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4-02-08 15:02:10

初心力量与伟大梦想

作者: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来源:20191014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9-10-14 10:45:57 浏览次数: 【字体:

作者: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14日 05版)

近日,中铁七局西安公司西安地铁5号线党支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集中学习。图为该支部职工党员在建设工地重温入党誓词。新华社发

国庆节前后,北京长安街沿线12处绚丽多姿、造型多样的花坛吸引了众多市民观赏。图为市民在拍摄“不忘初心”花坛。新华社发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牢牢把握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的根本任务。这一根本任务三位一体、紧密相依、有机统一: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前提和实践指针;锤炼政治品格是要求和鲜明指向;实现伟大梦想是任务和民族共识。近百年来,我们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并一以贯之体现到党的奋斗伟业和实践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前景光明,挑战严峻。广大党员唯有不断汲取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勠力同心,才能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初心力量是政治战略的力量 让梦想观照现实

不忘初心,是为了汲取初心力量。98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利益系于心间,将民族命运扛在肩头,用行动诠释初心力量,让梦想观照现实。不忘初心,追寻初心,根本要义是瞻望初心之源,感悟初心力量,澎湃起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无穷伟力。

初心力量紧贴中华民族理想。一个没有梦想支撑的民族是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世所罕见。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不断奋起、不懈抗争。为了民族复兴,几代人魂牵梦萦,亿万人心结难解。历经上下求索、千辛万苦,中华民族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深藏在中国人民心底的民族复兴梦想不断成真。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初心力量紧连政党历史使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1921年,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在近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初心力量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只有正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才能确定正确的战略、策略、政策和办法,促进社会矛盾解决,推动社会进步。中国共产党人百年砥砺,初心所望、责任所系,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不断呼应和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们党围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这一重大问题进行了艰辛的理论和实践探索。1956年,在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党的八大有过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判断。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在正确认识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的基础上提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历经改革开放的生动演进,党的十九大报告进而深刻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全面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对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发挥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初心力量是奋进时代的力量 让梦想联结现实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初心力量源远流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持续不断让梦想联结现实、推动实践。我们务必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开辟未来,从奔腾不息、浩瀚无垠的历史文明、政治文明中汲取初心力量。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初心力量。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和深厚滋养。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力量源泉,支撑着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傲然屹立,是中国共产党人引领亿万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比厚重的奠基之石。在新时代,我们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好构筑中国精神、缔造中国价值、磅礴中国力量。

从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中汲取初心力量。社会主义五百年,经过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其巍峨壮观、美轮美奂的实践丰碑。搞清世界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及其演进,搞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就能明白,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是怎样经过反复比较和总结,历史性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是怎样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的;是怎样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在中国彰显了魅力四射、光彩夺目的初心力量。

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诗中汲取初心力量。在积贫积弱、风雨飘摇的旧中国成立,在血雨腥风、千难万险中发展壮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28年,推翻了长期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实现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完成了近代以来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新的伟大社会革命。拥有9000多万名党员、自信从容的中国共产党人必将在初心坚守中,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聚合近14亿中国人民的创造伟力,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栉风沐雨中汲取初心力量。“雄鸡一唱天下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使亿万中国人民成了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70年发愤图强,中国人民创造了波澜壮阔、惊天动地的人类文明史诗。70年光辉历程,我们于“一穷二白”起步,在“崩溃边缘”奋起,以“砥砺奋进”打拼,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华大地成功走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康庄大道。任何奋斗目标都不会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我们必须坚守初心,勇担使命,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再铸人民共和国的崭新辉煌。

从改革开放壮阔历程中汲取初心力量。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40年辉煌筑就,凯歌前行,我们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等领域改革方面,干出了一片新天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有了新向往。我们必须牢记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

初心力量是实现伟大梦想的力量 让梦想成为现实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面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转化,我们正处在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之中。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唯有将初心力量化作实现梦想的强劲动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才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的壮阔征程上昂首前进。

努力增强执政本领,始终秉持政治战略定力。蓝图已经绘就,前路绝非坦途。未来,我们必定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风险挑战,甚至会遇到难以预料的惊涛骇浪,今后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更有难以想象的“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打铁必须自身硬。对我们党来讲,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要贯彻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要求,不断锤炼自己,增强执政本领。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秉持政治战略定力,发挥政治指南针作用,引导全党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全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业中来,确保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始终沿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迈进。

充分培育发展本领,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我们须臾不能忘记,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不懈奋斗。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坚守人民立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娴熟用好看家本领,始终秉持辩证唯物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学习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就要掌握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政策、推动工作;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我们学好用好辩证唯物主义这一看家本领,最为紧要的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增强学思践悟的自觉性坚定性,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

(作者: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执笔:朱亮高、李宗建)

来源: 20191014光明日报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