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志编修】《成都市志·卫生健康志(2006—2025)》编修启动会召开
《成都市志·卫生健康志(2006—2025)》编修启动会召开
6月11日,成都市卫健委召开成都市第三轮地方志书卫生健康分志编修试点启动会暨2025年志鉴编纂工作培训会。成都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王欣应邀参会指导。成都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何晓出席会议并讲话。成都市卫健委办公室负责同志、委机关处(室)相关负责同志、区(市)县卫健行政部门、委直属单位、相关委注册医疗机构年鉴编纂负责同志共计90余人参会。成都市卫健信息中心副主任邓敏主持会议。
成都市卫健委是全市第三轮地方志书编修试点单位,承编《成都市志·卫生健康志(2006—2025)》。该志规划60万字,拟设卫生行政、卫生监督、疾病控制、卫生保健、农村卫生、爱国卫生运动、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与科研、医疗卫生服务与管理等10编,全面系统记述2006年至2025年成都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历程和历史经验,为新时期健康成都高质量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和智力支持。
成都市卫健委党组高度重视第三轮志书编修工作,成立编委会和审查验收委员会,局主要负责同志任主任,相关班子成员任副主任,内设机构、直属单位、区(市)县卫健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任委员,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指导编纂工作。《成都市志·卫生健康志(2006—2025)》计划2028年正式出版。
会议指出,编修《成都市志·卫生健康志》是全市卫生健康系统记述历史、借鉴历史的重大文化工程,是卫健系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史志工作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具体行动,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关于“地方志书20年左右编修一次”的法治自觉。
会议提出以下要求: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编委会和编辑部要建立和完善议事机制,研究解决修志人员、经费、篇目大纲、工作分工等相关问题。编辑部要定期调度,督促工作进度,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区(市)县卫健部门、下属单位要明确分管领导和联络员,形成“专兼结合、上下联动”的修志格局。定期通报编纂进度情况,督促各单位完成工作任务。
二是建强编纂队伍,强化业务培训。通过专兼职方式建强编辑部。按照政策理论水平高、行业情况熟、责任心强、文字功底好的标准在卫健系统选优配强志书总纂。实行总纂负责制,对志书编纂全过程参与、各环节把关。加强对参编人员业务培训,熟悉掌握志书的体例、体裁和文体,准确把握志书的全面性、资料性和思想性。加快推进篇目优化、资料搜集、志稿试写、集体评议等工作。
三是坚持质量第一,确保志书质量。质量是志书的生命所系和价值所在。要把质量意识贯穿到志书编纂的各方面、全过程,严把政治关、体例关、史实关、文字关、出版关,遵循《地方志书质量规定》和成都市三轮修志试点相关要求,制定编纂规范,健全志稿评议,完善质量控制体系。
成都市卫健委长期重视志鉴编纂,坚持卫健健康年鉴“一年一鉴、公开出版”,志鉴工作走在全市部门前列。成都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将全力支持配合成都市卫健委第三轮修志试点,鼓励有条件的三甲医院和区(市)县卫健行政部门启动志鉴编纂,努力推动将《成都市志·卫生健康志(2006-2025)》编纂成为堪存堪鉴的精品佳志,为全市第三轮修志提供经验借鉴,为全国城市卫生健康行业志编纂提供“成都样板”。
会上,成都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志鉴工作处副处长杨向飞,成都年鉴社原社长、主编熊勇分别围绕三轮志书编修和(医院)年鉴编纂规范做专题培训。
来源:成都方志
撰稿:王雪剑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