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杨泽民 ‖ 盐亭“光禄坂诗”石碑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10-24 21:30:04 浏览次数: 【字体:

时代:

质地:

尺寸:碑长75厘米、宽48.5厘米、厚6.5厘米,重54.02千克

来源:1984年盐亭县黄甸镇南山村出土

收藏:原收藏于盐亭县博物馆,现代管于绵阳市博物馆

盐亭“光禄坂诗”石碑

杨泽民

1984年,四川省盐亭县黄甸镇南山村在修建道路时,无意挖出一块宋代石碑,两面皆刻有文字。一面横刻文字92个,为北宋著名书法家薛绍彭(字道祖,号翠微居士)于崇宁元年(1102)闰六月二十五日,再按盐亭,经光禄坂,留题的《光禄坂诗》,石碑文字由时任盐亭县令程縯、县尉何览合刻,这是该石碑第一次刻立。另一面文字408个,为大观二年(1108年)九月十七日本邑唐世荣施舍土地给当地寺庙普明院的契约,利用了此碑未刻字的一面,刻上契约,重新竖立。该碑出土后,因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盐亭县文物管理部门立即将其收回保存,经专家鉴定为二级文物,现代管于绵阳市博物馆。

《光禄坂诗》全诗为:

光禄坂高盐亭东,潼江直下如弯弓。

山长水远快望眼,少陵过后名不空。

当时江山意不在,草动怕贼悲途穷。

客行益远心益泰,即今何羡开元中?

该诗为北宋著名书法家、诗人薛道祖在盐亭光禄坂缅怀诗圣杜甫所写。

唐代“安史之乱”时期,诗圣杜甫举家迁入四川,宝应、广德年间流寓梓州(今四川三台县),在此期间曾在盐亭县留诗两首。一为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春,诗圣杜甫自梓州至盐亭,作《行次盐亭县聊题四韵奉简严遂州蓬州两使君咨》,诗曰:

马首见盐亭,高山拥县青。

云溪花淡淡,春郭水泠泠。

全蜀多名士,严家聚德星。

长歌意无极,好为老夫听。

二是广德元年(763)秋末,杜甫独自一人,经盐亭前往阆中悼念死在那里的老友房琯。初冬,他接到女儿病重的家信,于是急匆匆地从阆中返回梓州。当他路经盐亭光禄坂时,抚今思昔,感慨万千,写下《光禄坂行》,诗曰:

山行落日下绝壁,西望千山万山赤。

树枝有鸟乱鸣时,暝色无人独归客。

马惊不忧深谷坠,草动只怕长弓射。

安得更似开元中,道路即今多拥隔。

从诗中能体会到杜甫对国富民安、道不拾遗的“开元盛世” 的怀念,对如今匪患出没、国难民殇的乱世的感慨。这首《光禄坂行》也被后世评说为杜诗伤今思昔的名篇。

此外,在《全宋诗·程公许》卷中载《盐亭登高山庙》诗一首,同样为怀念杜甫之作,诗曰:“晓驰光禄坂,暑憩盐亭县。嵯峨山叠云,窈窕江横练。 长怜少陵叟,浪走天涯篇。耿然臧国心,甘作忍饥面。 世难今略平,军行余后殿。凭高慨往哲,欲去有余恋。” 程公许,字季与,嘉定四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

盐亭“光禄坂诗”石碑与诗史相证,也证明了唐宋时期由成都府、潼川府途经盐亭光禄山至阆中、巴州(四川巴中)、果州(四川南充)的重要出川官道史实,具有十分重要历史价值。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史志绵阳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