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方志园地>方志人风采>详细内容
2023-10-20 18:31:06

真正的人——感思邓颖全老师

作者:徐逸丰 来源:青川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08-20 15:30:00 浏览次数:1128 【字体:

很喜欢听一首歌,班得瑞的《伊卡洛斯的羽翼》,这首歌舒缓干净,聆听者似乎能感受到爱琴海蔚蓝、天真,触摸到奥斯匹林雪峰的圣洁、博爱,更引人向往的是乐曲背后伊卡洛斯为追求更高远、更光辉、更纯粹的天空而融化翅膀,奉献生命的故事。

希腊伊卡利亚岛(伊卡洛斯是希腊神话中代达罗斯的儿子,与代达罗斯使用蜡和羽毛造的翼逃离克里特岛时,他因飞得太高,双翼上的蜡遭太阳融化跌落水中丧生,被埋葬在一个海岛上。为了纪念伊卡洛斯,埋葬伊卡洛斯的海岛命名为伊卡利亚,图片来自网络)


络绎向侯家”富贵年华的冀望,有的主题是“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壮志难酬的愤懑,有的主题是“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洒脱不羁的豪迈,有的主题是“一榻清风书叶舞,半窗明月墨花香”静谧安闲的恬淡,这些世界的主题,就是每个人不同的追求。有追求富贵的、有追求功名的、有但求洒脱的,还有安于清苦恬淡的。之所以说他们是一个世界的主题而不是命题,是因为这些人们在追逐的过程中还会夹杂些别的东西,少有最纯粹的执着。求富贵功名的可能还想有潇洒不羁的风流,求恬淡洒脱的也许还想过豪掷千金的奢华,真正能做到明心见性,念念无滞的又能有几个呢?伊卡洛斯当然算一个,最近在我的认知里又添加上了邓老师的名字。


邓颖全同志

我此前并不认识邓颖全老师,了解到他的事迹也是通过广元市志办王少卿主任的追忆文章《怀念中感悟不朽——追忆总纂〈广元市志〉的邓颖全同志》,文章从六个方面勾勒出了邓老师不计名利、淡然自如、醉心于学的形象,尤其是邓老师做事为人从不计较旁者闲言的达观态度,令我十分敬佩。


2018年3月30日,“四川地方志”网刊发王少卿《怀念中感悟不朽——深切怀念总纂<广元市志>的邓颖全同志》一文

在我看来,邓老师是个可亲可近的人。他没有过辗转沉浮的精彩,没有惊才绝艳的风骚,也没有崖岸自高的孤傲。他就像一个平平凡的老头儿,有时会背手指点于棋枰,有时会戴镜吟哦于桌畔,有时会烹茶赏花于窗旁,不显得令人敬畏,而是亲切。他没有夏花般绚烂的生活,却保有秋叶般静美的恬淡。他真实而平凡、淡然且纯粹,不陷于名利,不羁于世俗,碎话闲言不过是墙边疏影。

邓老师是一个平淡自如的人,但这平淡却不是安于现状,“佛系”人生,有鞘安于钝,以护利剑的境界。

一个真正的人,一定是一个有纯粹追求的人。无论是邓老师向审验组介绍《广元市广播电视志》的淡定,还是受聘编纂《广元市志》谈话时对工作思路的注重,都可以看出邓老师注重的总是工作和事业的本貌,而非衍生带来的名望权力。一个真正的人,在追求专注的事业之路上,纵使路边春光浪漫、旖旎妖娆,也只会埋头前行。

《巴蜀史志》2018年第2期发表王少卿《怀念中感悟不朽——深切怀念总纂<广元市志>的邓颖全同志》一文

一个真正的人,当因明志得淡薄,而非淡薄得明志。嵇康并非不计名利而不仕司马,皆因双方有隙;陶潜亦非无意官场,乃是性情不合。淡泊名利不是逃避现实,遁世隐居;不是超然物外,曳尾于涂;更不是狄奥根尼的犬儒主义,摒绝世俗。这些都不是“真正的人”淡泊名利的方式。真正的淡泊名利,不虚幻、不超然、不颓丧,是贴近的、真实的、可触摸的。就像邓老师一样,不加衔、不加薪、不署名、不结交,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工作,不想让累赘的职务、不平的人心、纠缠的名望和复杂的关系干扰到工作,自然而然地便忽略掉了名与利。“真正的人”不会崖岸自高地俯视名利,只会顺着顶峰的追求飘摇而上,不畏浮云遮望眼,甩脱掉名利,只缘身在最高层。


干事业不胜不休的邓颖全(图片来源:广元日报

一个真正的人也是能历苦难,在追求的道路上矢志不渝。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古希腊神话中赫拉克勒斯拒绝了恶德女神卡喀亚终日美酒佳肴、荣华富贵的引诱,选择了美德女神阿瑞忒的奉献以得尊敬、奋斗以得成就、磨砺以得强大的劝诫,最终点燃奥斯匹林的神火,成为世所传颂的大力神。在追求的道路上,我们有时并不怕艰难险阻。人是世间最聪明的生灵,总能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解决难题。但人也是世间最软弱的生灵,艰难吓阻不了他,可一旦艰难与逃避的诱惑携手相伴,便会不自禁地沉浸于逃避营造的假象里不可自拔、软弱如泥。这就是项羽破釜沉舟的伟大,他没有选择作壁上观,因而能够统率诸侯、号令天下。这也是为什么墙头芦苇遭人鄙弃,因为他总是在随风弯腰。邓老师做事从不图完成任务,他追求的永远是尽善尽美、惠及子孙,追求的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所以他选择带着二三精干踏遍每一方山河地域的古迹,考据出各处尚存疑窦的史志,攻克下浩如烟海的资料,他始终在典籍修纂、万世传承的道路上奋勇直前。


2018年5月13日,《广元日报》发表王少卿《怀念中感觉悟不朽—追忆总纂<广元市志>的邓颖全同志》一文

从历史的长河看,成功踏上理想高原的先行者,不乏其人,但却往往有很多争议。邓老师无疑是成功的,他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为我们树立了一道标杆。可也有人对他看法不同,会觉得他太清高,谋国不谋身;太严格,不会与人相处,给人方便;太古板,不食人间烟火;太深沉,别人根本不知道他想的是什么,图的又是什么。

戴克里先是罗马的皇帝,从奴隶的身份一路蜕变而上,按普通人的逻辑来看,他当是一位权力欲旺盛的皇帝才显得些许合理,可实际上燕雀又怎能完全明了鸿鹄的志向呢?戴克里先所追求的永远是帝国的繁荣昌盛、不坠之光。在挽救了三世纪危机的巨大功劳下,他没有沉醉于名望和权力,而是主动分权,实行四帝共治,还能按时退休,成为了罗马唯一一位自愿放弃权力的皇帝。戴克里先做过很多事,有的正确、有的错误。镇压叛乱、稳定税源、抵御蛮族是正确的,而实行“二元制”的政治模式,造成了帝国的永久分裂,显然十分错误。以成败而论,帝国走向分裂,他是失败的;以声名而论,米兰赦令后的西方始终视其为魔鬼。可若以一个人的视角来看,他无疑是一个真正的人、纯粹的人。

戴克里先(244—312),罗马帝国皇帝,284年至305年在位。戴克里先结束了罗马帝国的第三世纪危机(235-284),建立了四帝共治制,使其成为罗马帝国后期的主要政体(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目标和诉求。在追逐目标时,欲望就常常跳出来搔首弄姿,转移视线,如果这份追求不够纯粹,就很容易在欲望中迷失掉自己,也会相逢艰难险阻;如果这份追求不够坚强,就会动摇意志,不进且退;还会时常听见叽叽喳喳的闲言碎语,要是不够纯粹,难免左右摇摆、进退失据,通往彼岸的道路也自会断绝;更可怕的是有的还会慢慢习惯了追逐的过程,而忘了追逐的目标,感动于自己奔跑探求的艰辛努力,永远停止在了追求的表面。是人就会有欲望、有彷徨、会动摇,还会迷茫,但只有纯粹的人,才能克服自己的欲望、坚定自己的信念、明确前进的道路,不忘奔驰的使命。

人本就是复杂的,但因纯粹的追求成就了自己,成了真正的人!宋武帝刘裕也曾是个嗜赌如命的浮浪子,却能代晋立宋;明朝的徐阶曾把自己的孙女送给严世藩为妾换取严家信任,而最终扳倒严党。人生的道路,本就有繁花似锦的诱惑、坎坷崎岖的险阻,只有那些不问前路,唯求初心永驻的人,才能成功抵达彼岸,如果一路行来尽是计较别人对自己的争议,怕是早已淹死在半渡了吧。邓老师追求事业不惧清苦、不计名利、不较闲言、求真务实的执着,就是真正的人最可贵的品格。

生活中,我们身边能讲出大道理的人有很多,可能按“道理”去做的人却很少,因为会讲道理却不代表有力量去实现道理。比如坚持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学习可以极大地提升学习效率,很多人都知道这个道理,很少人能践行这个道理。邓老师是个身体力行的人。现在有很多人讲究“佛系人生”,他们自认为看懂了很多道理,觉得努力奋斗也不过是为强者作嫁衣裳,于是宁愿浑浑噩噩度日,也不想改变现状变成强者。很多人觉得恢复高考后的那一批大学生是坐上了命运的摩天轮,可以登天攀云,到达顶峰,而现在已经没有了那时的机遇,与其辛苦努力艰难度日,不若偷得浮生闲余,安享岁月静好。

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恢复高考时,若没有平时的艰辛努力,又怎会脱颖而出迈进大学的门槛。这些人强就强在于前途灰暗时仍不懈怠,从而胜出同龄人;“佛系”者失败就失败在前途不够鲜明、摆在眼前时便已放弃,最终落后于同时代的奋进者。他们不缺道理,只是缺把道理付诸实践的努力,还能给不努力找出更多的道理,就像是莫比乌斯带上的蚂蚁,永远在“完美道理”的囚笼中兜兜转转,不知所终。

凡人之所以是凡人,就是因为我们有七情六欲,都有对自身行为解释的道理。我们会因欲望诱惑而迷失,会因坎坷难行而踌躇,会因骄矜自满而懈怠,亦会因短暂的快感而沉沦。但正因为有了执着而纯粹的目标,才能常见本性,念头通达。不用好奇为什么戴克里先可以在退休后安心种卷心菜而拒绝复出,也不用苦思冥想成功的方法,执着于方法论的人就和只见眼前三寸光阴的老鼠一样,永远体会不到世界的浩瀚、理想的壮美。他们依然是凡人,但却已然超脱于众生,是为真正的人。

伊卡洛斯是个真正的人,还是那种最纯粹、执着的人,不然他也不会融化羽翼,飞向天空,葬于大海。邓老师也是如此。你我和他们一样,也有目标、有追求,更有道理。成功有时并不看理想是否实际,马云年轻时也不敢想自己会成为首富;成功也不讲究道理,“曲线救国”是道理,但永远被人唾弃,“如有波涛如山,那就是我来见你了”也是道理,却被人永远缅怀,这两种道理之所以天渊有别,便是因为讲这道理的人做法不同罢了。

邓老师做人有自己的要求,做事有自身的法度,是一个能控制自己情绪和行为的人,他不会让多余的情绪,无论是名利还是杂言,干扰到自己干事工作。他不那么亮眼突出,却有自己的真性情,干自己爱干的事业,这种平安喜乐的生活,才是人真正该过的生活啊!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徐逸丰(青川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来源: 青川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