方、冰川、泥石流、等特殊地带,筑路过程死亡3000多人,平均不到一公里就有一名死者。

川藏公路(图片来自网络)

(未完待续)

往期回顾

…………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39):深藏不露雅砻江│稀世之美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怀林 ‖ 打开康巴之门(40):深藏不露雅砻江│秘境九龙(上)

【方志四川•人文地理】王怀林‖打开康巴之门(41):深藏不露雅砻江│秘境九龙(下)

作者简介

王怀林,藏名王·扎西尼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康藏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自考祖籍西部,母系源鲜卑后裔,故不安份,喜流徙,两次进藏工作而乐此不疲。曾主编或参与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四川教育卷》《可爱的四川》《香格里拉丛书》《天府英姿》《巴蜀民间节日》等书;有专著《寻找康巴——来自香格里拉故乡的报告》《西部冲击——一个援藏干部的手记》《寻找东女国――从丹巴到泸沽湖的女国文化带》《魅力甘孜》公开出版发行;发表论文、文章50余篇并有获奖。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王怀林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