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志编修】南充市召开全面小康志编纂工作推进会
南充市召开
全面小康志编纂工作推进会召开
2025年7月1日,《南充市全面小康志(1978-2021)》编纂工作推进会在市政府会议厅召开。市政府副市长欧阳梅出席会议并讲话。
7月1日,《南充市全面小康志(1978-2021)》编纂工作推进会现场
欧阳梅强调,要深化认识明责任。编纂全面小康志是南充市当前的一项大事要事,是地方文化建设的标志性成果,是对南充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充分肯定,是对南充深厚历史底蕴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历年来地方志工作的肯定。南充市全面小康志的编纂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意义和历史价值。
7月1日,副市长欧阳梅出席《南充市全面小康志(1978-2021)》编纂工作推进会并讲话
欧阳梅指出,要全面深入汇资料。资料质量决定志书成败。必须把资料征集作为当前最基础、最关键的工作来抓,坚持“广覆盖、深挖掘、严甄别”的原则。各地各部门要严格对标“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确保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资料无一遗漏。既要征集党委政府及部门的官方档案文献,也要广泛收集社会团体、基层组织的相关记录,更要注重征集普通群众、亲历者的口述史料、照片影像、实物凭证等资料。要聚焦1978—2021年关键时段,确保重大历史事件、重要时间节点、关键人物的资料完整呈现。要坚持“存真求实”,对征集到的所有资料,必须进行严格的考证、比对、鉴别,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每条史实、每项数据必须注明准确来源,确保有据可查、有档可依。
欧阳梅强调,要精雕细琢撰初稿。志书撰写必须树立精品意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治学精神,精心组织撰写、反复打磨推敲,确保提交的初稿内容精准、特色鲜明、文风朴实、体例规范。做到明主线、显特色,文风实、表述准,审核严、质量高。各承编单位要建立初稿撰写单位内部的“三审”机制(撰稿人自查、科室负责人审核、单位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终审),重点审核史实准确性、数据可靠性、内容完整性、体例规范性。要协同联动强保障。志书编纂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协调难度大,务必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各方责任、强化协同联动,提供有力保障,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合力,确保各项任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各地各部门要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推进工作:今年7月上旬,务必完成主要资料搜集;9月上旬,全面完成各章节初稿撰写;11月,由市地志办统筹组织完成志书总纂;明年6月,市地志办牵头完成志书审查验收。
7月1日,《南充市全面小康志(1978-2021)》编纂资料搜集、初稿撰写培训在市政府会议厅举行
会上,南充市地方志办主任王英明传达了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关于中国全面小康志系列丛书编纂工作的最新要求,对《南充市全面小康志(1978—2021)》编纂任务分工、重点内容、时间进度、编纂工作流程等进行了说明,对下一步编纂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会议由市政府副秘书长张国荣主持。市政府督查专员谢依良,市直相关部门(单位)分管负责同志及联络员,各县(市、区)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地方志机构主要负责人等180余人参加会议。
推进会结束后,南充市地方志办三级调研员袁渊明对《南充市全面小康志(1978—2021)》编纂资料搜集、初稿撰写等工作开展业务培训。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撰稿:南充市地方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