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春节特辑】有头有尾乡下年‖王生伟

作者:王生伟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2-09 16:30:02 浏览次数: 【字体:

有头有尾乡下年

王生伟

乡下过年,从旧年除夕到新年正月十四。这么长的时间,当然不是天天闲耍。农村人以耕种为本,天天啥事不做心里慌,农事季节也不等人,闲不下来。因此,过年期间,闲中有忙,劳逸结合,年才过得快乐而踏实。

农村过年,一头一尾即除夕与十四是两个重头。除夕一般在腊月三十,因此又叫三十夜(当然,也有没有三十的年份),于是就有了“三十夜的头,十四夜的尾”和“三十夜的火,十四夜的灯”的说法。

三十夜的头,有两层意思,一指过年从这天开始(开头)之意,一指这天要吃猪头肉。这天,家家贴上了红春联,挂起了红灯笼。灯光透过灯箱纸,发出红红的温暖的光,过年的意味和氛围一下就弥漫开了。中午吃团圆饭(也叫团年饭),猪头肉是压轴大菜。把半个猪头在火上烧燎并用烧红的火钳除尽猪头七窍中的毛,炖得耙软之后切成大片,加以葱姜蒜末麻椒辣椒等调料,伴以米豆腐或血巴爆炒,浓香袭人,质实肉厚,肥而不腻,实是一道爽口爽心的美味,令人大呼好吃。

三十夜的火,是指这天要烤大火。家家户户把平日里积攒下的疙瘩柴,放进堂屋的大火塘燃起来。有些疙瘩两三百斤重,像是庞然大物,需要两三个人搬弄。除夕这天烤不完,接下几天接着烤,或者每天续着小烤直到正月十四烤完(据说除夕这天烤的疙瘩柴越大,新年养的猪就越肥大)。到了夜晚,吃过年夜饭开始守岁,一家老小以及邻居们围着大火塘烤火聊天、下棋玩牌。后来有了电视,就一边烤火一边看春晚节目,以农村人特有的简单而隆重的方式,在一分一秒中辞别旧岁、迎接新年的到来。三十这天,春联是红红的,灯笼是红红的,火塘是红红的,预示着新年日子红红火火。

正月初一至初三,忙了一年的人们完全放松下来,穿新衣、吃好饭、串门户、游山水、放风筝、走亲戚以及学自行车、观龙灯狮舞,欢欢喜喜,热热闹闹。初三一过,大家又闲不住了。山下坝里的人开始背干粪挖窝子点洋芋,山上的人开始砍山锯树排耳棒;也有些人家趁着女儿女婿回家拜年多了帮手,修葺房屋或修建圈舍,忙得不可开交。这一忙就停不下来了,忙碌中似乎年已经过完了。然而,初七这天大家却记得清楚,因为这天是“人过年”,再忙的人家也得放一天假过一天年,至少也要耍半天。初七一过,又忙碌起来。

几天过后,不知不觉就到了正月十四。农村很少有过十五的,虽然大家知道这天叫元宵节。在农村人的观念里,元宵节是“洋节”,是城里人、单位上人和文化人的节日,和他们没多大关系。十四才是乡下人的年节,是大节,如同三十除夕一样重要而不可或缺。在乡下,十四是过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十四夜的尾”的含义,因而隆重而有仪式感。这天火塘里的火要继续烤起,因节电节油以及年将过完的心理暗示而熄灭几天的灯笼要重新亮起,让人淡忘后又一下清醒过来“还在过年中”,这又是“十四夜的灯”的含义。既然是最后一天过年,就要吃猪尾巴。猪尾巴成了又一道令人大快朵颐的特色美味,寓意从除夕到十四“有头有尾”的完满收尾。

十四过了年就过完了,但十五这天还有过年的最后一个议程,那就是龙灯、狮舞等杂耍当晚耍完最后一回,然后将初二开始一路伴行的灯笼灯盏熄灭,一应道具焚尽,这叫倒灯。这寓意是,让龙狮沉睡一年,养精蓄锐之后,明年又来一个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龙腾虎跃的欢乐年!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王生伟(四川省青川县人,供职于青川县委党校。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在《人民日报》《四川日报》《四川农村日报》《华西都市报》《文摘周报》《广元日报》《广元晚报》《共产党人》《四川党的建设》《党建》《党课》《四川教育》等报刊及网络媒体发表文学作品80余篇20余万字。作品多次在各级大赛中获奖)

供稿:青川县地方志编纂中心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