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昭化区坚持以文育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少年教育融合发展
近年来,广元市昭化区地方志编纂中心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路径,以青少年群体为重点,探索“文化育人+实践育人”融合模式,为传承中华文脉、培育时代新人贡献方志力量。
以阵地建设为基础,打造沉浸式育人空间。联合区教育局广泛开展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以升旗仪式、主题班会、重要传统节日庆祝为契机广泛开展“家乡传统文化·我来讲”“中华经典·我来读”“民族传统节日·同欢乐”等主题教育,引导青少年主动学习了解中华民族及家乡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区图书馆设立少儿传统文化专区,通过“趣游图书馆 阅读润童心”主题活动,组织青少年参与古籍修复体验、地方志文献阅览、非遗技艺互动等项目,让青少年在触摸历史中感受文化温度。
以课程创新为抓手,构建系统化育人体系。建立“地方志+教育+文旅”协同机制,组建由方志专家、非遗传承人、骨干教师构成的30人专家库,系统梳理昭化古城历史、三国蜀道文化、射箭提阳戏等本土特色传统文化资源,精心编纂《昭化文史资料》《蜀道三国文化研究》《史说昭化》等史志书籍,为青少年提供丰富的本土文化教材。坚持将传统文化与思政课堂融合,利用中小学校“思政教研室”,创新开设青少年“思政+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坚定民族自信”等3个思政课堂,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厚植青少年传统文化基因。
以实践活动为载体,搭建多元化育人舞台。积极引导各中小学校结合地域特点将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特色办学相结合。昭化小学与昭化初级中学的三国蜀道文化、青牛小学的“勤”文化、柳桥小学的“礼雅教育”、太公小学的红军文化均呈现出鲜明特色。联合各行业(部门)创新开展各类实践教育活动。大朝小学借力古蜀道,“徒步古蜀道·争做好少年”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厚重悠久的三国文化;昭化小学组建“葭萌小导游”投身昭化古城旅游宣讲;卫子中学学生赴王家贡米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的田间地头体验中华民族农耕文化、明觉小学学生置身昭化药博园,学习了解传统中医学文化。2023年以来,全区中小学校开展各类传统文化实践教育50余场次,共计4000余名学生参与其中。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