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工作简报>2025年工作简报>详细内容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简报第23期(总第755期)

发布时间:2025-03-11 16:04:45 浏览次数:300 【字体:

【特别关注】

严把质量标准 强化统筹保障

加快推进全省镇村志编纂出版

省地方志办印发《关于加强乡镇(街道)志、村(社区)志编纂出版进度和质量把控的通知》

37日,省地方志办印发《关于加强乡镇(街道)志、村(社区)志编纂出版进度和质量把控的通知》,从加快进度、注重质量、强化保障三个方面,贯彻落实228省地方志办印发的2025年工作要点提出持续推进全省乡镇(街道)志、村(社区)志,确保2025年底完成编纂出版任务的50%”工作部署。

《通知》要求,全省各级地方志部门要采取务实举措,通过四个加强有效化解制约镇村志编纂出版进度的重点难点:加强宣传推广,不断提高镇村志编纂的社会知晓度、参与度,充实编纂队伍;加强借势借力,整合部门及社会资源,不断提升资料来源的广度和深度,丰富资料收集;加强专业培训,不断提升编纂人员的思想认识、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加强业务指导,严格审核把关,确保镇村志书质量审查取得实效。

《通知》要求,全省各级地方志部门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确保镇村志编纂成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要在确保史实准确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地方特色和文化亮点,让镇村志更接地气更有烟火气,为后世留存真实、完整、鲜活的地域记忆。要深化修志为用,充分发挥志书教化育人作用,为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提供生动的乡土教材,让青少年了解家乡,从而热爱家乡,建设家乡。要服务发展大局,全面总结镇村在经济建设、社会治理、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成功做法,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历史借鉴和现实参考,助力乡村振兴和产业振兴。

《通知》要求,全省各级地方志部门要强化保障,全力争取多方支持。省地方志办将加强对人才培训、学习交流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市、县级地方志部门要坚持长期谋划与动态调整相结合,倒排工期分解任务,确保镇村志编纂出版工作高效推进,如期完成编纂出版阶段性任务。

下一步,省地方志办将建立镇村志工作专项台账,每季度对市(州)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实时掌握,对工作中发现的好的做法予以宣传推广,示范带动全省镇村志编纂工作有序推进。

(省地方志办)

史携手共融 跨界合作共赢

《巴蜀史志》方志四川加入四川文学媒体合作联盟

39日,《巴蜀史志》期刊和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应四川省红星作家协会(省直作协)邀请加入四川文学媒体合作联盟。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一级巡视员江红英出席签字仪式,并作为联盟代表发言。

此次四川文学媒体合作联盟由四川省红星作家协会(省直作协)联合包括《巴蜀史志》期刊和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在内的四川省内首批“21+”媒体期刊、出版机构、文学类网站等共同发起,这些成员涵盖传统文学期刊、史志期刊、新兴文学类网站与自媒体公众号、各地市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文化栏目以及从事文学作品出版发行的相关企业,形成了一个多元化、全方位的文学媒体矩阵。

《巴蜀史志》期刊和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作为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主管主办的传统期刊与新媒体公众号,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点突出巴蜀文化,刊载与发布的多为与巴蜀地区历史和文化相关的文史作品,已然成为四川文化传播领域内两张闪亮的名片。《巴蜀史志》期刊作为四川省唯一公开发行的史志期刊,以信史、实学、新知、美文为基本追求,以书写四川记忆,讲好四川故事,传播四川声音为己任,集专业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致力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红色文化、巴蜀文化和民族文化。近年来,《巴蜀史志》探索史志期刊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不断提高政治性、文化性、学术性、可读性,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充分发挥自身作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作为挖掘弘扬巴蜀文化的宣传阵地、作为方志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平台窗口作用,深受社会各界喜爱。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更是引人注目,包括“12文章号10视频平台1111111(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人民号、澎湃号、搜狐号、头条号、企鹅号、网易号、百家号、时间号、一点号、大鱼号、顶端号,视频号、抖音、腾讯视频、好看视频、优酷(土豆)、微视、快手、爱奇艺、哔哩哩、小红书,四川省情网手机版、喜马拉雅FM电台、《巴蜀史志》期刊电子版、微店、个人图书馆、四川方志云、微博,关注用户数已突破50万。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通过有思想、有深度、有品质、接地气的作品有效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凝聚精气神为守护历史文化传播传统文化及红色文化挖掘民族文化及本土文化,贡献了不可忽视的力量。《巴蜀史志》期刊和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加入四川文学媒体合作联盟,让史志与文学交流碰撞、融合创新,将为联盟注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文学创作提供更多历史素材与灵感,为文学作品传播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和窗口。

江红英在发言中提出,中国自古即有文史不分家之说。长期以来,四川文学界许多朋友给予《巴蜀史志》和方志四川大力关注和支持提供了众多高质量稿件。去年,《巴蜀史志》与四川省红星作家协会(省直作协)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致力于巴蜀历史文化的传播。今天,《巴蜀史志》期刊和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加入四川文学媒体合作联盟,既拓展了两个媒体的合作对象,也让宣传弘扬巴蜀历史文化的力量更加强大。希望四川文学媒体合作联盟单位充分发挥各自特长优势,在合作中实现共赢,共同为建设文化强省增强文化自信贡献力量,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四川篇章。

《巴蜀史志》期刊和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加入四川文学媒体合作联盟是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全省地方志事业品牌建设的意见》打造史志期刊品牌、网络媒体品牌的又一有力举措,是省地方志办坚持开放合作理念的生动诠释强化品牌意识、提升宣传影响的具体实践。方志与文学携手共融,不仅可让历史文化起来,让文学创作下去,还可为作者和读者带来更为丰富的文化体验,为文化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最终实现方志文化传播与文学创作的双赢。今后,《巴蜀史志》期刊与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推出更多兼具文学性与历史深度的内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以文化明道、铸魂、润心、启智、聚力、兴业,自觉担负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坚持三个服务讲好四川故事,为加快推进新时代文化强省建设提供更多精神推动力、文化支撑力。

省地方志办

【市州动态】

自贡市三着力推动扶贫志编纂工作

《自贡扶贫志》编纂工作启动以来,始终立足存史育人资政、服务乡村振兴使命任务,以三个着力系统梳理自贡市1949年至2020年扶贫工作五个阶段(救济式扶贫、开发式扶贫、八七扶贫攻坚、整村推进式扶贫、精准式扶贫)资料,努力打造史料价值与时代特色兼具的精品志书。

着力多维联动,构建高效编纂体系。在先期由市政府办发文成立《自贡扶贫志》编纂委员会的基础上,市地方志办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市档案馆,采取专业团队+社会协同模式设立总编室、综合协调组、档案资料组、业务指导组,组建由4名编辑组成的专职编辑团队,开展多场专题培训,先后赴广安、贵阳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同时,总编室建立线上线下实时联系机制,运用初稿资料登记表等数字化工具,实现49个承编单位资料动态管理。

着力社会参与,填补影像空白。202412月,《自贡扶贫志》总编室针对部门(单位)图片收集不足的现状,主动面向民间力量发起征集扶贫主题照片的活动,形成社会参与修志的良好氛围。活动先后吸引退休记者、摄影爱好者等20余人参与,共征集图片762幅,时间跨度超70年,覆盖农田改造、易地搬迁、产业扶贫等场景。经《自贡扶贫志》总编室组织评审,初选267幅图片入志,并按扶贫工作五个阶段分类整理。其中,富顺县委宣传部退休干部提供的数十张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照片,涉及贫困旧貌、产业升级、基础设施等内容,有些照片甚至属于首次公开,有效填补了历史资料空白。

着力提质增效,立体呈现扶贫历程。近一年来,《自贡扶贫志》总编室系统化梳理扶贫工作各阶段政策文件、扶贫特色(自贡在全国、全省先行先试且成效显著的工作)、典型案例(如富顺县李桥镇高滩村黑凼口脱贫经验),收录扶贫总结21份、政府工作报告27个,形成文字叙事+数据图表+影像佐证立体框架。通过同一区域不同时期影像对比(如乡村道路、住房、教育设施),直观展现扶贫巨变,凸显新时代攻坚成效。此外,总编室创新施行闭环管理+标准规范机制,制定编纂例行制度,落实催收审核反馈流程,确保60余万字初稿按时完成。

(自贡市地方志办公室)

达州市召开《达州市扶贫志(1949-2021)》资料收集成果审查验收会

36日,达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中心召开《达州市扶贫志(1949-2021)》资料收集成果审查验收会,对扶贫志前期资料收集成果进行全面审查,安排部署下步编纂工作。市扶贫志审稿组全体成员、承编单位编纂人员参加会议。会上,承编单位负责人系统汇报扶贫志资料收集工作完成情况,重点展示资料卡片制作、分类登记等规范化管理成果。审稿组专家围绕资料完整性、准确性开展审查,针对部分资料缺少等问题提出意见建议。会议要求:一是加快工作进度,根据扶贫志篇目大纲开展精细化资料长编,撰写初稿;二是严格遵循资料审查制度,及时查漏补缺,开展资料补充完善和考证工作;三是加强编纂过程指导,定期与承编单位进行沟通交流,邀请扶贫领域权威专家进行动态指导,确保编纂质量。

(达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中心)

巴中市启动《巴中市直部门(单位)大事记》编纂工作

33,巴中市委史志办公室印发《关于认真做好〈巴中市直部门(单位)大事记〉相关资料编报的通知》,正式启动大事记编纂工作通知细化一事一条、以时为序的编纂规范,强调避免空话套话,突出关键数据、核心成果和首创经验。同时,严格落实全流程审校机制,严把政治关、史实关、保密关和文字关。

(巴中市委史志办公室)


请点击查看原文: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简报第23期(总第755期)


终审:黄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