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省地方志工作动态>详细内容

川渝同谱协作曲 两地共唱双城记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年鉴(2021)》出版发行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12-29 15:00:21 浏览次数:485 【字体:

2021年12月28日,经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联合编纂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年鉴(2021)》(以下简称《双城年鉴》)由新华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编纂《双城年鉴》是川渝两省市发展改革委、地方志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地方志“存史、育人、资政”功能,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全局,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

一、履职尽责,科学谋划,服务大局显担当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发展战略,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经略西部腹地、拓展回旋空间、完善区域布局、促进协同发展的战略决策,是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部署。根据中共重庆市委、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印发〈深化四川重庆合作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2020年6月19日,四川省地方志办、重庆市地方志办在重庆签署《深化川渝地方志工作合作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协议》,探索联合编纂出版《双城年鉴》等一系列志鉴和地情书籍。同年9月,四川省地方志办印发《推进〈深化川渝地方志工作合作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协议〉落实分工方案》,明确责任处室推进此项工作。同年10月,两省市地方志办就联合编纂具体事宜进行会商,议定自2021年起,采取轮流编纂模式编纂出版《双城年鉴》,奇数年由四川省地方志办负责编纂统稿,偶数年由重庆市地方志办负责编纂统稿。为确保年鉴的权威性、准确性、系统性,2021年3月,川渝两省市地方志办邀请两省市发展改革委共同参加编纂。作为首卷编纂责任单位,四川省地方志办及时组织专家开展年鉴大纲设计、编写规范制订等工作,并与重庆市地方志办、川渝两省市发展改革委保持密切沟通,明确编纂大纲和相关进度安排。

2020年6月19日,四川省地方志办、重庆市地方志办在重庆签署《深化川渝地方志工作合作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协议》

2020年10月16日,四川省地方志办、重庆市地方志办在成都召开川渝地方志工作座谈会 ,商议联合编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年鉴》具体事宜

2021年4月25日、5月2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分别印发《关于做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年鉴〉编纂工作的通知》。4月30日、5月28日,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合办公室,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合办公室分别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年鉴〉编纂大纲任务分工及稿件报送要求》,正式启动资料征集工作。

2021年4月22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年鉴》编纂研讨会在四川省地方志办召开(冯国梅 摄)

二、部门联动,群策群力,共谱川渝协作曲

《双城年鉴》资料征集范围广、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资料征集工作全面铺开后,川渝两地各级各部门立即响应,高度重视并积极着手开展撰稿工作。从省(市)直部门、各市、州(区、县)人民政府到省(市)属国有企业、中央在川(渝)单位,先后有400余家单位提供稿件,为顺利开展编纂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四川省委组织部在认真撰稿的同时,对年鉴部分供稿单位提出修改建议;重庆市交通局、重庆机场集团对年鉴大纲条目设置提出意见建议;重庆市委统战部要求统战系统各单位积极报送稿件;四川省发展改革委、重庆市经信委、四川省社科院分别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安排年鉴供稿工作;四川省国资委专门发文要求省属国有企业按要求报送稿件。成都市人民政府安排成都市发展改革委、成都市地方志办协调做好年鉴资料报送工作,提供近4万字的稿件。绵阳市人民政府安排绵阳市地方志编纂中心、绵阳市发展改革委共同完成绵阳部分供稿工作,有58个相关部门梳理并提供资料;绵阳市地方志编纂中心、绵阳市发展改革委多次座谈沟通,将《双城年鉴》绵阳部分编写机制常态化、编写班子稳固化,力争常编常新。重庆高新区作为西部科学城(重庆)核心区域,高度重视年鉴供稿工作,主动沟通稿件撰写规范和供稿要求,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高新区力量。

此外,川渝两省市发展改革委、地方志办多次召开业务协调会,解决资料征集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两省市地方志办积极履职,先后前往重庆市经信委、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国资委、四川省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单位)指导年鉴供稿工作。

三、立足定位,突出融合,共唱两地双城记

川渝两省市发展改革委、地方志办紧扣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以及省(直辖市)委部署安排,在《双城年鉴》编纂中立足“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体制创新、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党中央、国务院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建设要求进行谋篇布局。既有别于大而全的地方综合年鉴,也有别于专注各行业各部门的行业年鉴、部门年鉴,以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导向,开创了川渝首部跨区域协作经济圈建设年鉴编纂篇目架构。在年鉴编纂中,川渝两省市发展改革委、地方志办始终强调编纂工作要切实贯彻川渝共建、融合发展理念,在全面展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果的同时,重点突出川渝两省市全面共建、互通共融、成果共享的经济圈建设模式,充分展现川渝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亮点特色。

2021年7月20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年鉴》编纂研讨会第二次会议在重庆市地方志办召开

四、精雕细琢,亮点纷呈,展现共建新答卷

两省市发展改革委、地方志办统筹谋划、精心组织实施,经初稿修改、史实核查、总纂统稿、刊误补遗、分级审查等环节,历时仅8个月,《双城年鉴(2021)》终成定稿。该年鉴除特载、综述、大事记、附录、索引外,正文设11个大类,计90万字、图照近470幅,全面展现2020年川渝各级各部门闻令而动,全方位、多领域投入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的年度新举措、新成果、新经验。

2020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开局之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川渝两省市举全省(市)之力深入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全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近6.6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较2019年提高0.15个百分点以上。川渝两省市多层次开展共建,举行2次党政联席会议、2次常务副省(市)长协调会议、6次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两省市发展改革委主任调度会议;出台10个工作方案和政策文件;成达万高铁等27个川渝共同实施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成渝高铁实现1小时直达,成资渝高速公路(四川段)建成通车;川渝汽车、电子产业全域配套率超过80%;设立双城经济圈科创母基金,联合实施重点研发项目15个;四川设立4个省级新区,启动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川渝互派首批挂职(顶岗)干部101人;启动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等10个毗邻地区合作平台建设;川渝首批95项跨省通办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线上“全网通办”或线下“异地可办”;重庆中心城区和成都主城实现公交“一卡通”。这些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突出亮点、重大成果,在《双城年鉴(2021)》中均有记述,展现了川渝合作共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实现良好开局。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撰稿:冯国梅(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省志工作处)

供图: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省志工作处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