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工作简报>2023年工作简报>详细内容
2024-07-08 15:05:51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简报第86期(总第581期)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11-23 15:04:00 浏览次数:297 【字体:

【市州动态】

江红英调研广元地方志工作

11月16日,省地方志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江红英到广元调研地方志工作,看望慰问广元市地方志编纂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参观广元微型史志馆,并召开座谈会。

广元市地方志编纂中心就全市史志系统机构编制、要素保障、队伍建设、地方志工作开展情况和存在问题、下一步工作打算作汇报。

江红英指出,广元地方志系统干部激情高、业务精、作风实、敢担当;阵地建设不断规范,特别是微型史志馆建设布局合理、内容丰富、整理规范;工作成效显著提升,规定动作不走样,常规动作不打折,自选动作有特色。“一中心两走廊”建设等多项工作获省、市领导肯定批示,今年又在全省地方志工作会议和全省地方志宣传工作培训会上作交流发言,成绩值得充分肯定。

江红英强调,要持续强化“存史、育人、资政”职能,以高度负责的工作作风、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一是坚守为民初心,践行方志使命。要坚守“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初心使命,处理好名与利、得与失、苦与乐的关系,在地方志工作中体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二是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工作能力。地方志系统干部要勤于学习、主动学习、善于学习,在学中干、干中学,以学增智、以学促干,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研究能力和专业能力。三是立足主责主业,服务中心大局。自觉把地方志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定位、去思考、去研究,编好志书年鉴,争出精品志鉴;加强地情研究和开发,编辑出版更多地情产品;深入开展贴近现实、贴近生活的课题研究,积极拓展社会学志用志途径。      


“爱成都·迎大运”寻找“蓉城红领巾小史官”活动获2023年度中国城市新闻网媒联盟创新创意精品奖

11月2日,第十九届中国城市新闻网媒联盟总编辑联席会在青岛举行。成都市地方志办联合成都市少工委、红星新闻网开展的“‘爱成都·迎大运’寻找‘蓉城红领巾小史官’”活动,荣获2023年度中国城市新闻网媒联盟创新创意精品奖。

“‘爱成都·迎大运’寻找‘蓉城红领巾小史官’”活动以“传少年薪火·续成都文脉”为主题,通过线上学习、线上答题、线下比赛等多种形式,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在学习掌握成都历史文化知识的过程中爱国家、爱家乡、爱城市,增强文化自信自强,成为历史文化的爱好者、守护者、传播者。活动吸引全市超400所学校16万少先队员参与线上答题,带动超60万少先队员及家长参与成都历史文化线上学习。活动评选出的111名蓉城红领巾小史官,通过视频讲解成都历史文化故事等各类方式参与到成都历史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之中,为赓续天府文脉贡献了少年力量。

此次活动还创下多个“首次”记录。首次针对少先队员的大规模历史文化科普行动。19期成都历史文化微队课,以轻松活泼的语言、分类汇总的方式,向广大青少年儿童系统普及天府文化知识,是迄今覆盖范围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针对少先队员开展的历史文化科普行动。首次成立红领巾方志学院。依托成都方志馆设立全市首个红领巾方志学院,作为少先队员了解成都“前世今生”和方志文化的研学基地及交流平台。10月13日,庆祝中国少年先锋队成立74周年之际,红领巾方志学院正式揭牌。

活动期间,新华网、央广网、中国网、人民日报党媒平台、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成都广播电台、红星新闻网等10余家中央及省市主流媒体宣传报道60余次,“小史官”相关微博登上新浪微博热搜榜,活动相关报道全网流量超2000万人次。                       


乐山市委领导对村史馆建设工作作出批示

11月15日,乐山市委书记马波在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报送的《资政参阅》(2023年第2期)“乐山市建设村史馆助力乡村振兴的几点思考”上批示:坚持因地制宜、守正创新、体现特点、符合民意,持之以恒办好此事。请赖俊同志审示。

同日,乐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赖俊批示:道鸿同志并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牵头,积极会同相关单位,按照马波书记批示要求,持之以恒推进我市村史馆建设各项工作。

11月16日,乐山市委副书记陈扬杰批示:这个报告写得很好。请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负责同志学习,可以在全市规划建设一批村史馆(文化振兴内容)。


南充市方志馆举办“癸卯汉服出行日”活动

11月18日,在全国汉服出行日即将到来之际,南充市方志馆联合南充市汉服文化协会举办“癸卯汉服出行日”活动,吸引南充本地及周边城市众多汉服文化爱好者参加。

此次活动分走秀、参观、集章、雅集4个部分,人们身着传统汉服,在南充市方志馆领略南充千年发展变迁和历史文化,从原始时期的有果氏之国到宋理宗升果州为顺庆府;从丝绸之都名扬天下到文人墨客留名千古;从落下闳太初历、川北大木偶戏令人惊叹到史学巨著《三国志》流传至今。活动中,南充市方志馆“专属地情印章”首次亮相,“集章式旅游”等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深了对本土文化、汉服文化的了解。 此次活动是地方志部门宣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之举。

南充市方志馆将以此活动为开端,持续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精髓,与时俱进,不断将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新潮流相融合,主动融入群众文化需求,为讲好南充故事、传播南充声音贡献方志力量。                            


成都市武侯区地方志办争创精品 创造佳绩

2023年3月,《武侯年鉴(2022)》成功入选第七批中国年鉴精品工程“中国精品年鉴”,为四川省首部中国精品年鉴,是武侯区地方志办公室继2019年被推荐为全国地方志工作先进集体、《武侯年鉴(2020)》获评为全国特等年鉴后,再获殊荣。近日,成都市武侯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对区地方志办公室予以通报表扬。在2022年度考核中,3名《武侯年鉴(2022)》编纂人员获嘉奖。

前瞻谋划,全力推进。区地方志办认真学习《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规定》及其补充规定,把握争创精品关键节点和要求,制订工作计划,科学组织“众手成鉴”。组织梳理年度大事,研究确定体现区域特色和年度特点的卷首彩页、重点条目等主题内容;加强与各位评审专家的联系沟通,认真领会落实专家意见;克服高温、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分工负责联系相关部门补充资料,加紧完善修改,按时提交评审文稿。

质量为本,精耕细作。区地方志办认真落实关于提升年鉴质量的要求,视质量为地方志的生命,将质量把控贯穿于资料收集、文稿撰写及修改、审核补充、出版设计等各环节,注重把好政治关、史实关、保密关、体例关、文字关、逻辑关。一是注重收集重要文献。第一时间整理区重要会议材料、区委区政府领导讲话、区大事记等文献资料,充分把握年度重要工作和特色亮点。二是主编、副主编通稿审读。遇到疑难问题,组织集中讨论、共同研究解决方案。三是编辑人员交叉校稿。初稿完成后,主要撰稿人员进行交叉检查和校改后形成讨论稿。四是组织集体讨论改稿。全体人员分组、分章节审读讨论稿,查找问题并提出修改建议,集中讨论确定详细修改意见,形成征求意见稿。五是撰稿单位严格审核。将征求意见稿送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员和各撰稿单位审核,要求严格审核涉及政治、保密、军事等方面内容。六是严格遵循出版规范。年鉴出版设计完成后,组织人员严格按文字、数字、标点、图表、计量单位等国家标准,仔细审校,逐一甄别处理发现的问题,确保年鉴出版质量。

科学布局,彰显特色。区地方志办重视对全国各地精品年鉴的学习借鉴,在区方志馆收藏全国各地精品年鉴,认真组织学习,尤其注重借鉴《连云港年鉴(2019)》等精品年鉴在篇目设计中突出年度特点、地域特色方面的经验,作为优化《武侯年鉴》篇目大纲的重要参考。一是科学设置篇目结构。优化调整篇目结构,规范排列篇目层次,大事记与内文条目相呼应。二是突出展示特色亮点。专记收录“党史学习教育”“就业服务推进”等专题文章,突出反映武侯区2021年度特色工作;卷首彩页精选图片,突出展示年度重点工作;用图说形式展现2021年度武侯区取得的成就和获得的荣誉,直观呈现人口、财政收入等数据;细化条目,着重反映区域特色、涉及民生、更接地气的内容。三是注重丰富年鉴内涵。注重文化底蕴、内容延续、文献占比、图表运用、内容拓展等内容,丰富年鉴内涵。

总结思考,接续提升。区地方志办认真总结经验,计划继续扩展资料收集渠道、优化调整篇目大纲,着力在体现年度特点、突出武侯特色上下功夫,不断提升《武侯年鉴》质量。一是进一步突出特色亮点。规范全书“综述”,高度概括性记述相关工作年度发展重点和亮点;突出记述年度大事、要事和重点工作。二是进一步完善篇目结构。协同统计、商务等职能部门,共同研究确定篇目结构和记述内容,力求全面展示武侯区经济发展情况、区域特色和重点企业等情况,丰富年鉴“经济气”“烟火气”,对机关内部事务、队伍建设等内容进行适当压缩,或取消单设条目,选取重点内容调整到“概况”中。三是进一步优化街道篇目。打破各街道分目惯例,每个街道分目设“概况”条目,介绍街道的地理位置、建置沿革、所辖社区及人口、民族等情况,概括性介绍街道经济社会年度发展情况,设3—4个单一性条目,突出街道年度重点和特色工作情况,尤其是社区发展治理特色亮点,让年鉴更接“地气”。                       


《甘孜州志(简本)》出版

    近日,甘孜州地方志办公室编纂的《甘孜州志(简本)》出版发行。全书60余万字,简明扼要记述甘孜州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方面的历史与现状,突出展示甘孜州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文化特征,重点记述甘孜州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成就。该书是甘孜州出版的第一部地方志简本,为今后地方志简本编纂积累了经验。                               


请点击查看原文: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简报第86期(总第581期)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责任编辑:江婷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