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家国情 见证时代发展记忆——蒋中文老师向南充市方志馆捐赠珍贵证件
2月27日,南充市大北街小学教师蒋中文来到南充市方志馆将家族珍藏已久的、具有时代烙印的物件捐赠至市方志馆。这其中包括有他祖父蒋华廷的“川北南充市棉织厂工作的工人工作证”,以及他父亲蒋廷福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荣立战功的证书等一共9件。
据蒋中文先生介绍,他的祖父蒋华廷原名蒋正云,1888年9月出生于遂宁市蓬溪县与南充市嘉陵区交界处的安福乡青家沟。青年时期蒋华廷外出谋生学艺,经过不断培训历练,最终成为了一名技艺高超的纺织工匠。上个世纪20年代,蒋华廷接受了民国南充县政府的聘请,扎根南充,和县政府一起建立了贫民厂(原址在现顺庆区仪凤街小学内),并任总技术指导,传授针纺织技术。新中国成立后,蒋华廷所在的贫民厂被改为了国有大西街生产院。他依然坚守在岗位上,传授技艺、培养新人,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之中。蒋中文老师捐赠的 “川北南充市棉织厂工作的工人工作证” 就是祖父当时流传下来的,虽然证件已经泛黄,但上面的墨色字迹依然清晰可辨,证明了蒋华廷为南充针纺织业发展作出的贡献。
更令人动容的是,蒋华廷还将家国情怀化作实际行动,积极支持国家的各项事业。上个世纪50年代初,年过六旬的蒋华廷毅然将自己的小儿子蒋廷福送上了抗美援朝的战场上,父子两代人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对祖国的赤诚。蒋中文老师捐赠了父亲蒋廷福在抗美援朝战场荣立战功的珍贵证件,仿佛无声诉说着那段烽火岁月里的英雄故事。
此次捐赠的证件除了“川北南充市棉织工人工作证”“中国人民志愿军立功证明书”外,还有“中国共产党南充市第四次代表大会代表证”“公私合营南充市商业工作人员证”“南充市首届总工会会员证”等,它们不仅串联起三代人的家国记忆,更成为南充历史发展的重要坐标。
捐赠证件入馆收藏后,市方志馆也向蒋中文老师回赠收藏证书。这些承载着个人命运与国家叙事交织的实物,犹如时光长河中的航标,既标记着普通家庭的奉献足迹,也折射出宏大的时代背景。市方志馆期待更多的有识之士关注支持,共同打造更加丰富、更有特色、更具影响的方志资料文库,共同为家乡留下宝贵的历史文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