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易旭东 ‖ 崇州:成都“后花园”历史文化内涵(下)

作者:易旭东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6-02 15:19:49 浏览次数: 【字体:

 编者按 5月31日至6月2日,“四川省情网”及“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微信公众号、人民号、澎湃号、头条号、搜狐号、企鹅号)分3期推出知名纪实作家、非学院派天府文化学者、北宋人物史研究学者易旭东先生 2020年5月16日在崇州“三城论坛”(爱情之城、创造之城、美酒之城)上的演讲《崇州:成都“后花园”历史文化内涵》,欢迎关注并在文尾留下您的阅读感言。

崇州:成都“后花园”历史文化内涵(下)

易旭东

2020年5月16日,崇州“三城论坛(爱情之城、创造之城、美酒之城)发起人易旭东就崇州历史和地理符号中关于“爱情、创造、美酒”等元素进行全新的诠释(图片来源:崇州“三城论坛”)

美酒之城

大量生产粮食,确保国富民强。

密不可分。农业经济的发达与酿酒业的兴盛。

百姓食不果腹,哪有余粮能用来酿酒?

成都平原酿造酒历史悠久。

在“农耕女神”时期,古蜀州人就接触到酒。

意外偶然。把采集到的果子,放在一个木制容器,或皮革容器中,果实互相挤压产生果汁,果汁会吸收葡萄等植物上的酵母菌发酵,温度合适,就变成含有酒精的酒,尽管度数较低。

古蜀州人尝到美味后,会觉精神愉悦,喝多还会产生精神幻觉,羽化升天。之后,发现容器中的果汁,不需要用火加热,自己都会升高温度,还会咕嘟嘟地冒泡。一种神秘的力量。

继而,用剩余的粮食来作酴酒。

古蜀国“第一夫人”朱利,酿出“务农酒”。

金沙人超过古蜀州人,比三星堆人更聪明,不会“饱暖思淫欲”,而是大量生产粮食。五谷丰登,粮食多,就酿酒。在三星堆遗址,发现了大量的酒器,酒器包括酿酒器具、饮酒器具两大类。品种繁多,埋藏集中,令人叹为观止。

三星堆出土的酒器(图片来自网络)

酿酒技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金沙城也有大量的酒器、造酒作坊。

一些颈高、口直的铜尊,罐口便于密封,为发酵创造厌氧的条件。底部小而平,便于埋在灶坑边热灰中保温。《华阳国志》记载:“九世有开明帝,始立宗庙,以酒曰醴。”

“醴”,即为酒。

 “庶民以为欢,君子以为礼”。

前256年左右,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大禹、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都江堰,“把岷江搬到成都”,纵贯150公里。在成都城优美、潇洒地绕一圈,又在下游归入岷江。润泽千万人。

李冰父子塑像(图片来自网络)

“上善若水”,天人造府。“天”与“人”共同创造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达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风水上乘”的境界,筑造“超稳态”巴适、安逸的“天府成都”。

 “天府之国”富甲天下。“沃野千里,土壤膏腴,果实所生,无谷而饱。女工之业,覆衣天下,又有鱼盐铜银之利……”粮食丰产,为崇州酿酒业的兴盛、发展提供了优良条件。

 “江原县,(蜀)郡西,渡大江,滨文井江……小亭,有好稻田……”在《华阳国志》里,东晋时期的崇州人常璩,描述川西平原的水旱从人、沃野稻香。“小亭”,现在的隆兴镇。

《华阳国志》(图片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酿酒的原料、水性、土质和气候条件,得天独厚。

司马相如到邛崃琴挑卓文君前,先在崇州喝碗4500年前古蜀国母“非遗”下来的酒,以润文采;杜甫寻友观景,也爱来崇州喝酒提神。连徐霞客探访长江源头,也在崇州搜寻线索,捎带一壶酒壮行,再踏上行程。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天府之国的味之源、酒之头。

从“农耕女神”朱利的“务农酒”,到“慧妃”花蕊夫人徐惠消暑的“无汗酒”,再到“贵妃”杨玉环的“琵琶酒”,“起来携素手”,遥望星月当空,进入广阔的天地之境。

相知相爱。美人多娇,国主怜爱。

天空不变的宁静,映衬出生死之间的欢愉和易逝。

花蕊夫人徐惠,中国古代最具真性情的皇后。

蜀州青城人(古江原境),家住古渡街徐家大院(古青城县城)。

今都江堰市石羊镇金羊村。

集才高八斗、倾国之貌于一身的女人。历史上,再也没有一个美人,比得上的绝世独立,再也没有一个美人,比得上的才貌双全;先后有两位个君王倾心于她,一个是天府蜀国君主孟昶,一个是黄袍加身文韬武略的宋太祖,还有一个帝王对她思念如骨髓。

漂亮惹人羡慕,更美丽的是纯粹的灵魂。

秉性的高贵与矜持,不可能屈服于强力。

香消玉殒。她,婷袅地从脂粉堆里走来,才高貌美,文学的反抗、艺术的复仇方式,更能击痛自以为是的胜利者,也是处于下风者的唯一方式与最后的短剑,带着凄美的故事神秘归去。

诗被传诵,故事被反复猜测、演绎。

在成都,甚至,成了送子娘娘、芙蓉花神。

花蕊夫人创造的美食,历经千年,如今仍是成都平原著名的腌腊制品和风味小吃。

以别于杜甫的“大杜”,人称“小杜”的杜牧,将飞马传送荔枝的故事用《过华清宫》一诗“纪实”,“一骑红尘妃子笑”,在传送荔枝之时,也带上了“贵妃”家乡的“琵琶酒”。

“酒文化”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从古蜀国母孕育的“务农酒”起,到唐宋以来的“藏酒传统”,成都平原唱蜀歌,闹蜀嫁,藏蜀酒,成为习俗。

晚唐词人李珣,在《南乡子》一词中,描述普通居民家家藏酒。    

兰桡举,水文开,竞携藤笼采莲来。回塘深处遥相见,邀同宴,渌酒一卮红上面。

云带雨,浪迎风,钓翁回棹碧湾中。春酒香熟鲈鱼美,谁同醉?缆却扁舟篷底睡。

山果熟,水花香,家家风景有池塘。木兰舟上珠帘卷,歌声远,椰子酒倾鹦鹉盏。

新月上,远烟开,惯随潮水采珠来。棹穿花过归溪口,酤春酒,小艇缆牵垂岸柳。

藏酒,出生在眉山苏轼的“不时之需”。

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后赤壁赋》的佳句。苏轼的妻子、青神美女王闰之,创造了成语“不时之需”,正好描述藏酒的意义。成都平原家家有藏酒的爱好,成全了苏轼绝世佳作《后赤壁赋》。

苏轼《后赤壁赋》

 崇州至今,还在盛产美酒,流行藏酒、种酒。

悠久酒文化。在古韵的情趣里,在蒹葭苍苍的城池,与晓风残月,与山水人文,与丝丝细雨,共饮一杯老酒,拥抱最好的锦绣年华,人间的快乐,悠然入怀……

2020年5月16日,崇州“三城论坛(爱情之城、创造之城、美酒之城)”在崇州市川酒文博馆举行。图为与会人员合影(图片来源:西财智库SWUFEINSTITUTION)

(全文完)

作者简介

 易旭东,知名纪实作家,非学院派天府文化学者,北宋人物史研究学者。在国内外报刊发表纪实作品400余万字 ,近50篇作品获各种奖项。

前期回顾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易旭东 ‖ 崇州:成都“后花园”历史文化内涵(上)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易旭东 ‖ 崇州:成都“后花园”历史文化内涵(中)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易旭东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