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方志园地>修志体会>详细内容

【志鉴编修】村志编纂研究——以雅安村志编纂为例‖曾艳 郑永进 陈怡 徐小虎

作者:曾 艳 郑永进 陈 怡 徐小虎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8-14 15:57:38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3年第2期

村志编纂研究

——以雅安村志编纂为例

曾 艳 郑永进 陈 怡 徐小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编纂最接地气、最贴近民情的地方志资料文献——村志,能在乡村振兴“铸魂工程”中发挥留存乡村历史、抢救传统文化、保存文化遗产、激发村民意志、助推乡村建设等作用,是地方志部门服务中心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有力抓手。随着全国第一、二轮修志工作有序推进,编纂村志越来越受到行业内外的关注和重视,现已成为地方志事业发展的亮点。村志编纂研究正当其时。

一、雅安村志编纂状况

(一)雅安村志编纂历史

编纂村志,古已有之。“清人为村立志,颇为稀奇,是修村志之起端。”清康熙《杏花村志》《紫堤村志》堪称代表。清光绪年间,雅安境内有贡生朱启宇著《荥经县乡土志》,王安黻、王安民著《雅安县乡土志》,两部志书对户口、氏族、宗教、实业、地理、坊表以及民间生产习俗、制作工艺等乡土信息进行记载,是反映雅安基层人民生产生活的志书,具备村志雏形。

改革开放以后,在第一、二轮修志和全国名村志文化工程的带动下,雅安地方志部门大力宣传推动村志编纂,部分村“两委”积极响应,全市村志编纂有了一定程度发展。汉源县于2015年在全县农旅结合重点村(社区)三强村、同心村、麦坪村、申沟村、新中村、富庄社区等12个村(社区)试点编纂村志,其中《新中村志》《富民村志》于2017年完成初稿。荥经县美丽新村之一的泗平乡断机村,紧跟全国、全省名村志文化工程实施步伐,于2016年启动编纂《断机村志》,2017年基本形成资料文稿。名山区地方志部门动员指导有条件的村先行编纂志书,车岭镇几安村于2016年启动编纂《几安村志》,2018年完成出版;万古乡红草村于2017年启动编纂《红草村志》,2019年完成出版。雨城区姚桥新区土桥村两委于2015年年底“村改居”关键节点之前启动《土桥村志》编纂,2017年初完成书稿编纂。天全县乐英乡姜家坝村组织编写《姜家坝村历史大事记》,为编纂村志打下基础。民间部分有知识有情怀的村民(多为当地退休老干部、老教师)为留下乡愁,自发组织编纂村志,如天全县乐英乡姜家坝村姜成云老人编纂《姜家坝村志》、思经乡大河村李朝群老人组织2名老教师共同编纂《大河村志》,芦山县飞仙关镇飞仙村余照义老人编纂《飞仙村志》等。

2010—2020年,虽然雅安村志编纂在社会关注度、公众参与度、编纂成果数量上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但启动编纂的村数量与雅安现有村数量相比差距甚大,绝大多数村呈现“无志”状态。启动编纂的多部村志仅《红草村志》《几安村志》内部出版,《土桥村志》印制少量书稿,《新中村志》《富民村志》初稿基本完成,《断机村志》《姜家坝村志》等志书都未能最终成稿 。

(二)村志编纂现状

2021年5月底,四川省地方志办印发《四川省乡镇(街道)、村志编纂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在全省正式启动乡镇(街道)、村志编纂。雅安市、县两级地方志部门顺势而动,紧跟全省步伐,制定出台相关文件,市地方志部门编制印发《雅安市乡镇(街道)、村志编纂工作方案》《雅安市乡镇(街道)、村志出版印刷规范》,明确本轮修志基本原则、工作任务以及规范要求等。各县(区)在充分调研摸底和广泛宣传动员的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定位和村建制调整实际情况,制定印发各县域内的乡镇(街道)、村志编纂规划(方案)。据统计,本次编纂村志全市规划完成62部,其中雨城区8部、名山区13部(已完成2部)、天全县6部、芦山县3部、宝兴县3部、荥经县3部、汉源县6部、石棉县20部。

总体看,村志编纂启动率较好,达100%。但具体到每一部村志,推进进度参差不齐,形势不容乐观。截至2022年12月底,处于部署动员阶段的有39部,占比62.9%;处于篇目设置阶段的有1部,占比1.6%;处于资料收集阶段的有16部,占比25.9%;处于初稿编纂阶段的有3部,占比4.8%;进入志书评审阶段的有1部,占比1.6%;完成出版的2部,占比3.2%。

二、村志编纂中存在的问题

从雅安村志编纂历史和现状来看,村志编纂过程中出现中途推进难、甚至停滞的情况较多。经调研分析,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原因。

(一)缺乏强有力的顶层设计

我国现行《地方志工作条例》仅明确规定省、市、县三级志书20年左右编纂一次,村志未纳入法定职责。国家层面给予的规划或制度保障仅限于鼓励、指导有条件的村(社区)编纂村(社区)志。目前,四川省、雅安市推动村志编纂工作,皆是地方志部门发文,两级政府均未出台相应配套措施或是考核细则。在实施过程中,表现出“来文”力度不足、下达任务“刚性”不够、执行依据不充分的问题。各县(区)普遍反映保障措施无法落实、推进难度较大,特别是同样以地方志部门印发编纂方案的县(区)几乎呈“推而不动”的状态。

(二)经费保障无法到位

一直以来,雅安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属较贫困地区。近年来,受多次地震灾害、洪涝灾害影响,市、县、乡财政资金主要投入应急保障、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民生工程必要支出。特别是2020年至今,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雅安市财政收入更加吃紧,全市号召“过紧日子”,各项预算只减不增。村志编纂所需经费预算得到县(区)财政批准的石棉县、雨城区、芦山县、天全县,经费到位情况都不理想,部分县(区)甚至有被取消的可能。乡镇(街道)、多数村无集体经济收入,也无法承担村志编纂所需开支。多部村志因资金问题仅处于部署阶段。

(三)编纂队伍配备难

一是乡镇(街道)人员调配难。基层党委、政府任务繁重,工作力量匮乏,加之基层领导更换频繁,修志工作落实困难。二是写作班子搭建难。此次全市大规模推动村志编纂,各县(区)均难以组织大量人员参与修志。部分村至今未聘请到人员,部分村仅聘请到1人开展编纂工作。三是合格的采编人员物色难。村志资料采编人员多为村组干部,受个人素质、家庭负担等因素影响,只有少数采编人员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四是专职业务力量缺乏。受机构改革、人事变动等影响,地方志部门专业力量缺乏、断层严重,以致抽不出专门人员指导培训村志编纂。

(四)资料征集难度大

村志编辑室资料征集难度大,可查阅档案资料少。雅安市行政村多数没有设档案室,少数设有村级档案室的,也仅存放一些乡镇政府下发的文件。有价值的档案,如年度工作总结、生产报表、农村居民年度收入表、村两委重要会议等很难找到完整文本。加之经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破坏,各村原始资料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毁,如天全县乐英乡仁和村档案室所有资料在2020年“8·18”洪水灾害中被冲走。乡镇、村行政区划调整也造成部分档案资料丢失。多数村志编辑室启动工作后无法查询到第一手档案资料,严重影响编纂进度和质量。

(五)志书稿件质量不高

雅安市前期完成的《红草村志》《几安村志》《土桥村志》三部志书不同程度存在体例不规范、结构不合理、内容归属不当、史实缺漏、入志标准不一等问题,这与精品佳作还有较大差距。本次大规模启动村志编纂以来,先期启动编纂的几部村志存在不同问题:《建乐村志》重人文轻经济、政治,还需补充大量史实资料;《大河村志》照搬照抄《乐英乡志》纲目框架,只作了数据和内容上的修改;《断机村志》纲目设计有缺陷,章节标题表述不符合要求,内容比例不平衡;《三江村志》资料缺失较多,特别是缺经济类资料,口碑资料无印证等。所审阅志稿中反映出的质量问题较为突出。

三、雅安市化解村志编纂难题的初步探索与实践

在推动村志编纂的进程中,各县(区)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难题,从多个维度出实招、想办法,不断探索实践符合自身实际的工作方法。

(一)化解“宏观层面工作推进难”:强化组织领导,提供政治保障

面对省、市都由地方志部门安排部署工作的困境,雅安市各县(区)地方志部门努力维护和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持”的工作格局,在印发规划(方案)上积极争取由县(区)党委、政府办公室名义发文。其中雨城区以区委办、区政府办名义印发编纂方案;荥经县以县委办名义印发编纂方案;名山区、天全县、芦山县以县(区)政府办名义印发编纂方案。天全县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县委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雨城区、荥经县、石棉县争取到将乡镇(街道)、村志编纂任务纳入对乡镇(街道)的年度目标考核。实践证明:以县(区)委办、政府办名义印发编纂方案、明确纳入目标考核的县(区),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顶层设计薄弱的缺陷,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

(二)化解“缺乏编纂经费”:县级财政保障,社会援助补充

雅安乡镇(街道)工作运转靠财政拨款,村基本无集体收入来源,村志编纂所需经费全由乡镇(街道)或村承担是不可行的。面对经费缺乏的问题,雅安市各县(区)地方志部门积极向县(区)政府争取资金支持,其中雨城区、天全县、石棉县、芦山县明确由县(区)财政保障工作经费。目前石棉县安顺场镇、新棉街道正按程序申请经费;天全县团结村、红星村、爱国村、紫石关村已申请兑付第一阶段(纲目完成)费用。暂自行负责编纂经费的村,多积极争取社会力量解决经费问题,如名山区蒙山村委会将当地知名企业负责人纳入村志编纂委员会,争取资金赞助,同时调动3名出生于当地的退休老干部、老教师不计报酬参与《蒙山村志》编纂。

(三)化解“编纂人员匮乏”:统筹队伍,服务外包

本次大规模编纂村志,缺乏编纂人员是各县(区)共同面临的难题。目前使用的两种方法:一是统筹使用力量。天全县充分摸底统计县域内能参与修志人员数量,组织起一支由本地专家学者、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等组成的修志队伍,分组开展村志编纂工作,目前编纂队伍正在开展《红星村志》《爱国村志》等4部村志的编纂工作;芦山县大川镇组织起一支由当地退休老领导、老教师组成的8人编写组,同时负责《大川镇志》和《三江村志》(三江村为大川镇政府所在地)编写工作,达到统筹力量,提高效率的效果。二是服务外包。对于当地确无编纂力量可统筹的县(区),通过“服务外包”形式予以解决。雨城区、石棉县部分村志如《五家村志》《安顺村志》已启动政府采购程序,将编纂任务外包给具有资质的文化公司来完成。实施过程中,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村“两委”仍履行主体主责,安排人员协助收集资料,负责初审和复审;地方志部门及时介入、及时对编纂大纲、志稿质量审核把关,避免出现“事倍功半”的情况。

(四)化解“资料征集难”:明确征集途径、保障措施到位

各村志编辑室不断摸索解决“资料征集难”的有效办法,主要做法有以下四点。一是制定征集方案,做到有的放矢。针对资料征集存在盲目性的问题,《三江村志》编写组在资料征集前,根据编纂大纲制定详细资料征集方案,明确各个篇章细目所需的征集内容、征集方式、征集单位(部门)、征集负责人等,并配合相应的业务培训,提高征集资料的效率和质量。二是“走出去”收集档案、文献资料。对于村内资料缺乏的情况,《断机村志》编写组扩大收集范围,“走出去”到县(区)档案馆等部门(单位)搜寻相关数据、文字、图片资料。并通过查阅综合志书、年鉴,部门(单位)年度出版物等寻找线索,进行更广范围的收集。三是发挥“五老”作用,充分征集微观资料。口碑资料是村志资料的主要来源,该部分资料主要存在于“五老”人员的记忆或口口相传中。《蒙山村志》编写组抓住这类特殊群体,通过组织座谈回忆、个别走访,收集当地历史大事、民俗习俗、人文典故、民间轶事等内容,同时注重“孤证不立、相互印证”,做好走访笔记。四是提供全方位保障措施。名山区中峰镇、石棉县新棉街道等对已启动编纂的村志编写组提供必要办公条件,指派相对固定的在职人员协助搞好文印工作,同时做好用车、用餐等后勤保障服务。

(五)化解“质量保障难”:强化业务培训,严格审核把关

质量是志书的生命线,雅安市、县两级地方志部门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力求提高村志编纂质量。一是抓好培训,强化指导。雅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组织系统内业务培训2次,提升整体业务指导水平;根据工作进度深入急需业务支持的雨城区五家村、名山区海棠村等开展点对点指导4次,帮助解决技术难题。各县(区)跟踪村志推进进度,及时组织开展业务培训20余次,有效提高编纂人员业务能力。二是典型引领、示范带动。名山区、荥经县、石棉县、芦山县均采用“典型引领、示范带动”的工作思路,选定基础条件较好的村,作为试点率先开展村志编纂,以期通过抓好示范,以点带面,提高村志编纂整体水平。三是选好主笔,带好队伍。天全县地方志部门帮助推荐和挑选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过硬的人员担任主笔。通过选准配优主笔,起到带好队伍、培养和储备人才的作用。四是严格审核,把好关口。各县(区)地方志部门坚持过程管理,全程跟踪指导、审核把关志书编纂的纲目制定、初稿编纂、终审等重要环节,同时指导村志编辑室、编纂委员会做好“初审”“复审”工作,确保出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作品。

结 语

雅安本次大规模推动村志编纂,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地方志部门督促指导,社会市场参与”的工作机制,其中县级以下党委、政府占主导地位,严格落实“一纳入、八到位”工作要求,发挥保障力度大、动员范围广、成书效率高的优势和作用;市、县级地方志部门履行推动、督促、指导的职责,帮助协调人力、财力问题,指导乡镇(街道)、村严格落实编纂、审核要求,督促规划内村志按期出版;社会市场参与方面,借助具备资质的事业单位、文化公司等专业力量,补充解决修志力量不足的问题,同时充分调动一切可调动的社会力量,如退休干部(教师)、专家学者、有一定文化的村民、热心修志的社会人员和青年志愿者等参与修志,配合争取个人、机关团体、社会组织、公司企业等的捐赠捐助,营造“全民修村志”的良好氛围,完成村志编修任务。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曾 艳 郑永进 陈 怡 徐小虎〔中共雅安市委党史研究室(雅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