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民族文化>详细内容

【民俗文化】芦山传统民风民俗‖李靖

作者:李 靖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5-03 14:55:58 浏览次数: 【字体:

芦山传统民风民俗

李 靖

芦山,从远古走来,历经青衣羌国、蜀汉烟云、唐风宋雅、明清更迭走到今天。其多彩的民风民俗,是芦山行走的“活化石”。

跩花灯

芦山“跩花灯”是四川四大花灯之一,是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不说“唱花灯”“跳花灯”而要说跩花灯呢?因为只有用“跩”字才能将芦山花灯的灵魂表现出来,“跩”字有着芦山太多的文化与元素,以及一方水土养一方百姓的内涵。所以,芦山的花灯必须“跩”起来。

芦山花灯除乐队和帮腔外,主要角色只有两个:一“丑”一“旦”,即“三花脸”和“幺妹子”,唱腔有花灯调、瞎子调、山歌调、开山调、贺灯调等,其中包括快板、慢板、数板等对白。演员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方言土语、歇后语、大实话,诙谐机趣,插科打诨,通俗易懂,具有浓厚泥土气息。演出不择场地,田间地头、堂屋院坝,江边坡地随处可演。伴唱的乐器也很简单,二胡、锣、鼓、笛、唢呐等民族乐器,是最接地气、最受老百姓欢迎的表演方式。

古傩戏

芦山古傩戏历史悠久。古时候,芦山民风彪悍,因此古傩戏还是需要借助所谓“神灵”来调解纠纷、化解矛盾。

芦山古傩戏是中国的脸谱艺术,傩戏表演与巫师的请神祭祀有关,最早起源于原始的宗教信仰,受到道教、儒教以及五斗米教的影响。巫师戴着刻有图腾的面具将自己装扮成神,一旦戴上面具,普通人就变成了“神”。面具在这里起到了人向神的转化作用,是行巫术时必不可少的道具。芦山古傩戏行为动作极为夸张,极具故事性、趣味性和神秘性。

唱山歌

依山傍水的芦山怎少得了山歌的映衬呢?受到茶马古道中的背夫调与本土“柳连柳”小调影响,劳动者在乏味的农业劳动中,站在各处山头上以打歌为趣,消困解乏、交流感情、打情骂俏,甚至设擂台比赛。它用本地特有的民歌曲谱,任意填词,再用粗犷、原始的嗓门唱出来。古往今来,芦山山歌口口留香、代代相传。至今,芦山男女老幼人人都会唱上几句,悠悠悦耳的山歌时不时在山间回荡。

七里夺标

“七里夺标”原为三月三“抢秧标”。清代,芦山举人竹全仁曾经赞曰:“秧标插处烛荧荧,谁把冬傩变踏青。岂为蟠桃成戏局,实因祈谷闹山坷。八门排起六花阵,一鼓齐轰七里亭。边地舆情多好古,千年百室应盈宁。”旧时,芦山百姓于每年农历三月三举行一年一度的祈祷丰年盛会。亭前插秧标(用青竹竿插于地。古时,竹是人们喜爱和崇拜的对象,巫觋祀神常用到竹。夺标中夺竹竿,蕴含祈祷丰收之意),形成八卦六十四门阵势。全场灯烛辉煌,主持傩祭的庆坛师(端公)挥舞法器作法祭祀,祈祷当年丰收。然后擂鼓呐喊,人们竞相跑去争抢排阵竹竿,以得竿多少卜当年运气。先到夺得者和夺得多者为胜。会期人山人海,热闹非常。芦山这一古老的祭祀活动,当时在芦山别具一格,颇有特色。

进入21世纪,芦山县提出文旅兴县战略方针,将“抢秧标”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与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等相结合,推出“油菜花开·七里夺标”民俗节暨根雕艺术节,在每年三月油菜花开时举行。于是,在三月三这一天十里八乡的人们都集聚在一起进行“七里夺标”民俗活动,由此有了芦山“油菜花开七米多高”这个梗,这一民俗活动也成为芦山传统民俗文化的盛会。

打花杆

“打花杆”是芦山盛行的一种群体舞蹈形式。因节奏欢快、简单易学,无论是婚嫁、节日、寿诞还是开会庆典,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打花杆”舞具是一根4尺余长的竹竿,杆身着彩,两端嵌入铜钱之类的东西,表演者手舞彩杆,掏花踢碰发出“呛呛铃铃 ”之声响,动作轻盈优美,节奏明快活泼,让人赏心悦目。芦山“打花杆 ”群众基础极其深厚,鼎盛时期几乎到了家家有、人人都能打的地步。

踩高脚

“踩高脚”,又叫跩高脚,是芦山流传千年的民俗活动,相传也是青羌文化的历史和起源之一。在芦山的文化传统中,正月十五踩高脚是很重要的一个活动,寓意新的一年高瞻远瞩,所以群众基础非常广泛。踩高脚时,人们踩在高高的木杆上,身体随之升高,因此也有步步升高之意。

芦山“踩高脚”最独特之处是结合了跩花灯元素,“踩高脚”的手眼身法步法都传承了跩花灯的精髓——诙谐、幽默、活泼、逗趣,是芦山民众最喜闻乐见的民俗活动之一。

翻舞台

“翻舞台”与福建、广东一带的采青活动类似。每年春节时,村上的大户人家为讨喜庆,出钱为翻舞台设置相当可观的“彩头”。“翻舞台”的场地与道具很简单,只需在宽敞的晒坝中央放一张八仙桌或几张八仙桌叠摞作为“舞台”,用晒垫卷成筒竖立在八仙桌上,晒垫上放竹斗筐,“彩头”就放在斗筐之中。

“翻舞台”必须是身怀绝技、体轻如燕之人。他们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在“舞台”闪展腾挪,上蹿下跳着实好看。要争得“彩头”,除了身手了得,还必须胆大心细。不然,一个不小心就会从“舞台”跌落,轻则鼻青脸肿,重则手脚折断殃及性命。最终,“翻舞台”成功之人抢得“彩头”,村民们会像抬英雄一样抬着他在村上巡游。岁月更迭,“翻舞台”因危险性高而消失在历史的晨风中。

舞龙灯

“舞龙灯”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民俗活动。舞龙灯的龙一般是两条,龙身通常安置在当地的青龙寺庙中,舞龙之日,以旌旗、锣鼓、号角为前导,将龙身从庙中请出来,接上龙头龙尾,举行点睛仪式。龙身用竹扎成圆龙状,节节相连,外面覆罩画有龙鳞的巨幅红布,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掌竿,首尾相距约莫有十数来丈长。龙前由一人持竿领前,竿顶竖一巨球舞龙灯,寓意“二龙戏珠”。舞时,巨球前后左右四周摇摆,二龙首作抢球状,引起龙身上下翻飞、灵动游走。

舞龙灯是个大节日,舞到任何一处都会受到招待。舞龙的队伍有时一天可吃五六次酒宴,还会收到数量不等的红包,这叫“龙换酒”。等到舞龙完毕,就将首尾烧掉,龙身送回庙内。

芦山现在舞龙不仅仅限于春节,每逢大型庆典活动都有舞龙队伍参加,“舞龙灯”俨然成为芦山保留传承最好的一个传统民俗活动。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李 靖

供稿:雅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芦山县地方志编纂中心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