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高考特辑】恢复高考——开启改变命运的大门

来源:共青团中央 发布时间:2023-06-08 14:51:15 浏览次数: 【字体:

恢复高考

开启改变命运的大门

“凡是符合招生条件的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均可自愿报名。”

他们,年龄不同,身份不同,但是目标相同:参加这场因“文化大革命”而被迫中断了11年的考试,学习更多的知识,追回被耽误的青春。

1977年8月,中共十一大在北京召开,重申在20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期党的根本任务。

1977年10月,在邓小平的积极推动下,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这是文革后由原教育部提出、国务院批转的第一份通过文化考试录取新生的文件,一时间相关的自学丛书被抢购一空,高考热潮波及全国。在国家历经劫难后进入欣欣向荣的时期,他们以最大的热情奔向科学文化的春天。

1977年12月,570万考生步入了高考的考场,择优录取了27.3万人,录取比率4.79%。同时,在此激励之下,成千上万的人重新拿起书本,加入到求学大军中去。半年之后,1978年夏季高考,610万人报考,录取40.2万人。1977年1978年两次总计1180余万人的招考,创下了中国乃至世界考试史上的纪录。

饱受知识断层和精神困惑的这一批青年学生,经历了百里挑一的选拔,步入大学后格外刻苦。

1977年考入武汉水运工程学院的李怀中在文章中回忆:

“每天清晨四、五点钟,就有人蹲在宿舍走廊昏黄的灯光下背诵英语单词了;六点左右,偌大的操场已满是捧读英语的同学……”

“白天上课时间,除了教学楼里有动静,整个余家头校区鸦雀无声,可以明显感觉到,此刻没有一个是闲人;晚餐后图书馆里一位难求,不到关门前最后一刻,好不容易占到座位的书虫是不会离开的⋯⋯”

恢复高考也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价值观和社会风尚重新在社会上形成。当校园内学子们如饥似渴的求学时,校园外同样掀起了读书热。

来自上海的摄影家薛宝其用镜头记录下70年代末80年代初青年人用功读书的一个个瞬间。

照片里的男主人顾振昌作为“老三届”高中生有机会继续接受教育,尽管那时已经结婚生子,却非常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

老爷叔聚集的茶馆,却因为一位翻译家常客而吸引了许多想要学英文的女护士慕名而来,上演了一出“茶馆新风”。

1979年3月,卢湾区淮海路新华书店,为了适应“四化”建设,特开设科技书店门市部,每天等开门的青年学子众多......

77级大学生这一代,正处于民族崛起精神上扬的阶段,他们一直都觉得振兴中华是自己的使命。

1981年3月20日晚,是北京大学77级校园时光中最难忘的一夜,那晚,中国男排先输两局,再扳回三局,最终赢了韩国男排,获得当年世界杯排球赛的入场券。校园内一片沸腾,有学生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大家齐声响应。正是这个口号把学生们凝聚在了一起。

1981年6月,党的第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全国高校党政领导普遍把引导学生学习会议决议当作这一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内容。通过学习,广大青年学生提高了思想认识,从1978年到1981年,仅北京66所高校就有1890名大学生入党。1983年8月,在全国学联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乌兰夫代表中共中央号召青年学生要有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建国之才、效国之行,得到了青年学生的拥护和响应。

1980年夏到1982年夏,1977年考录的27万本专科大学生和40万78级大学生陆续毕业,成为改革开放后所选拔、培养的第一批优秀人才,为求才若渴的中国社会注入了一批新生力量。这一批优秀人才,也成为中国接下来四十年发展中,各行业的中流砥柱。

恢复高考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声,也是全面拨乱反正的突破口。40多年后的今天,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50%,走过精英化、大众化,从而进入普及化新阶段。

一个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不仅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提供了坚实支撑,也在日益开放交流中,让中国不断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成为民族复兴伟业的强大基石。

来源:共青团中央

来源: 共青团中央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