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散文】红薯粉条‖许政

作者:许 政(射洪中学高级教师,省级名师,陈子昂文学社会员)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8-07 20:40:05 浏览次数: 【字体:

红薯粉条

许 政

一、红薯记忆

我对红薯的记忆是从儿时记事时起的。我们这里盛产红薯,俗名红苕。吃饭时按人大小分六个到三个一碗,祖母碗里往往最少。祖父和父亲最多,母亲次之,他们是主要劳动力,吃了好有力气干活。而我们又因年幼要长身体,所以比祖母碗里多。

当时是正月过完年就下种。农历四月底或五月初就要刨好苕厢,等待一下雨就会忙着剪苕藤往地里栽。然后就是田间管理,翻和灌了。到了农历八月,就有早红薯尝新,那些厢上长裂口的地方,一掏就有大个的红苕。所以说:“红苕不嫌嫩,八月初一尝一顿”。十冬月就要从地里尽快挖起来,挨家挨户都赶紧把红苕藏入地窖里去,吃时就捡出来。大人告诉我们:“红苕半年粮哟”。

二、红薯加工

如果有几根一连窝的,就悄悄挑回家里在屋梁上挂起来,等风吹蔫了就来蒸煮起,味道格外甜、格外鲜美,大家也格外喜欢。那些有锄口的,就先洗尽切成条晒干,叫“苕干”,用缸或油膜口袋装好,待来年正二三月青黄不接时加入饭中。还有红苕磨的凉粉,乌黑黑的,带有回甜味,比其他凉粉更受人喜欢。这在当时恐怕叫最初的加工吧。

三、初识粉条

少年读书放假时,常到外婆家玩。她们队上的人比较有经济头脑,几个堂舅会做红苕粉条。我常常一觉醒来就爬到山顶保管室去,看他们做粉条。

他们七八个人各施其职,选淘削切为第一步,推磨滤澄为第二步,搅捶漏煮为第三步,捞晒收装为第四步。我有时会被叫去帮忙抱柴烧火。一旦有“粉疙瘩”或“粉鱼儿”,他们煮熟了就会捞出来给我吃。那真是一种享受!

四、苕粉名肴

后来进入大学学习,食堂有一道菜叫“莲白粉条”,因为家乡产它,加上家境等原因,常常是我的美餐。

参加工作后入餐厅,常有“凉拌粉条”“蚂蚁爬树”“烂肉粉条”等,它们现都成了知名川菜中的一员了。特别是乡厨子们的凉拌粉条,用熟豆芽、婉豆尖、红苕尖等时鲜蔬菜、海带丝等拌入,加调料、红油,更成了绝味!多年来,城内金源商场深巷中有一家酸辣粉店,专卖红薯粉条做的酸辣粉,生意火爆得很,并且远近闻名。特别是隆冬或酷暑时吃上一碗,那才叫劲爽!更不消说春秋两季,气候宜人时节那种热闹场面了,简直叫爽爆!

这应该算是精加工的杰作了!

五、苕的精魂

随着时代进步,科技发展,红苕被勤劳精明的人们进一步推广演进。常在大型超市和干杂果店,看到红苕芡粉,价格比其他都高,单就薯干小食品一类就有红薯干、白薯片、紫薯条等,苕粉还加工成粗细粉丝、粉条、粉皮等,不一而足。在火锅、汤锅店里,苕粉更是倍受百性喜爱!这些红苕的精化,虽已见不到它们纺锤的外形,却能见其宜人可口的精魂!

六、苕粉致富

2021年,儿子单位脱贫帮扶,组织以购代扶活动。他买回两盒“蜀香门弟”——潼射“手工粉条”,是“潼味红苕粉条专业合作社”产的,据说他们合作社在乡村振兴局和镇党委、政府支持下,带领当地百姓发挥传统产业优势,借助信息化平台,走特色产业路子,勤劳致富增收,幸福满满,影响很广。我们品尝后果然是好货,于是不断介绍给朋友,大家也很认可,纷纷点赞!

过了不久,好友又送另一个地方叫“射洪市义和家庭农场”生产的5斤装“杜氏手工粉条”一袋。袋内粉条那形态均匀、色泽纯净的外观,就让人生津垂涎。夫人小炒一份,味道爽歪歪!

七、突想代言

今年春节前,看着“遂宁鲜”公益宣传活动,忽然想起为家乡特产做点什么?于是就想给省外的六七位好友送点特产。最后决定下来,连同大学恩师、省外好友,一家一大盒“红薯粉条”,让它们快递出我们的新春祝福,让长长短短的粉条成为千丝万缕连绵不断的思念,也为“遂宁”为家乡代个言!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许 政(射洪中学高级教师,省级名师,陈子昂文学社会员)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