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地方志工作简报第65期(总第797期)
【特别关注】
省地方志办召开半年工作总结会
7月16日,省地方志办召开2025年半年工作总结会。办党组书记、主任陈建春讲话。办党组成员、副主任、一级巡视员江红英主持会议。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机关党委书记邓瑜,机关各处、四川年鉴社干部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今年上半年,省地方志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牢“三个服务”和开放合作理念,坚持编纂、宣传两手抓,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存史、育人、资政”作用,推动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永葆事业正确航向。着力强化政治统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抓实机关党的建设,开展模范机关创建、“四强”党支部建设和“四好”党员选树工作。持续抓好古蔺县黄荆镇田坝村定点帮扶工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化纠治“四风”,一体推进“三不腐”,筑牢廉洁防线。
二是抓好修志编鉴,记录四川发展进程。积极推进《四川省扶贫志》《四川省全面小康志》编纂,扎实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年鉴(2025)》《四川年鉴(2025)》《四川省直部门(单位)大事记(2024)》编纂,全面推进全省乡镇(街道)、村(社区)志编纂,全方位、多角度记录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取得的辉煌成就。加快推进《四川抗日战争志》《四川抗战历史文献》等编纂出版,留存巴蜀历史文脉。总结第二轮修志经验,谋划第三轮志书编修和“十五五”规划。
三是深化开发利用,服务改革发展大局。提升资政辅治质效,撰写资政报告14期,省领导批示肯定10次;牵头编写《战略腹地与四川发展》)文史丛书“三线建设”卷,推进三线建设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编写推进《中国川菜图志》《巴蜀史志》“天府粮仓”及“巴蜀石窟文化”专刊编纂,积极推进《蜀道图志》《四川传统村落图志》《四川地理标志产品图志》等特色志书编纂,服务文旅深度融合发展。逐步扩大“四川省数字方志馆”规模,完成志鉴数字化成果(PDF格式)3880余部,满足社会公众读志用志需求。
四是弘扬中华文化,凝聚团结奋进力量。打造省级方志文化宣传窗口,建成四川方志文化交流中心;指导推进全省史志文化阵地建设,全省建成史志文化阵地2370个。宣传弘扬中华文化,开展“四川方志大讲堂·方志文化高校行”宣讲6场次,与团省委联合开展“史志杯”春节文化朗诵作品征集活动,组织开展第二届“史志杯”巴蜀文化朗诵大赛、“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文字和书画作品征集、第二届四川省大学生地方志知识竞赛等活动,拍摄“寻脉巴蜀”系列短视频16集。持续优化“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上半年发布文章3867篇,发布视频7368个。截至2025年6月30日,四川省情网独立访客数9895万名,比2024年底增加2079万名。“方志四川”新媒体访问量18.9亿次,比2024年底增加2.4亿次;关注用户数79万名,比2024年底增加28.5万名。“方志四川”影响力显著提升。
五是坚持固本强基,筑牢发展底部基础。加强志鉴、期刊质量建设,开展年鉴编纂篇目审查指导,深入实施四川年鉴精品工程,开展志鉴编纂业务培训,筑牢底部发展根基。《巴蜀史志》“三线建设”专刊入选“2025BIBF精品期刊展”。强化合作交流、互利共赢,与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四川文投大数据公司、人民网四川分公司深化合作,为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强化理论研究,推动国家级学术论坛在我省举办,全省及我办论文入选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数量均创历年之最。
会议强调,下半年,要坚持干字当头、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贡献史志力量。积极推进志鉴编纂,抓好“十四五”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收官,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积极推进第三轮修志,积极推进四川扶贫志、全面小康志等编纂工作,常态化推进重点项目编纂,合作推进特色志书编纂,持续加强质量建设。大力加强宣传弘扬,深入开展史志“七进”,推动构建“四川省史志馆联盟”,建强“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持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巴蜀文化宣传弘扬。服务中心大局,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推动各级地方志部门做好本地历史文化、风俗民情等开发利用,深化推进名志文化工程,加强“四川造”产品历史文化内涵挖掘整理,助力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
会议要求,要增强集体荣誉感,凝聚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动力;坚持干字当头,锻造务实担当的过硬作风;践行“检身若不及”,永葆自我革命的政治品格。
会上,办党组向获得“四强”党支部、优秀公务员的集体和个人颁发了荣誉证书。
(省地方志办)
【市州动态】
成都发布地方标准
《成都市地方志数字化加工技术规范》
历时1年调研、起草、论证,7月4日,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发布地方标准《成都市地方志数字化加工技术规范》(DB5101/T 221—2025)。《规范》围绕“准确性、完整性、规范性、有效性、合规性”五大核心要求,针对“老旧纸质文献”和“新编纂电子版文献”设计了差异化流程,确保“各有其法,各得其所”。既为新编纂出版的电子版方志明确了标准化流程,也为老旧纸质方志“变身”数字资源划下了“操作指南”。
(成都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安岳县政府常务会议
专题听取地方志工作情况汇报
7月15日,安岳县政府召开常务会议,专题听取地方志工作情况汇报。会上,县长赖才建对全县地方志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特别是对成功举办中国地方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坛“地方志与石窟文化”分论坛给予高度评价。
会议指出,要借助史志、档案等文化传承重要载体,深挖蕴含其中的丰富资源,传承利用好地方传统文化;要统筹抓好党史、地方志、档案等领域人才培养,加强人财物保障,确保县志、年鉴、镇村志、部门志等编纂工作顺利推进。
会议强调,要统筹抓好“四个一”(石窟、柠檬、天然气、运动鞋)志书编纂工作,以简明语言突出实用性和存史价值;要加大史志文化宣传力度,通过举办展览、开展专题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学习等方式,让青少年了解安岳本土文化,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要持续加强学习,向汪毅等专家学者请教,整合社会力量支持史志工作;要加强与省、市地方志部门对接,争取支持,推动全县地方志工作再上新台阶。
(安岳县地方志办公室)
请点击查看原文: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