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地方志工作简报第53期(总第785期)
【市州动态】
成都市村(社区)志编修的实践与探索
近年来,成都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史志编修的重要论述精神,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关于“鼓励乡村史志编修”以及中办、国办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中关于“支持编修村史、村志”的有关要求,按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实施方案(2022年修订)》和省地方志办《关于印发四川省乡镇(街道)、村志编纂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将编修村志作为地方志工作向基层延伸的重要抓手,坚持“把村里的大变化写进新村志”,采取有力措施,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全周期政策保障体系。 2013年,成都市地方志办印发《村(社区)志编纂工作指导意见》,全面推开村志编修;2016年和2022年,村志编修分别列入成都市地方志事业十三五、十四五规划;2021年,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全市地方志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强名村志编纂工作力度;2023年底,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文件明确提出“支持名镇名村志编纂”;2024年,成都市地方志办印发《关于实施名镇名村志编纂文化工程的通知》,要求到2027年底前,全市市级以上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村志编修全覆盖。通过系列部署,成都市的村志编修工作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地志办推动、专家指导、社会联动的新局面。目前,全市在编修的村志有40余部。
坚持守正创新,打造名村志特色品牌矩阵 。2016年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2023年10月更名为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启动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以来,成都市结合实际,推动彭州市《宝山村志》积极申报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适时启动成都名镇名村志丛书编纂,先后印发《成都市地方志系统“三个一”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推进成都名镇(乡、街道)志、名村(社区)志编纂工作的通知》,各区(市)县相继启动名村志编修,共16部,占村志编修总数近一半。这些名村志的编修出版,将为抢救传承乡土文化,留住乡风、乡俗、乡音,服务乡村文化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夯实人才根基,锻造专业化编修队伍梯队。面对村志编修人才普遍不足的现状,成都市地方志办着力在专家、业务骨干和总纂队伍建设上下功夫,组建了20余人的专家队伍、30余人的业务骨干队伍和40余人的总纂队伍。同时积极发动老干部、老教师及熟悉村情、热心修志的乡土人才参与到村志编纂工作中,逐步构建和完善全市地方志编修人才库。近年来,同步配套开展10余次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业务培训,累计培训3000余人次。组建全国专家+本土专家的业务指导团队,对在编的名村志实行每季度一次的一对一指导,区(市)县地方志办纷纷效仿定期指导制度,为村志编纂全流程提供专家指导。编印《成都名镇名村志丛书编纂指导手册》《成都名镇名村志丛书编纂组织工作指引》等教材,在村志编纂规范和组织管理等方面提供业务指导和流程指引。
深化成果转化,拓展村志文化多维赋能场景。村志编修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力量。在全市地名保护名录申报、地理标志农产品申报、村史馆打造等工作中,村志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双流区黄龙社区、郫都区子云村、邛崃市高兴村入选市级古村落,邛崃黑茶入选地理标志产品,就得益于村志的相关历史记载。青白江区《十八湾村志》助力该村成功创建乡村文化振兴样板村。彭州市《宝山村志》为该村升级村史馆和建设集体经济·共同富裕主题馆提供了大量史实资料。村志成果联动村(社区)微方志馆建设和宣传。全市打造了145个村(社区)微方志馆,区(市)县地方志办及时将村(社区)志纳入微方志馆建设体系,为借阅志书的单位和个人提供查询村史、历史文化素材服务,同时为拍摄微方志馆宣传视频提供文本材料支撑,促进村志成果的转化与延伸。
(成都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泸州市、自贡市富顺县等地积极推进镇村志编纂
2025年来,泸州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多措并举扎实推进乡镇(街道)志、村(社区)志编纂工作。截至6月10日,已出版乡镇(街道)志27部、村(社区)志19部,在编乡镇(街道)志40余部。抓培训提升操作性。召开全市乡镇(街道)志、村(社区)志编纂培训会,采取“理论+实例”方式,对编纂实务操作进行培训,为编纂人员提供业务支持与专业咨询,切实提升编纂人员业务能力。抓谋划压实工作责任。印发《2025年泸州市各区县乡镇(街道)志、村(社区)志编纂出版任务表》,实行清单式管理,明确工作任务、完成时限等,有力推动编纂工作。抓规范保障编纂质量。印发《泸州市乡镇(街道)志、村(社区)志编纂指导手册》,从基本内容、工作流程、评审程序、行文通则等全面进行规范,确保志书编纂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手册》还收录了质量较好的乡镇志、村志篇目作为示范,供编纂人员学习借鉴。
5月8日,富顺县地方志办公室召开社区志编纂工作推进会,4个试点社区志的镇(街道)分管领导汇报工作开展情况。与会人员针对资料收集渠道窄、部分内容表述不规范、专业编纂人才短缺等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4月28日,绵竹市召开镇(街道)志、村志编纂工作推进会,市委办公室主任侯科到会指导并提出要求。会议听取了5个镇编纂工作进度、经验做法及问题整改情况的专题汇报,7个镇(街道)分别介绍了编纂规划。通过交流互鉴,进一步明确了镇村志编纂的标准化流程和关键环节。
5月9日,遂宁市安居区地方志编纂中心召开2025年镇志编纂推进会,传达学习相关会议精神,部署下一阶段志书编纂工作。会上,拦江镇分享了编纂工作经验,各镇就推动镇志编纂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
4月27日,马边彝族自治县召开乡镇志、村(社区)志编纂工作调度会议,总结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存在问题,部署下步工作。各乡镇分管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4月21日,珙县召开2025年村志编纂工作推进会,强调要建立“口述+文献+踏勘”佐证体系,执行“三审一验收”制度,压实质量终身责任,并围绕村志编纂开展专题培训。县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各乡镇分管领导、编纂骨干参会。
5月28日,芦山县召开2025年乡镇(街道)志、村志编纂工作推进会,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杨本涛出席会议。会议通报全县乡镇(街道)志、村志编纂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分析查找原因,部署下步工作。县政府办、县财政局、县地方志编纂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各乡镇(街道)分管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综合相关市、县(市、区)信息〕
请点击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