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方志园地>修志体会>详细内容

传承都市记忆 接续成都文脉——继承与创新并重的成都市地方志工作

作者:XXX 发布时间:2015-09-21 09:07:09 浏览次数:1416 【字体:

传承都市记忆  接续成都文脉

——继承与创新并重的成都市地方志工作

成都市地方志办公室

 

近年来,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和省地方志办公室的指导下,成都市地方志办公室认真贯彻成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着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切实发挥好成都首位城市的带头引领辐射示范带动作用,全面推进依法修志编鉴、旧志整理、数字方志馆及地情文献开发利用等工作,实现了成都市地方志事业的新发展。

一、机构编制

(一)市本级地方志机构

成都市地志办成立于19828月,隶属市政府序列,2008年实行参公管理,为正局级事业单位。编制17人,在职9人,内设秘书处、编纂处、编审处、资料信息处,为财政一级全额预算单位;下属成都年鉴社,编制15人,在职12人,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二)区(市)县地方志机构

市辖19个区(市)县和高新区、天府新区。编制131人,在职112人。地方志机构设置分四类:1、单独设置的10个,即锦江区、金牛区、武侯区、青羊区、成华区、青白江区、金堂县、新津县、彭州市、邛崃市地方志办公室;2、史志合一的8个,即龙泉驿区、温江区、蒲江县、双流县、新都区、郫县、都江堰市、崇州市史志办公室;3、与党史、档案合并的1个,即大邑县史志办公室;4、挂靠发展规划局的1个,即高新区地方志办公室;天府新区尚未设立专门修志机构。

二、主要工作

(一)全面推进依法修志

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结合成都实际,于98日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地方志工作的意见》,从志鉴编纂、资料收集整理、地情文献开发利用、方志馆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全市地方志事业发展作出了具体规定。

(二)扎实推进志鉴编纂

成都市二轮修志采用统编统纂方式,由各部门将志书初稿统一上交市志办集中编纂,较好地解决过去志书规模不统一、语言表述不规范、结构不均衡、内容交叉重复、详略不当等问题,年内将全面完成31卷总纂稿,共1000余万字。今年年底,市县两级基本完成二轮修志。同时,将修志工作延伸至村(社区)一级。2013年出台《成都市村(社区)志编纂工作指导意见》(《中国方志通讯》作了转载),目前已完成26部村(社区)志。由市志办指导编纂的《金陵村志》公开出版,得到中指组原常务副组长朱佳木的肯定。全面修订、再版首轮《成都市志》,并增补5部,由原来的73部按类归并为43册,总计3000万字,年内完成出版。积极编纂专题志,《汶川特大地震成都市抗震救灾志》于20141月出版,4个重灾区的抗震救灾志已出版3部,1部进入终审。20135月在全省率先实行资料年报制度,并纳入市政府目标督查。

市县两级年鉴全面实现一年一鉴,部分区(市)县公开出版。2014年,《成都年鉴》荣获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综合特等奖和框架结构设计、条目编写、装帧设计特等奖,3个区(市)县荣获全国地州区县年鉴综合一等奖,2个区(市)县获二等奖。积极开展街道年鉴编纂,桂溪、芳草等5部街道年鉴公开出版。

(三)积极开展旧志和地方文献资料整理

点校出版成都历代旧志丛书16册,收录旧志30余种,900余万字;编纂出版《成都旧志序跋集》;影印复制题襟馆本《华阳国志》;影印出版《华阳国志珍本汇刊》《巴蜀珍稀乡土志汇刊》;影印修补成都首部、原刻本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海内外孤本明天启《四川成都府志》,采用先进工艺还原,参照手抄本、点校本订正,对脱误处填补修复,使该珍本风貌得以还原,是目前最完整、最权威的版本。

与四川大学合作整理编纂《蜀藏》。该丛书是四川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地方历史文献集成,荟萃了具有代表性的巴蜀文献典籍,特别是包括了许多罕见的珍稀历史文献,分经学、史学、文学等22编,全套800册,今年已陆续出版。区(市)县整理出版各类旧志30余种。

(四)有序推进数字方志馆、方志馆建设

20146月,建成全国首家基于云计算的数字方志馆一期工程。在线修志系统实现了非结构化文档处理、便捷的资料检索与调用、修改痕迹保留等功能;门户网站设计采用成都特色文化符号,整体清爽、别具一格。数字方志二期明年5月建成,突出配套完善、提高效能。双流、成华等4个区(市)县已建成史志综合业务平台或数字方志馆。成都市方志馆场地、资金已经落实,正进行设计布展,预计2016年年底开馆。武侯、金牛、郫县3个区县方志馆已建成。

(五)深入发掘地情文献

发掘成都历史文化精髓,编纂成都历史文化系列丛书,目前《成都精览》已公开出版。该书按照唯一性、首创性、影响力大、地方特色鲜明的标准,以口袋书的形式系统介绍城市历史和人文知识,发送社区、乡镇、学校、机关、企业,受到专家学者、社会公众广泛认可,被市教育局定为中小学生的课外书目,成都大学作为培养成都通专门人才的指定教科书,已加印20000多册。该书繁体版、中英文双语版、合订版即将发行。各区(市)县编纂出版《美丽彭州图文志》《锦江街巷》《锦江百年光影》等各类地情书籍20余种,引起较大反响,部分成为畅销书。

积极探索方志有声读物,制作完成《成都市志·民俗方言志》音频化条目417个,保留了方志特点、元素,创新了志书存在的方式,适应了信息化、网络化时代要求。

三、意见建议

(一)建议出台方志馆和信息化建设指导性意见。

(二)建议制定志鉴编纂规范。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