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大运会闭幕式“复活”的这个表演,汉朝就在成都流行……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8-11 17:08:29 浏览次数: 【字体:

8月8日晚,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落下帷幕。闭幕式上,东汉时期的说唱俑在舞台上“复活”与流行女团歌者来了一场梦幻联动的古今合唱,令无数观众十分惊喜。

带着活泼开朗的笑容,肢体动作灵活而生动,呈现丰富的造型和各异的姿势……说起四川出土的汉代陶俑,大多数人应该都不陌生。

图源:成都发布

俑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用以取代活人殉葬的古老传统,到了秦汉时代,俑的使用逐渐多了起来。汉武帝之后,随着“视死如生”观念兴起,俑成为最能全面展现死者生前生活场景的一个重要方式,汉俑数量由此增加。

不仅如此,汉俑的题材涉及面较前朝也更广,内容更为丰富:

不仅有表现汉代田间耕作、收获、渔猎等的背童劳作俑、射箭俑等;也有表现家庭日常生活和劳作的捧案俑、妇人乳婴俑、牵马俑、驾驭俑等;还有表现宴会场景的抚琴(瑟)俑击鼓俑、俳优俑(或称说唱俑)、歌唱俑等;更有手执鸟雀、拨浪鼓等玩具的童俑……

这些陶俑从车马出行到侍卫家奴、从庖厨宴饮到歌舞百戏,构建了汉代社会的众生百态。

东汉陶说唱俑(上) 东汉陶持扇俑(下) 图源:四川博物院

因此,作为随葬品的俑,不仅是丧葬制度和丧葬礼仪的重要体现,也直观地揭示了当时人们饮食、交游、衣着、居住等生活场景。

要说汉俑中的“顶流”,那就不得不提1957年出土于四川成都天回山崖墓,现收藏于国家博物馆的击鼓说唱俑。

击鼓说唱俑(图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现藏于国家博物馆的击鼓说唱俑高56厘米,头上戴帻,两肩高耸,着裤赤足,左臂环抱一扁鼓,右手举槌欲击,张口嘻笑,神态诙谐,动作夸张,活现一俳优正在说唱的形象。

在四川的东汉墓中先后出土多件类似形象的击鼓说唱俑,包括乐山、遂宁等地。这些陶俑的高度通常在50厘米以上,具有袒裸上身、左臂佩镯、着裤跣足、一手执桴一手抱扁鼓、或坐或立、神态诙谑等造型特征。

这些说唱俑往往身材矮胖,表情生动活泼,雕塑线条简练,技法娴熟,极富浓郁民间气息和地方风貌,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之瑰宝。

为什么四川地区出土了许多类似的击鼓说唱俑?这与当时蜀地流行的俳优说唱表演密不可分。

两汉时期,上至皇室贵胄,下至平民百姓,都十分喜爱说唱表演。而从事说唱表演者常由身材矮胖、相貌滑稽的侏儒充任,他们就被称为“俳优”。

俳优与“排忧”同音,汉代俳优大致以调谑、滑稽、讽刺的表演为主,以此来博得主人和观赏者的笑颜。他们往往随侍主人左右,做即兴表演,表演时一般边击鼓边歌唱。

当时的皇室贵族、豪富高官蓄养俳优之风甚盛。史书记载,汉武帝时“俳优侏儒之笑,不乏于前”,丞相田蚡“爱倡优巧匠之属”。

“如果把四川汉代陶俑统一起来看,他们大多都是面带笑容的。”四川博物院副院长谢志成曾在《如果国宝会说话——国宝守望者说》节目中这样提到。这些汉代陶俑的笑容,于眉梢眼角,熠熠生辉,传承着永不放弃的积极态度。

微笑是全世界共同的语言,虽然这场青春的欢聚已落下帷幕,但成都人的笑容里却藏着对世界的祝福,更藏着天府人怡人怡己、“乐莫大焉”的快乐。

陶俳优俑(图源:成都博物馆官网)

(参考资料:《成都寻古录:从文物读成都》)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