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志编修】广汉市、射洪市、珙县、乡城县积极推进镇村志编纂工作
广汉市召开
《三水镇志》编纂工作推进会
2025年4月24日,广汉市召开《三水镇志》编纂工作推进会。会上,三水镇汇报了镇志编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广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就镇志编纂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了指导,双方就镇志初稿修改和后续印刷出版等相关事宜进行了交流。
目前,《三水镇志》已形成约27万字的初稿,系统记述了三水镇的历史与现状。下一步,市地方志编纂中心将把好审查关和配合关,协助做好《三水镇志》初稿修改工作,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镇志编纂任务。
(广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射洪市地方志编研中心
指导《光华村志》编纂工作
近日,射洪市地方志编研中心派员调研指导《光华村志》编纂工作。工作组通过实地走访、档案查阅、口述访谈等方式,助力挖掘乡村文化根脉,为全市村志编纂工程寻求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方法。
为系统总结此次调研成果,射洪市地方志编研中心通过创新工作机制、整合多元力量、强化示范引领,形成了一套可操作、可推广的编纂工作模式:一是一线指导,激活乡村文化记忆。针对编纂过程中存在的史料碎片化、线索模糊等问题,选派业务骨干与村志编纂团队共同梳理脉络、厘清框架,逐章逐节把关内容,帮助编纂团队建立科学规范的志书体例,确保村志既严谨详实,又充满乡土气息。二是多方联动,构建立体资料网络。为还原发展全貌,工作组与村干部、村民代表组成“寻档小分队”,从泛黄的户籍册、土地契约中挖掘村庄建制变迁;从历年文件中串联村庄与乡镇发展的互动脉络;从村民口述中记录八旬老人的抗战往事、非遗传承人演示的古法技艺,让“沉睡”的记忆跃然纸上,为村志注入鲜活的地方特色。三是以点带面,点燃全县修志热情。此次光华村试点行动,不仅为全市村志编纂提供了可复制的“模板”,更通过“解剖麻雀”的方式梳理出共性问题解决方案。
下一步,射洪市地方志编研中心将举办编纂培训会,推广光华村经验,建立“县指导+镇统筹+村落实”三级联动机制;开通线上咨询平台,实时解答编纂疑难,共享档案资源,为传承地域文化、服务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历史支撑与智力保障。
(射洪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珙县召开
2025年村志编纂工作推进会
2025年4月21日,珙县召开2025年村志编纂工作推进会。县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各乡镇分管领导、编纂骨干参会。县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彭富强主持会议并开展业务培训。
会议重点围绕村志体例规范、篇目设置、图文资料采集等内容开展专题培训,通过案例分析系统讲解编纂要点及难点。
会议强调,村志编纂要严把政治方向、依法修志,深挖各村历史文脉与特色资源,建立“口述+文献+踏勘”佐证体系,执行“三审一验收”制度,压实质量终身责任。
目前,《兴太村志》《宝山村志》《代家村志》《同乐村志》《鱼竹村志》《王武寨村志》6部村志已出版。下一步,珙县将有序推进剩余村志编纂,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全县村志编纂目标任务。
(珙县地方志办公室)
乡城县召开
《然乌乡志》编纂启动会
2025年4月25日,乡城县召开《然乌乡志》编纂启动会。此次会议由然乌乡党委、政府精心组织,旨在全面启动《然乌乡志》编纂工作,记录然乌乡的历史变迁与发展成就,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
会上,然乌乡党委书记阐述了本次启动会的重要意义。她强调,志书编纂是一项传承历史、服务当代、惠及后世的文化工程,对于记录地方发展历程、展示地方特色、推动文化繁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求全体参与编纂人员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志书编纂的重要性,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编纂工作中。
乡城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尧智康强调,志书作为一方之全史,不仅是对然乌乡历史文化的系统梳理和总结,更是为当代及后世留存珍贵的历史资料,对于传承地方文化、服务乡村振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此次启动《然乌乡志》编纂工作,是乡城县推进乡村志编纂计划的重要一环,乡城县计划编纂出版乡镇志10部、村志12部,目前已高质量完成11部乡村志出版,今年将全力冲刺完成2部乡镇志、2部村志编纂任务,《然乌乡志》便是其中之一。
《然乌乡志》编纂启动会的召开,标志着然乌乡志书编纂工作正式拉开帷幕。下一步,各相关部门和人员将齐心协力,深入挖掘然乌乡的历史文化资源,精心编纂,努力将《然乌乡志》打造成一部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佳作,为然乌乡的文化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
(乡城县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撰稿:广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射洪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珙县地方志办公室 乡城县地方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