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全国方志动态>详细内容

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公布我国首轮修志5900多部

作者:来源:光明网 发布时间:2014-04-21 08:28:00 浏览次数:1025 【字体:

 光明网北京4月19日电(记者李瑞英)在2014年4月19日于北京开幕的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上,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在《发扬成绩谋划长远奋力书写地方志事业发展新篇章》的主题报告中,总结了自第四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召开至今的五年时间里,在全国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和地方志工作者的辛勤耕耘下,我国地方志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修志工作取得系列重大成果。
  王伟光指出,自2008年11月第四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召开至今,首轮修志任务全面完成,全国累计出版规划内省、市、县三级地方志书5900多部。首轮修志硕果累累,开创了我国方志编修的崭新局面,是中国方志发展史上的壮举,也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盛事。
  全国第二轮修志工作深入展开,部分地区已经完成修志规划任务,其中广东省全面完成第二轮修志规划任务。五年来,全国出版规划内三级地方志书1000多部,累计出版1400多部;部门志、行业志、专题志编修成果丰硕,累计出版2万多部;乡镇志、村志编修方兴未艾,累计出版4000多部。水利、海关、铁路、民航、气象、煤炭、石油、烟草、文物等系统的修志工作稳步推进。全军第二轮修志任务基本完成,启动军事大事记和《中国军事地理志》《中国边海防志》编纂工作。武警部队积极推动第二轮武警志编修工作。受国务院委托、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牵头组织编纂的《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支持和全志编委会、各分卷编委会的有力领导下,经过近百个参编单位几千名编纂人员共同努力,完成全部11卷约1500万字的编纂任务,即将交付出版。
  年鉴工作快速健康发展。五年来,各地新创刊地方综合年鉴400多种、专业年鉴200多种;上海、江苏分别出版《上海年鉴》《江苏年鉴》英文版。我国是世界年鉴编纂出版大国。目前,全国地方志系统组织编纂的地方综合年鉴达1700余种,还有包括军事年鉴、武警年鉴在内的专业年鉴1200多种,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湖北、广东、海南、四川等省(直辖市)基本实现县级以上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全面覆盖。全国地方志系统共发表年鉴论文800多篇,出版著作、论文集10余部。
  旧志整理工作成绩斐然。五年来,全国地方志系统以点校、注释、影印、复印、扫描、原版复制等方式,整理旧志700多种,累计整理2000多种。其中,广东省全部完成旧志搜集整理,出版了《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北京、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河南、四川等省(直辖市)大规模集中整理旧志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为抢救保护地方历史文献和加强全国古籍整理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方志理论和方志学学科建设迈出新步伐。指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编写出版《中国方志通鉴》《当代志书编纂教程》,启动并有序推进《方志百科全书》编纂工作,努力创建方志理论的概念体系和方志知识体系;积极开展对港澳台和对外学术交流,举办新方志编纂论坛,研讨交流方志理论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以《中国地方志》期刊为纽带,召开全国方志期刊工作座谈会,充分发挥方志期刊的理论阵地和引导作用。中国地方志学会建立学术年会制度,举办三届针对性较强、影响较大的学术年会,较好地发挥了学会的学术引领作用。学会城市区志专业委员会定期召开学术研讨会,推动城市区志理论研究。各地地方志工作机构和地方志学会积极举办学术年会和理论研讨会,设立专项研究课题,组织优秀论文评选,编辑出版论文集,激励广大地方志工作者开展理论研究。五年来,全国地方志系统共发表方志论文600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论文集40余部。
  方志学学科建设取得新进展。指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方志学学科建设规划》研讨会,与暨南大学合作举办方志学方向研究生进修班。复旦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宁波大学等高校继续招收培养方志学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在地方志系统、高校和科研机构中,形成一支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方志专家队伍。
  地方志系统设施设备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指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全国地方志系统信息化建设经验交流会,设立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实施中国地方志网、《中国地方志》期刊网、志书和年鉴数据库建设工程,与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合作开展中国历代方志数字化工作。各地积极建设地情网站,五年来,新开通省级网站7个、市级网站80多个、县级网站200多个。目前,全国省级网站达到26个、市级网站近200个、县级网站470多个。山东、广东等省加快省、市、县三级地情网络群建设,实现全省联网、资源共享;一些地方与政府门户网站、图书馆网站实现链接,公共服务能力大大提高。许多地区加快地方志成果数字化速度,不断完善地情资源数据库,将海量电子资源上传到地情网站,供社会各界查阅使用。
  各级方志馆建设加速推进。五年来,国家方志馆建成,新建省级馆7个、市级馆20多个、县级馆80多个,一些地区的方志馆已获准立项或正在建设中。全军军事志馆建设在逐步推进中,中国武警史馆建成开馆。目前,全国已建成国家方志馆1个、省级馆15个、市级馆60多个、县级馆近200个。随着方志馆的陆续建成,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千方百计丰富馆藏资源,并陆续向社会公众开放,展示地情、提供服务。
  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开创新局面。各地地方志工作机构积极开展地情研究,编写地方简史和志书干部读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广东等省创办资政刊物,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参与规划编制、旅游开发、招商引资、历史文化遗产发掘保护、防灾减灾等方面的工作,努力将地方志工作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利用地方志资料,编纂出版反映重大事件、历史名人、特色产业、重要物产等方面的地情资料和地情书籍,深度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指导小组办公室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十集电视纪录片《方志·中国》,并在中央电视台第四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启动方志蓝皮书《中国方志文化发展报告》编写工作,努力扩大方志文化的影响。各地与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站等媒体合作,宣传地方历史文化和方志文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其中《吉林年鉴》编辑部与新闻媒体联合持续组织“感动吉林”年度十大人物评选活动,武汉市地方志办公室组织编纂《中国红─辛亥革命百年祭》,举办“喜迎十八大、中国红巨幅国画展”,积极营造昂扬向上的舆论氛围。
  地方志工作机构与队伍建设取得新成绩。指导小组办公室多次举办修志主编培训班和地方志工作机构新任负责人培训班,联合开展当代中国史和口述史专题培训。各地通过相互交流、出国出境考察学习、专题培训、举办讲座、与高校联合办学、以会代训等方式,对主编、总纂、编辑、组稿人员、撰稿人员等开展针对性强、内容丰富的业务培训,努力改善队伍知识结构,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为稳定机构与队伍,指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配合各地和主管部门,积极推进地方志工作机构列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范围;争取到中央编办的有力支持,明确指导小组办公室不参加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开展全国地方志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活动,同时又单独开展全国方志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评选活动。各地先后与人事部门联合或单独开展了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活动。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表彰了修志先进单位和个人。
  地方志工作法治化建设深入推进。五年来,又有山西、内蒙古、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河南、海南、云南、甘肃、新疆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颁布地方志工作法规规章,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修订了《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目前,全国已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50多个市、县颁布地方志工作法规规章或政府规范性文件。有些部门和行业制定部门志、行业志编纂工作规定,人民解放军将《军事志工作条例》列入中央军委立法计划,武警部队出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史志工作规定》。河北、山西、吉林、江苏、山东、河南、湖北、广西、贵州、甘肃等省(自治区)开展人大执法检查或政府督察,沈阳市地方志办公室等取得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强化地方志工作法规规章的权威性,有力地推动了地方志工作的健康开展。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