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工作简报>2023年工作简报>详细内容
2024-07-08 15:05:51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简报第94期(总第589期)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12-18 19:02:45 浏览次数: 【字体:

【特别关注】

四川推出首批“四川精品年鉴”

12月15日,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印发《关于公布首批入选四川省年鉴精品工程“四川精品年鉴”的通知》(川志函〔2023〕108号),公布入选首批四川省年鉴精品工程的“四川精品年鉴”名单,《广安年鉴(2023)》《乐山年鉴(2023)》《南充年鉴(2023)》《绵阳年鉴(2023)》《青白江年鉴(2023)》5部年鉴成功入选。

2023年3月,省地方志办印发《四川省年鉴精品工程实施方案》,正式启动实施四川省年鉴精品工程。实施过程中,省地方志办坚持以四川年鉴工作实际为出发点,采取务实举措,严把申报、评审、修改、复核、评定关口,扎实做好年鉴精品工程组织实施。

坚持上下联动,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四川省年鉴精品工程领导小组,省地方志办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省地方志办班子其他成员任副组长,省地方志办各相关处(社)负责人任成员,统筹规划年鉴精品工程实施,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对通过评审的精品年鉴进行认定。成立四川省年鉴精品工程办公室,负责四川省年鉴精品工程的日常组织协调和指导、培训、调研、评审等工作。各市(州)相应成立四川省年鉴精品工程市(州)联络组,各市级地方志工作机构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任组长,成员由有关方面专家和年鉴部门负责人至少5人组成,联络组负责协调本地区精品年鉴创建活动的业务指导、评审申报、宣传推介等工作。

制定评选标准,量化评分指标。按《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规定》《关于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若干问题的补充规定》《四川省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规范》要求,结合四川年鉴实际,制定《四川省年鉴精品工程评选质量标准》,从观点、框架、内容、条目、图表、行文、编校、版式等方面进行细化明确,突出重点量化标准。制定《四川省年鉴精品工程评分标准》,按百分制计算,框架(分类)和标题占25分,内容占30分,特色占7分,图表和版式占8分,行文和编校占30分,同时,明确扣分内容,做到标准统一,一把尺子量到底,力求量化的科学性。工程组织实施期间,制定《四川省精品年鉴修改指导意见建议》,对重点板块、共性问题、争议性问题进行细化解读,供评审专家和年鉴编纂单位参考,进一步提升年鉴编纂、修改质量,做到每一环节对每一本年鉴质量都是一次提升。 

建立评审专家库,严格把关质量。建立由8名成员组成的2023年四川省年鉴精品工程评审专家组,负责申报年鉴篇目、文稿评审、指导、复核等工作。专家在审核指导过程中,需对自身提出的意见负责,并全程跟踪、督促指导年鉴编纂单位进行修改,复核年鉴篇目、志稿修改情况,督促时间进度,确保按省年鉴精品工程办公室规定时间节点上报相关资料。

规范评审流程,确保公平公正。经各编纂单位申报、市(州)地方志部门初选推荐,2023年,全省共有20部市、县级2023卷年鉴申报四川精品年鉴。篇目审核阶段,组织专家对所有申报年鉴篇目进行审核,提出修改意见并按质量高低进行排序,省年鉴精品工程办公室统筹汇总后提出建议入围下一环节年鉴名单,报省年鉴精品工程领导小组会议审核通过后公布,共有10部年鉴进入第二轮评选。志稿编纂、审核检查阶段,省年鉴精品工程办公室按1部年鉴2名专家进行指导、审核的方式进行分配,采取会议座谈、上门指导等方式进行指导,书稿完成后进行审核,多次提出质量评审意见和修改要求,反复进行复核打磨后,专家提出最终质量评审意见和推荐建议,省年鉴精品工程办公室依据《四川省年鉴精品工程评选质量标准》《四川省精品年鉴修改指导意见》对年鉴进行检查。根据检查情况,参照专家推荐情况,提出最终5部“四川精品年鉴”建议名单报省年鉴精品工程领导小组会议审核评定。

下一步,省地方志办将持续扩大年鉴精品工程影响力,对获评精品年鉴的,在“方志四川”两微十四号一网一刊一台一店一馆新媒体矩阵进行宣传推介,充分发挥精品示范引领作用。同时,不断总结精品工程组织实施经验,为今后年度高效组织工程实施,形成年鉴梯度发展格局奠定坚实基础,着力推动编纂出版一批经得起历史检验、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川”字号精品年鉴。

(省地方志办)

【市州动态】

“成都方志”获评2023年政务新媒体年度优秀案例

12月14日,四川省委网信办指导、成都市委网信办主办、成都市互联网文化协会承办的2023成都市政务新媒体峰会在蓉举行。峰会现场发布“2023年优秀政务新媒体”“2023年优秀新媒体”“2023年政务新媒体年度优秀案例”等榜单。成都市地方志办《“成都方志”政务新媒体矩阵创新运营管理》获评“成都市2023年政务新媒体年度优秀案例”,系成都市首次获此殊荣。

 “成都方志”政务新媒体矩阵包含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抖音号、头条号、微博、网站等传播平台。截至目前,“成都方志”政务新媒体矩阵粉丝总数突破185万,累计总阅读超13亿人次。2023年,“成都方志”微信累计发布稿件700余篇,30余篇单篇阅读达1万+,粉丝数从1.3万增长至21万。“成都方志”抖音号聚焦成都时事热点,快速回应市民关切,关注粉丝突破140万,多次进入市级政务抖音号传播指数排行榜前十。

(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乐山市沙湾区积极推进乡镇志编纂

乐山市沙湾区积极作为、大力推进乡镇志编纂出版工作。

一是紧抓“领”字,确保正确方向。组建由区政府区长任组长,常务副区长、分管副区长、区政府办主任任副组长的乡镇志编纂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全区编纂规划,落实年度目标考核;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区地方志办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全区乡镇志编纂日常业务指导。各乡镇同步成立以乡镇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镇长为副组长的编纂领导小组,成立以乡镇党委副书记为主任、乡镇分管副乡镇长为副主任的编纂委员会,确保编纂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同时,2013年,沙湾区人代会通过“将乡镇志书编纂经费列入乡镇财政预算”的提案,保障编纂经费。

二是紧抓“智”字,选优配强人才。将综合素质好、熟悉乡镇情况的退休干部、本地乡贤等纳入区乡镇志编纂人才库。各乡镇志编纂委员会结合实际,在人才库内选聘编辑部主编、副主编、编辑,制定并落实编辑部征集组、撰写组、统稿组等岗位责任。主编大多曾任乡镇党委副书记以上职务,编辑多由曾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热爱地方文化传承,具备一定文字功底的同志担任,为编纂工作顺利推进打下人才基础。

三是紧抓“纲”字,打牢编纂基础。科学拟定编纂大纲,搭建好框架结构是编纂工作的基础。在篇目拟定中,落实“三步走”。坚持“走上去”,征求意见建议。乡镇党政领导带领志书编辑部成员到市、区地方志办,邀请志书编纂专家为乡镇志编纂指方向、定结构、提意见;坚持“走进去”,听取意见建议。向村组干部及在乡镇党政机关和村两委工作多年的老同志寻访问策、汇聚智力。坚持“走出去”,学习优秀经验做法。学习借鉴其他县(市、区)已出版的高质量乡镇志编纂篇目。编纂领导小组严格按编纂规范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梳理、综合各方面意见建议,反复分析研究,拟定编纂篇目,报乡镇党委政府和区地方志办核准后,全面启动乡镇志编纂工作。

四是紧抓“征”字,丰富组稿资源。高度重视资料征集,实现全、精、实是做好编纂工作的关键。编纂领导小组制发《乡镇志编纂篇目提纲》《乡镇志资料征集公告》等,广泛征集有关乡镇历史演变、建置区划、人文地理等初始资料。编辑部认真运用“看、听、查、阅、摄、摘”方法,实地查访勘探遗迹,走村入户聆听往事,逐条逐项查阅档案,积累大量原始文字资料、图片资料、数字资料。

五是紧抓“质”字,编纂出版精品。质量是志书的生命线,沙湾区乡镇志编纂统筹开展“整、读、研、纂、审、校”各项工作,保障编纂质量。“整”,即整理资料,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严格科学的筛选、审查、检验、分类、汇总,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读”,即逐字逐句反复通读、熟读原始资料,弄懂理解所选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研”,即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法的眼光,科学分类综合比较分析,找出历史发展特征特点,悟出历史发展规律。“纂”,即按志书编纂规范和要求,秉笔直书,科学记述。“审”,即严格落实“初审、复审、终审”三审制,把好政治关、史实关、文字关、保密关。“校”,即严格遵守“三校一通读”制度,严把出版最后一个环节。

编纂过程中,区政府分管领导、区地方志办负责人带队提前介入,到各乡镇督促指导编纂工作,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意见建议,研究解决存在问题,加快编纂进度,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出版任务。                  

(乐山市沙湾区地方志办公室)

宜宾市叙州区大力推进史志工作

2023年,宜宾市叙州区委党史研究室(宜宾市叙州区地方志办公室)采取“三向发力”举措,着力构建“大史志”“大宣教”格局,努力提升工作水平,增强史志影响力。

在争取区委区政府支持保障上持续发力。结合省市下达的编纂任务,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汇报,今年争取专项经费16万元,实现年度新增经费新突破。同时,争取到对区直部门、乡镇年度目标考核分值由2022年的2分增加至4分,实现考核权重新突破。

在向乡镇部门延伸史志事业上持续发力。及时印发《叙州区2023年史志工作考核细则》。积极做好年鉴、乡镇村志编纂。持续推进红色资源普查及保护利用、乡镇村史志阅览室及机关史志角创建。将史志社会化宣讲、涉史意识形态等史志宣教工作纳入对乡镇、部门的年度目标考核,并细化评价标准,严格考核打分,有效推动乡镇、部门在史志工作上更加用力。

在提升史志人员业务素质上持续发力。一是在单位内部开展“领讲大比拼、争做专业史志人”活动,让新进人员领讲《叙州区历史沿革》《宜宾城的2200年》等叙州区历史知识,力争克服业务素质短板。二是聘请区图书馆专家对乡镇、部门史志阅览室管理人员作专题培训,着力提升史志阅览室的借、阅、建、管规范化水平,并于年底由班子成员带队逐个到点检查、严格验收,有力推动史志阅览室更好发挥作用。三是组织乡镇村志编纂人员培训,制定《叙州区乡镇(村)志编纂进度安排》,根据进度情况及时提示并现场指导,有效提高编纂效率和质量。

(宜宾市叙州区地方志办公室)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简报第94期(总第589期)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