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三着力”推动扶贫志编纂工作
《自贡扶贫志》编纂工作启动以来,始终立足“存史育人资政、服务乡村振兴”使命任务,以三个“着力”系统梳理自贡市1949年至2020年扶贫工作五个阶段(救济式扶贫、开发式扶贫、八七扶贫攻坚、整村推进式扶贫、精准式扶贫)资料,努力打造史料价值与时代特色兼具的精品志书。
一是着力多维联动,构建高效编纂体系。在先期由市政府办发文成立《自贡扶贫志》编纂委员会的基础上,自贡市地方志办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市档案馆,采取“专业团队+社会协同”模式设立总编室、综合协调组、档案资料组、业务指导组,组建由4名编辑组成的专职编辑团队,开展多场专题培训,先后赴广安、贵阳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同时,总编室建立线上线下实时联系机制,运用“初稿资料登记表”等数字化工具,实现49个承编单位资料动态管理。
二是着力社会参与,填补影像空白。2024年12月,《自贡扶贫志》总编室针对部门(单位)图片收集不足的现状,主动面向民间力量发起征集扶贫主题照片的活动,形成社会参与修志的良好氛围。活动先后吸引退休记者、摄影爱好者等20余人参与,共征集图片762幅,时间跨度超70年,覆盖农田改造、易地搬迁、产业扶贫等场景。经《自贡扶贫志》总编室组织评审,初选267幅图片入志,并按扶贫工作五个阶段分类整理。其中,富顺县委宣传部退休干部邓佑云提供的数十张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照片,涉及贫困旧貌、产业升级、基础设施等内容,甚至有些照片属于首次公开,有效填补了历史资料空白。
三是着力提质增效,立体呈现扶贫历程。近一年来,《自贡扶贫志》总编室系统化梳理扶贫工作各阶段政策文件、扶贫特色(自贡在全国、全省先行先试且成效显著的工作)、典型案例(如富顺县李桥镇高滩村黑凼口脱贫经验),收录扶贫总结21份、政府工作报告27个,形成“文字叙事+数据图表+影像佐证”立体框架。通过同一区域不同时期影像对比(如乡村道路、住房、教育设施),直观展现扶贫巨变,凸显新时代攻坚成效。此外,总编室创新施行“闭环管理+标准规范”机制,制定编纂例行制度,落实“催收—审核—反馈”流程,确保60余万字初稿按时完成。
下一步,《自贡扶贫志》总编室将严格按照中央、省、市有关工作要求,紧盯目标任务,倒排工期,顺排工序,进一步深化内容审核,推动《自贡扶贫志》编纂工作于2025年底如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