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方志园地>编纂探索>详细内容

【志鉴研究】地方综合年鉴中的地域特色构建研究‖李莉莉

来源:成都方志 发布时间:2024-07-04 14:30:16 浏览次数:571 【字体:

地方综合年鉴中的地域特色构建研究

李莉莉

摘要:随着中国年鉴的发展,一批各具特色的地方综合年鉴为各级年鉴工作者提供了学习的方向,而其中关于地域特色构建的方法尤为值得关注。年鉴编修想要凸显特色,需要对框架大胆革新和对地情文化深入挖掘,本文以《孝义年鉴(2020)》《长沙年鉴(2020)》等年鉴为例,探讨年鉴的地域特色构建方式。

关键词:年鉴;地域特色;孝义年鉴;长沙年鉴

地方综合年鉴作为一种以年度社会状况变化为主要内容的工具书,其目的在于为公众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参考,记录本地区各行业领域的变化发展。从这一层面来说,地方综合年鉴具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性功能和服务现实的资政性功能。但地方综合年鉴在编修撰写中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即体例、框架局限刻板单调,不能很好突出地域特色。

本文即对地方年鉴展开研读,探查其地域特色构建之路。

1

从《孝义年鉴(2020)》看特色探索

框架设计之灵巧

孝义市是属山西省吕梁市治下的县级市,于1992年撤县设市,《孝义年鉴》即创刊于当年。与许多地方的年鉴编纂情况一样,孝义市年鉴经历了非定期和非公开的编修出版阶段,直至2014年才形成一年一期、公开出版的固定发行模式,已累计出版19卷。

图片来源:方志中国

《孝义年鉴(2020)》设37个类目、近200个分目及若干次分目和条目,从框架设计来看,三级层次分明,必要处合理设置次分目,使框架结构和侧重点一目了然,框架设计及分类清晰合理。

从内容涵盖来看,主要包括特载、专文、大事记、市情概览、党政机关、法治、金融、农工商、水利、通讯、科教文卫和社会事业等部分,内容涵盖较全面。

从特色类目和条目设置来看,年鉴对孝义市发展重点、发展特色把握较好,在条目设置时摆脱原有单一条目标题和内容,代之以地域特色明显的类目条目。如将“工业”中的“经济开发区”分目提升为“开发区建设”类目,突出特色,明确重点。

地域特色之突出

县级年鉴受制于地域范围小、产业单一等因素,普遍存在内容单一、无地域特色等问题,《孝义年鉴》前期也存在此类情况,但在《孝义年鉴(2020)》中让读者感受到了充满孝义地域特色的新内容,也为区县年鉴编纂提供了新思路。

在地域特色的构建方式上,《孝义年鉴(2020)》为区县级年鉴志书的编纂提供了地域特色构建的可借鉴方式,这种方式主要通过框架和内容两方面体现。首先是构建地域性特色框架。孝义作为吕梁市代管县级市,在2018、2019年连续两年入选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其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煤炭等资源,是典型的资源型发展城市,因而在年鉴框架设计上,孝义年鉴抓住自身工业经济发展特点,一改传统“工业—经济开发区”类目—分目模式,直接将地域特色产业建设作为类目记述,在框架上体现孝义特色。其次是将地域特色与时代性特征相融合。《孝义年鉴(2020)》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节点,利用开篇彩图形式,将孝义在基础建设、经济发展、生态建设、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新变化、新面貌展现出来,将地域发展特色变化与时代发展紧密联系,从而构建出年鉴的地域特色。

在地域特色表现形式上,《孝义年鉴(2020)》综合记载孝义市全年大事要闻和变化同时,突出当地工业产业和文化本底,体现浓郁的地域特色,使其能够有别于其他年鉴的千篇一律,这一特色主要通过框架特点和内容特色来凸显和表现。

首先是框架有特色。《孝义年鉴(2020)》框架特色具体表现在框架条目设置上。以工业内容为例,孝义年鉴将“工业”类目中的“经济开发区”分目升格为“开发区建设”类目,下设“综述”“煤化工循环经济园区”“铝系新材料产业园区”“山西吕梁(孝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高新科技产业园区”“科教文化产业园区”等分目,重点介绍本地特色产业发展,体现出资源型城市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探索;而在“工业”这一类目中,则根据本地工业集中在煤炭业的情况,设置“原煤生产”分目,介绍本市煤炭产业发展状况。

其次是内容有特色,主要表现在产业特色和文化特色方面。产业特色仍然以煤炭为主,如政府工作中,除一般工作如信访、行政审批服务等外,针对地方经济发展,关注采煤沉陷区治理和矿区居民安置,并以分目的形式记述。文化特色则集中在孝义地域文化上,主要通过将“建置沿革”分目改为“历史文化”分目、分目下另设置“古遗址”“文化传承”“地方名人”等条目,显现孝义市历史文化的底蕴。

透过《孝义年鉴》看精品年鉴编纂之路

《孝义年鉴(2020)》通过构建地域特色,一改过去的沉闷和单调,在不断探索中找到了年鉴编修的特色,使其在一众县级年鉴中脱颖而出,有三点经验值得借鉴:

一是省级单位大力支持。

二是编纂团队专业有为。孝义市地方志研究室专门成立《孝义年鉴》课题组,选定业务骨干为课题负责人,抽调相关人员为课题组成员。课题组的编辑人员各自负责所编修相应的类目,做到“术业有专攻”的同时,能将具体责任落实到个人,保证内容的质量和工作的效率。

三是框架设计力求完美。仔细翻阅《孝义年鉴(2020)》,各项社会事业分属具体类目之下,整体内容细化完善,框架设计干净利落,从属关系合理得当。同比有的年鉴,习惯性将各项事业冗杂于“社会事务”大类目之下,容易导致整体框架结构臃肿,杂乱无章。

2

精品年鉴的地域建构特点

框架设计突出区域优势产业

以《孝义年鉴(2020)》为例。孝义地处山西吕梁,煤炭等传统能源产业比较发达,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能源逐渐向新能源过渡,孝义的地方产业也在不断升级转化,而这在其年鉴中有着鲜明的体现。孝义年鉴着重体现了传统能源发展地区在转型发展上的积极作为,将“开发区建设”作为新类目,重点介绍。作为县级年鉴,孝义年鉴突出展现了农业农村改革情况,在重点记述二、三产业发展的同时,讲述农业发展状况。

市级年鉴中,以《长沙年鉴(2020)》和《连云港年鉴(2019)》为例。《长沙年鉴》通过采用“三研四查定框架”的方法,即研究政府工作报告,研究承编单位工作职能,研究领导专家意见;查看党报党刊、查看官网微网、查看工作简报、查看内部资料,为优化框架提供科学印证,重点突出开发区建设与周边城市的联合发展,将“开发区”“湖南湘江新区”“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分别设立为类目层级。《连云港年鉴》则注重通过对框架的创新性设计,依照地域位置与发展优势,将原作为分目的“连云港港”提升为类目,设置海洋经济、开放型经济等类目,进一步突出全市发展的重点和地方特色。

图文结合展现地域人文风貌

许多地方综合性年鉴在篇首都会利用彩图等展现地区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情况,精品年鉴也不例外,但其在图文使用上,更注重展现地域人文风貌。长沙年鉴在彩图版面每年都会进行重大调整,所选彩图均与年度重大事项相关,而非单纯罗列图片。以2020年卷为例,长沙市作为热门旅游城市,在2019年12月入选“中国十大夜经济影响力城市”,当年年鉴在彩图页方面选择便以更能体现长沙旅游经济的“夜经济”为主要内容,展现长沙市的特色风貌。

体现时代发展特色

纵观2020年的各级年鉴,都围绕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这一节点,展现城市变迁与发展,着重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该地区的时代特色,如长沙年鉴便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节点,用彩图展现70年长沙社会风貌变迁史。连云港年鉴则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融入年鉴工作中,结合时代发展特色,设立单独类目,在凸显政府政策活动的同时,记录时代发展特色。

3

地方年鉴借鉴活化地域特色构建之路

《孝义年鉴(2020)》的宝贵经验值得各地年鉴编修部门学习和参考。如何在年鉴中既能体现地域特色,又能展现文化特征和时代风貌,既是年鉴工作管理机构需要借鉴的思路,也是各级年鉴工作中值得研究的课题。那么地方年鉴应该如何借鉴并活化地域特色构建呢?

挖掘区域特色

挖掘区域特色的首要工作是找准优势定位。地方综合性年鉴在编修过程中,首先要找准本地区的特色产业与发展优势,并将其体现在年鉴中。纵观现下大部分年鉴,都或多或少的致力于体现自己地区的优势与特色,但终不能成为精品,差距何在?笔者认为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简单提及而非重点介绍。许多年鉴在编修中或多或少会涉及本地区的产业发展重点,但基本都是以单一小条目,或在不同条目中偶有提及的方式。而精品年鉴对于特色产业的安排处理方式,多为重点突出,将其提至分目甚至类目地位,给其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二,框架特色体现不足。许多年鉴尤其是区县级年鉴,因体量小等问题在框架设计上,拘泥死板,固定条目大多几年不变,这就难以体现年鉴编纂工作的创新性,遑论构建地域特色。

第三,相关负责人不重视。认为经济工作是重中之重,而将年鉴工作作为一项无法避免的差事应付处理等。

其次是要分工明确,合理安排。省市级年鉴的层次较高,编修也较规范,但区县级年鉴受制于专业编修人才不足,在框架创新和地域特色设计上难免裹足不前。因此,要合理安排年鉴相关工作人员,吸纳贤人志士,在框架上要大胆变化革新,一切以服务本地区具体地情为主要,而非将其当做一项任务完成。这就需要年鉴工作者不仅要熟悉了解本地区的情况,包括风土人情,社会发展,产业发展等,还要具备高专业水准,能够在本地区区情基础上,设计合理而贴切的框架,既完整全面,又不失特色。

最后要积极挖掘地情资料。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这一节点为例,多数年鉴仅仅围绕本地区为70周年而举办的系列活动等展开,而更多的年鉴则围绕本地区70年来的翻天覆地变化,对地区内的历史深入挖掘,既贴合时代,又彰显特色,不落入俗套,不仅符合年鉴编修工作要求,而且向下向深挖掘地方历史。

去过度政治化

许多地方年鉴在编纂过程中,将其当成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忽略年鉴的本质要求。这种政治化倾向主要表现在照片上突出领导人,专文特载以政府工作报告或会议报告为主,人物类目中主要以领导人为主要记录对象等等。年鉴编修的根本目的在于存史资政,要求反映年度大事、新事等,以充分发挥其社会工具书的作用。因此,在充分彰显政治性的同时,即在正确政策方针指导下,年鉴的编修内容应当向下兼容,以社会为基础,以记录为目的,不溢美不夸赞,避免过度政治化宣传化的倾向。

4

结语

地方年鉴在地域特色构建方面的生动经验与大胆创新,是年鉴工作不断推陈出新的必经之路。通过学习与研读,体会地方年鉴在地域特色构建上的创新实践与特色展示,并内化于心,才能推动年鉴工作更好发展。

来源:成都方志

撰稿:李莉莉

供稿:成都市青羊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来源: 成都方志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