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方志园地>修志体会>详细内容

【方志人】杨奎昌 ‖ 修志路上

作者:杨奎昌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10-28 15:53:25 浏览次数:830 【字体:

修志路上

杨奎昌

2009年,我离开了坚守多年的讲台,有幸被抽调到旺苍县地方志办公室,编纂《汶川特大地震旺苍抗震救灾志》,转眼间经历了数个春秋的磨砺、成长、收获。

2009年7月10日,我正式到县地方志办报到。走进办公室,就被这里别样的环境和氛围吸引住了。油墨书香的清新气息沁人心扉;洁白的四壁、明亮的窗户显得那么素净淡雅;墙角的紫罗兰、富贵竹是那么地清新适然;资料室内包装精致的各类书籍、资料分门别类井井有序地排放在书架上;办公桌上铺展的文稿,闪烁的光标,墙壁上翻新的挂历,这一切仿佛都在诉说着什么……

刚到地方志办脑海里却是一片空白,虽然满怀豪情,信心百倍,但工作的内容、性质、节奏都发生了改变,显得有些无所适从,力不从心。

修志不同于文学创作和公文写作,它是代表政府说话,为决策者们提供科学依据,既要对当代负责,又要对历史负责,是一种严肃的著述工程,有一种敬畏和神圣感,倍感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和苟且。《汶川特大地震旺苍抗震救灾志》这是一部专志,没有经验积累,没有蓝本可参考,需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面对新的挑战,我一度徘徊过、犹豫过、畏怯过,怕自己知识储备不够、阅历不深,更怕自己笔力不济胜任不了这项工作。

2014年9月28日,旺苍县人民政府网报道:《汶川特大地震旺苍抗震救灾志》顺利通过终审

开弓没有回头箭。为尽快进入角色,自己虚心向方志行业的专家、老师们请教,从他们身上吸取营养和知识。大量阅读《四川年鉴》《温江纵横》等文献著述,同时学习条例、规定、保密政策等,大量存储修志专业知识和信息,不断为自己输血,拓宽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力争做到厚积薄发。

编纂《汶川特大地震旺苍抗震救灾志》的过程是极其艰苦的。每天收集资料、查阅文件、核实数据,工作紧张而忙绿。无数次的挫折与失败,无数次推倒重来,无数次智慧的碰撞。但不管困难有多大,我都能用百折不挠的毅力去破解一个又一个难题,且愈挫愈勇,我深信“人只有站起来才能捧住太阳”。

2016年1月8日,旺苍县人民政府网报道:《汶川特大地震旺苍抗震救灾志》公开出版

在县地方志办,我更多地感受到来自领导和同事们在工作上、生活上的支持和帮助。领导们的关心和爱护,同事之间分别时一声叮咛,见面时一声问候,以及那些细水长流的爱让人感动。

编纂《汶川特大地震旺苍抗震救灾志》,让我的心灵再次受到洗礼,再次感受地震时的惨烈与悲壮;感受县委、县政府决胜千里的豪情与气度;感受旺苍老区人民在空前的大灾面前彰显出勇敢豪迈、乐观向上的精神襟怀。2015年12月,当一部洋洋洒洒拥有数十万字的《汶川特大地震旺苍抗震救灾志》公开出版发行时,一种释然,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

2016年至今,我一直承担《旺苍年鉴》编纂工作。年鉴与志书不一样,刚开始接触时感到力不从心,对年鉴的框架结构、语言表述、条目拟定把握不准。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实践、磨练,渐渐进入角色,掌握了年鉴编纂方法。

在方志事业这方舞台上,我感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别样的风采,他们满腹经纶、风华自雅、淡泊名利,对方志工作严谨敬业、不惧挑战、锐意进取。他们内心矫健内敛,治学的精神连绵不断,代代相济。凭着对这份特殊工作的执著与热爱,面对当今物欲横流、流光溢彩的繁华世界,任凭窗外季节怎样变换,仍兢兢业业、默默无闻专心著书立学,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在清苦与寂寞的环境中潜心问道,躬耕不辍,用执著与信念撑起地方志这片天空。他们平实的情怀、高扬的精神气象令人敬佩,时时感染着我,激励着我。

同时,我常常被来自民间的那些修志爱好者们的精神所感动。他们热爱修志胜过爱自己的生命,不惜自己的精力和财力,花费数年时间,自掏腰包东奔西走收集资料,编纂村志、乡志、族谱……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一种文化人具有的精神和品质。

旺苍县部分地方志成果

与志结缘是一种幸运。我曾多次参加由省、市地方志部门组织的各种学习培训,有幸见到许多修志精英们的风采;在成都校对资料、编辑图片、排版设计等,让我拓展了视野,意外学到了不少新知识。也曾参与《旺苍组织志》《木门镇志》《英萃镇志》等一些部门志、乡镇志的指导和审稿,让人受益匪浅。每天陶醉在浓厚的修志文化氛围中,原本浮躁的心灵渐渐开始平静下来,不再被外界的繁华与喧嚣影响,习惯了在淡泊中耕耘,在平静中奉献。

十年光阴,说长尤短。修志丰富了我的人生,从教师到一个修志工作者,实现了角色的转变,是县地方志办给了我这个锻炼、绽放自己的舞台,让我的生命历程多了一份精彩,多了一份厚重!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杨奎昌【中共旺苍县委党史研究室(旺苍县地方志编纂中心)】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