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春节特辑】今天,我们怎么过春节‖蒋德均

作者:蒋德均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2-09 16:42:56 浏览次数: 【字体:

今天,我们怎么过春节?

蒋德均

今天,有人感叹节日包括春节的年味都淡了,我们还有必要过节吗?今天,我们怎么过节呢?传统节日对现代社会有何价值?我们从传统节日里又将获得什么?如何获得?如何传承传统节日或怎样实现传统节日的现代转换或重构?如此等等,都需我们进行思考并作出回答。可以说,这是一个现实又重大的问题,既是一个民族性又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常识性又复杂化的问题。

节日一般分为自然物候节日和社会人文节日两大类。前者基于自然,是人类对自然认知与把握的结果,比如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这是中华民族先民对自然天文的伟大发现,指导了我国几千年的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因此,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明显的农业特色,如四时八节,就是根据农业的生产节奏安排的。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年”,它的原始意义就是农作物的成熟丰收。比如古代说到某年丰收了,就说这年“有年”了。华夏民族的主要发源地黄河、长江流域是传统的农业区域,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先民的信仰大多与农业有关。信仰是人们对自然的认识的反映,人们一方面适应自然,一方面又利用自然为自己服务,对自然的适应与利用就构成了传统信仰的基础。比如,在古代早就形成了二十四节气这样的标志农业生活的时间体系,节日就在这上面发生。当然这个体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今天,二十四节气作为节日的功能比较弱化了,但作为自然物候的作用仍在发挥。

我们知道,任何节日的起源、演变与形成都与人们的生存与生活息息相关。换句话说,也就是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无论是人类早期的图腾崇拜、神灵崇拜,还是后来的权威崇拜与偶像崇拜。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就是过节,过节就是生活,或者说过节是我们生存与生活的一种特定时刻的特定方式,节日是我们平常生活的一个节点或亮点。所以,只要人类社会存在,那么节日便与之同在。只不过,节日的习俗、内容、表现形式以及个体感受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之中。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基因谱,在世界经济逐渐趋向一体化的今天,各种文明交冲加剧,文化趋向多元化。在我们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很可能就会将我们的身份证丢掉,改变自己的基因谱。我们在与国际接轨的时候,如何将自己融入国际社会,同时又保持自己民族的文化个性,不让自己被别人消化掉,这确实是我们民族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如果做得好,我们不仅可以保存自己的民族文化及其特色个性,而且还可以凭借这种独特文化走向世界,得到其他国家人民的关注和尊重。中华民族具有悠久丰厚的民族文化,应该有这样一种文化自信,就是让西方人也来过中国人的春节或其他中国传统节日,也让他们来体验中国人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把中国人民的节日变成世界人民的节日。

那么,我们今天怎么过节呢?

人乃万物之灵。节日文化始终以关注人为中心,人是节日文化的主体,人创造了节日文化,反过来节日文化又在塑造着人。节日文化塑造人的方式有很多渠道,有诸多的因素,而且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也就是说,它将一个自然的生物人塑造为一个社会的文化人,这并非一朝一夕完成,而是一个综合系统而又漫长的过程。春节是中华所有传统节日中最隆重、最具有全息性的一种节日文化,因此,春节中人的活动应该是所有节日中最突出的,是熏染或体现人的个性、人的精神的一个最好的时间段。人在这个节日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文化个性,实质上体现了一种民族性格。

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传统节日文化必须适应现代生活的发展,才能得到延续。春节习俗的延续只能依靠生活本身。中国人普遍都有现代化发展的强烈愿望,保持既有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发展并不矛盾,关键在于如何理解保持传统,根据传统文化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予以发展,使传统节日文化和现代生活协调一致,这样就可以既获得现代化发展,又使传统节日文化得到新生。而传统节日文化发展的深厚土壤在于民众的认可、接受与创新。因此,我们既要知晓过去,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要与时俱进,创造新的节日文化。

一个节日的形成与演变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具备大体三大要素,即固定的称谓、确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内容,而且其内容要通过一定的仪式予以确认、呈现或表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有仪式感,节日就是一种充满仪式感的特定时刻。

仪式对于节日文化来讲意义重大。仪式本身就是一种习俗,而节日习俗本身就是由各种各样的仪式构成的,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不断传承发展的东西。

比如中国人的春节从开始到结束,大约20余天。它有相对稳定的节日习俗,由各种各样的仪式构成。在农村,过年要大扫除、祭灶、上坟、迎神、祭祖、团年、守岁、拜年等都是仪式。仪式乍看起来,似乎仅仅是一些没有多大意思的形式。实际上,它是民间长期传承的产物,它具有特定的文化象征意义、社会教化功能和情感宣泄作用。通过仪式,我们可以对祖先、圣贤、神灵等进行缅怀纪念,也可以通过仪式来表现或传承民族、家族、家庭的传统,也可以通过仪式实施对晚辈进行教化。

比如过年的拜年仪式,晚辈给长辈拜年,实际上就是在教育尊重老人、孝敬父母;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希望晚辈平安成长,一代比一代优秀。一个家族的人在一起团聚、拜年,增强了家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走亲访友可以密切亲朋好友之间的感情,等等,这些仪式所起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往往是平时说教所办不到的。

又比如燃爆竹、放鞭炮,它是一种娱乐,也是一种仪式。燃爆竹、放鞭炮作为一种仪式,它具有驱邪赶怪、情感宣泄、营造气氛的作用。一个人忙忙碌碌过了一年,在过年时点上一束鞭炮,听着鞭炮喧天,看着火星璀璨,会感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振奋,一年的辛勤劳累都在这一瞬间获得了意义。

当然,我们今天放鞭炮、放烟花这种习俗,和当初驱“年”避邪的目的相去甚远。随着社会发展,可能这种意义也会渐渐地消减弱甚至失掉,所以,我们今天放爆竹,更多的是营造一种祥和、欢乐、幸福节日气氛的心理需求,既然民众有需要,政府就应当允许,在保证安全和环保的情况下,定点定时,安全燃放。

节日燃放烟花爆竹,解禁与否,都应该以维护中国人的民俗文化和满足民众心理需求为上,政府在管理与民意之间应当求得一个最大公约数,包括我们的立法更应代表并体现民意,而不是一禁了之或放任自流。

春节的仪式内容非常丰富,每一个环节上都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比如说年前的准备,要贴春联,贴窗花、贴年画,要准备年夜饭,除夕守岁。正月里,拜年、发压岁钱、穿新衣、走亲访友、吃春酒、踏青偷菜、玩月赏灯等。这些活动都是春节的基本节俗内容。

今天,这些内容已经有了变化。比如说,过去除夕晚上请神的仪式没有了,只保存了祭祖的仪式,这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信仰的变化有关系;比如过去除夕夜家家放爆竹,现在城市化生活居住方式的变化,大城市一般都禁放烟花爆竹,但农村还可以放;比如过去年三十除夕围炉守夜,现在大多收看央视春晚,等等。所以,我们叫做“俗随时变”,即风俗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一些适合时代发展的风俗会延续下去,一些不太符合的风俗可能就要渐渐地改变甚至消失,而新的习俗也会应运而生。所以,如何实现传统民俗现代性转变是一个很自然也必然且漫长的过程,人们会有选择。选择那些有益的东西,逐渐地补充到春节习俗里面去,这是包括年俗在内的所有节日习俗发展变化的不变规律。

从时间纵向看,传统节日起源并形成于古代农耕文明所依托的社会生活背景,与近现代以来所依托的工业文明与后工业文明社会生活背景有着巨大差异,自然不能完全满足现代人的生活与精神需求。

从横向空间看,全球化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世界经济一体化,各种观念、思想、文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各种文明之间的冲突与融合更加复杂而激烈,不同节日文化与习俗相互影响。现代生活方式的个性化与多元化,也需多样化的节日,不同层位的人们大可从那些节日中获得情趣,一些西方节日必然会影响部分国人,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不必大惊小怪、惊诧莫名。这些新的或西方节日与传统节日没有根本的矛盾,可以互补。因为无论何种性质的节日,它们的主旨都是要服务社会生活,满足民众需要。这就是文化交流、文明互鉴。

民俗的传承需考虑民俗心理和社会生活环境。当社会生活环境发生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民俗心理必然发生变化。然而这种心理变化并不似社会变迁那样快捷,需要与新的生活方式进行长时间的整合。

中国的春节习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延续至今已经有大约4000年的历史。春节民俗的产生、发展和演变,是中国人智慧和文化积累的过程。如果说中国有自己的文化节的话,春节当之无愧,首屈一指。因为春节对于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来说太重要了。

春节是中国的综合性传统文化节日,包含了众多的内容,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俗话说“俗随时变”,春节习俗传承、演变到今天,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了很多变化,但不管怎样,这一古老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使春节年年过,常过常新。

中国的春节习俗是农业社会的产物,作为年节,它体现了东方民族的特色,不仅中国境内的众多民族把春节作为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而且在东亚、东南亚各国汉字文化圈的许多国家,如韩国、日本、越南、新加坡以及全世界的华人世界,也都把春节作为重要的节日。这说明春节习俗的影响之广,是其他民族传统节日所不能比拟的。

至于未来的春节会是什么样子?在春节时人们会干些什么?出现什么新的仪式?这还得等待时间来回答。只要中国人依然在春节放假,他们肯定就要找点事来干,就会赋予春节新的内涵和意义。因此,我们认为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保存和发展文化的多元性是有可能的,而且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春节,它已经包容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种元素,而且是多元文化的最核心、最基本的内涵,也包含了现代甚至当下文化。

传统文化是在历史演绎中累积起来的文化,它既包含传统,也接受了现在,还指向未来。传统文化是民族特性的文化展示与立身之本,它要保持特色就要传承历史,要面向未来,就必须接纳现代。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不是一个简单的替代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交融与转化、继承与发展过程。传统与现代如同一条奔腾的大河,很难区分其界限。我们不能割断水的源头,也不能拒绝新的水源的汇入,更不能阻止它的奔流。

在世界正变成地球村的时代,我们特别要有文化上的自觉,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民族文化的建设,积极保护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不能任其生灭。同时尊重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如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所说,世界民族文化应该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节日文化的一部分,包含多方面的文化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有三:一是特殊的时间节点。它在岁末年初,是一个时间转换的关口,有着除旧迎新的特殊意义;二是相对稳定的传统民俗内容。它有节日传说、节日仪式、节日娱乐等自古相传的节日民俗内容,其主旨是华夏民族伦理文化的集中展示,其核心是天伦人情、人间大爱;三是具有特殊的文化功能。它以多种多样的节日仪式来调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而这些关系与人类是同生共存的。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包括春节在内的传统节日不会像悲观者认为的那样节日的气氛与味道越来越寡淡,甚至将消失。相反,它们会以适应时代生活方式的新形态永远存在。

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中国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临时代办戴兵在联大决议通过后表示,春节作为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不仅是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的日子,而且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等中华文明理念,也承载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人类共同价值。许多国家和地区把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戴兵指出,中国推动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是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务实行动。春节正式成为联合国假日,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将有力促进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积极体现联合国倡导的多元、包容文化价值理念。

作者简介

蒋德均,笔名文生,研究员、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写作学会会员,新诗百年100位最具实力诗人,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学会理事,四川省鲁迅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宜宾市作协副主席,大型文化丛书《李庄文丛》主编,52集大型神话动漫《少年英雄哪吒》文学顾问。

主要研究方向:写作学、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主持或主研市厅级、省部级、国家级课题12个,负责多个大型文化文学写作项目以及纪念馆展陈策划并总撰稿。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诗歌语言艺术论》《文学再思录》《我们的节日》《诗与远方》等学术著作6部,文化随笔集10部,《与名人为伴》《一江春水》《另一种天问》《李庄行》等诗集24部,其中大量作品选作985、211和“双一流”工程大学通识博雅教材。主编或参编高校文科教材8部11册,主编文学作品选集20余部。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蒋德均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