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全国方志动态>详细内容

中指办印发《全国信息方志与数字方志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来源:中国方志网 发布时间:2017-02-16 16:11:00 浏览次数:3766 【字体: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志办公室:

为贯彻落实《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全国地方志信息化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要求,大力推进全国地方志信息化建设,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全国信息方志与数字方志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

2017年2月10日

全国信息方志与数字方志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信息化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全国地方志信息化发展规划(2016—2020年)》要求,大力推进全国地方志信息化建设,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中指办)决定实施全国信息方志与数字方志建设工程。现结合全国地方志系统信息化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内容和工作目标

全国信息方志与数字方志建设工程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中国方志网、中国地情网、中国国情网、国家数字方志馆、地方志综合办公平台、地方志新媒体传播平台,简称“三网一馆两平台”。

总体目标:到2020年,建成集方志信息发布、地情国情宣传、爱国爱乡教育于一体,国家、省、市、县四级网站联网,在全社会有较大影响的地情资料网站群;依托国家数字方志馆,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地方志全文数据库(包括目录数据库、提要数据库);积极推进全国地方志系统综合办公平台和地方志新媒体传播平台建设;依托国家方志馆建成国家地方志大数据中心;互联网与地方志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互联网+地方志”成为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地方志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三网(中国方志网、中国地情网、中国国情网)

建设内容:分期分批建设全面、系统、权威的中国方志网、中国地情网、中国国情网。

1.中国方志网是中指办的门户网站,是全国地方志系统的信息发布、业务指导、在线服务和互动交流平台,实现权威及时的信息发布、精准到位的业务指导、便捷开放的在线服务、顺畅高效的互动交流。

2.中国地情网是全国地情网站的集群,致力于各地地情网站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努力打造全国地情信息的发布、展示、检索、服务和共享平台。

3.中国国情网是充分利用国家数字方志馆的海量资源,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五大方面,对数字资源进行整合、统计和分析,为社会提供我国国情的展示、咨询、检索等方面的服务。

工作目标:到2020年,建成全国地方志系统关注度高、影响力大的信息发布、地情展示和国情资源开发利用平台,实现全国地方志系统的信息共享共用。

(二)一馆(国家数字方志馆)

建设内容:国家数字方志馆是地方志全文数据库的基础平台。通过开发全国地方志资源管理系统,把全国的数字化志书、年鉴、地情资料、旧志、史志期刊、音视频、图片等资源集中起来,建设地方志数字资源中心。利用虚拟技术,对“方志中国”“魅力中国”展览以及各省特色展览进行三维全景展示,打造全国地情教育网上展厅。加强国家地方志大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为国家数字方志馆建设提供重要保障。注重网络安全,保障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依托地方志大数据,开展统计分析和开发利用。深化与境外相关机构在数字方志资源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工作目标:到2020年,建成国家数字方志馆和若干省级数字方志馆,建成国家地方志大数据中心,打造全国最大的地方志全文数据库(含目录数据库、提要数据库),实现全国数字方志资源的共享共用,为全社会提供方便快捷的地情检索与数据分析服务。

(三)两平台(地方志综合办公平台和地方志新媒体传播平台)

1.地方志综合办公平台

建设内容:开发全国地方志系统的邮件收发、公文流转、信息交流、即时通讯、视频会议等功能模块。开发中指办内部公文流转、信息交流、通知公告、通讯录管理、资料共享(如规章制度、图片、视频)、即时通讯、个人日程管理等功能模块。开发综合办公平台移动端,实现移动电子审批、移动公文发布、移动数字方志馆查询等功能。在综合办公平台的基础上,开发方志信息在线统计系统、方志成果综合管理系统两大业务系统。方志信息在线统计系统,实现全国志书、年鉴、地情书、旧志整理、方志著述等成果,《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两全”目标完成进度,以及方志馆建设、信息化建设、机构队伍建设等情况的在线上报、自动汇总和统计分析。方志成果综合管理系统,实现对各地三级志书、年鉴、地情书等规划出版成果、旧志整理成果、史志期刊成果进行全过程管理。包括年度计划管理、年度成果管理、总体进度管理、综合评价等。

工作目标:到2020年,地方志综合办公平台实现中指办与省市县三级地方志工作机构之间,以及中指办内部便捷高效的协同办公;不断加强全国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之间的业务指导和交流以及全国地方志成果的综合管理。

2.地方志新媒体传播平台

建设内容:包括地方志系统微信矩阵、方志中国手机报以及中国方志网手机客户端、手机版网站等新媒体的建设、开发和利用。

工作目标:到2020年,不断扩大微信矩阵、手机客户端矩阵规模,基本实现地方志系统新媒体的全覆盖,不断提高地方志新媒体的影响力。

二、实施步骤

2015年:

1.建成具有较强前瞻性、兼容性,体现国家级门户网站气魄和风格的中国方志网、中国地情网。12月1日,中国方志网、中国地情网正式开通。

2.初步拟定国家数字方志馆建设方案,为建设地方志全文数据库奠定基础。

3.开通方志中国微信和方志中国手机报。7月1日,方志中国微信公众号正式开通;9月1日,方志中国手机报正式开通。

2016年:

1.进一步完善中国方志网栏目设置及相关功能;积极推进中国地情网二期建设。

2.制定成熟的国家数字方志馆建设方案,完成项目立项;初步拟定地方志资源管理标准以及志鉴资源数据加工技术和数据格式标准规范等。

3.制定建设方案,稳步推进地方志综合办公平台建设。

4.进一步完善方志中国微信平台和方志中国手机报的栏目和功能。

2017年:

1.中国地情网二期正式上线;制定建设方案,稳步推进中国国情网建设;开发中国方志网手机版网站。

2.加快推进国家数字方志馆建设,建成国家数字方志馆平台;开展国内志鉴资源数字化情况调研;出台地方志资源管理标准以及志鉴资源数据加工技术和数据格式标准规范;完成“方志中国”展览的网上虚拟展示。

3.适时启动地方志综合办公平台建设,实现中指办与省级地方志工作机构的互联互通。

4.进一步扩大地方志新媒体矩阵的规模。

5.启动国家大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工作方案,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

2018年:

1.完善中国方志网、中国地情网栏目设置及相关功能,实现与新开通的省、市、县三级地方志工作机构网站联网;中国国情网正式上线。

2.第一次对国家数字方志馆平台进行功能优化和栏目调整,推进志鉴数字资源的入库工作;开发国家数字方志馆手机客户端;在“方志中国”展览网上虚拟展示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省级方志馆特色展览的网上虚拟展示;实现“魅力中国”展览的网上虚拟展示。

3.继续推进地方志综合办公平台建设,将地方志综合办公平台延伸到市级地方志工作机构。

4.利用新技术、新载体,推动地方志新媒体的创新发展。

5.正式实施国家地方志大数据中心建设,在国家方志馆内建设标准化机房,完成数据迁移,并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云平台实现数据的互相备份。

2019年:

1.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中国方志网、中国地情网、中国国情网的功能和栏目,稳步推进与新开通的省、市、县级地方志工作机构网站的联网;开发中国地情网手机版网站;启动中国方志网英文版网站建设。

2.第二次对国家数字方志馆平台进行功能优化和栏目调整,加快推进志鉴数字资源入库工作;开发视频采编系统,丰富网上课堂的功能;进一步推进省级方志馆特色展览的网上虚拟展示。

3.继续推进地方志综合办公平台建设,将地方志综合办公平台延伸到县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完善相关功能,提高办公效率。

4.推动地方志新媒体传播平台与综合办公平台的融合发展。

5.继续推进国家地方志大数据中心建设,完成国家地方志大数据中心的硬件升级和带宽扩容。

2020年:

1.中国方志网、中国地情网、中国国情网融合发展,相互促进。继续扩大与新开通的市、县级地方志工作机构网站的联网,初步建成中国地情资料网站群;开发中国国情网手机版网站;中国方志网英文版网站上线试运行。

2.第三次对国家数字方志馆平台进行功能优化和栏目调整,基本完成已出版志鉴数字化资源的入库工作;积极推进市县级方志馆特色展览的网上虚拟展示。

3.基本完成地方志综合办公平台建设。开发综合办公平台移动端,实现移动电子审批、移动公文发布等功能。

4.继续推动地方志新媒体传播平台与综合办公平台深度融合发展。

5.进一步完善国家地方志大数据中心建设,不断增加国家地方志大数据中心硬件设备和带宽。

三、保障措施

(一)成立领导机构

成立全国信息方志与数字方志建设工程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规划设计、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中指办信息处,具体负责领导小组安排部署的工作任务。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尤其是省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应根据工作需要确保相对固定的机构和人员负责相关工作。

(二)组建专家团队

邀请计算机软硬件、信息化、图书馆、地方志等方面的权威专家组建专家团队,对项目立项、招投标、组织实施、项目验收等进行全过程参与,保证项目实施的科学化、规范化。

(三)保障经费投入

中指办通过各种途径积极筹措资金,保证“三网一馆两平台”建设所需经费。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应根据所承担的任务,积极向当地财政部门申请资金。

(四)完善工作机制

实行项目化管理,明确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和工作制度,落实工作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领导重视、分工明确、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来源: 中国方志网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