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详细内容

聆听数千年前文明的回响 ——三星堆博物馆保护利用好古蜀文明成果的实践与启示

作者:光明日报调研组 来源:《光明日报》( 2024年07月12日 05版) 发布时间:2024-07-12 14:37:02 浏览次数:721 【字体:

光明日报调研组

《光明日报》( 2024年07月12日 05版)

三星堆博物馆陈列保管部副部长郭汉中在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保护和修复中心清理待修复的青铜面具。新华社发

1月29日,三星堆“国宝”在上海博物馆东馆特展厅内开箱,工作人员将金面具移入展柜。新华社发

三星堆戴金面罩铜人头像。资料图片

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三星堆博物馆外景航拍。资料图片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来到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在世界上是叫得响的,展现了四千多年前的文明成果,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相互影响等提供了更为有力的考古实证。文物保护修复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加大国家支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扬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一件一件来,久久为功,做出更大成绩。

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西北部,缓缓流淌的鸭子河滋养着两岸肥沃的土地,放眼望去,四处洋溢着盎然生机。数千年前,古蜀人在此生息繁衍,孕育出辉煌灿烂的古蜀文明,留下举世闻名的三星堆遗址。而今,三星堆博物馆矗立河岸,将埋藏地下数千年的文明奇迹,生动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来到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在世界上是叫得响的,展现了四千多年前的文明成果,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相互影响等提供了更为有力的考古实证。文物保护修复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加大国家支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扬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一件一件来,久久为功,做出更大成绩。

三星堆遗址,代表了数千年前古蜀文明的面貌和发展水平,是同时期长江流域内面积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的都城遗址。盛夏时节,光明日报调研组一行走进三星堆博物馆,近距离了解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聆听数千年前文明的回响。

保护修复重现文物神采

走进三星堆博物馆,穿过蜿蜒的林间小道,一座灰白色的现代建筑映入眼帘,这就是三星堆文物保护与修复馆。三星堆新一轮考古发掘启动以来,6个祭祀坑中出土的大量文物,都被送到这里,接受细致的清理、保护和修复。

三星堆文物保护与修复馆内,一道玻璃隔墙把约1000平方米的空间分为工作区和展示区两大区域,形成一个融文物修复、文物展示、参观体验、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式文物保护修复展示平台。

展示区分为图文展板区和文物展示区。图文展板区采用漫画形式,生动形象地向游客普及了文物保护修复的基础知识:从“什么是文物”,到“什么是文物保护修复”,再到“什么是文物病害”……共有6部分科普主题,帮助游客建立起文物修复的知识框架。文物展示区中,一个个玻璃柜里陈列着最新修复的文物。游客在这些玻璃柜前驻足,近距离欣赏着三星堆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的最新成果。透过这些修复后的文物,游客仿佛能够触摸到古蜀文明的脉动,进行一次跨越千年的对话。

玻璃隔墙另一侧的工作区内,文物储存区、陶器修复室、玉器修复室、金属器修复室和文物摄影室等专业空间有序分区。身着白大褂的文物修复师们紧张忙碌,小心翼翼地清理、修复着文物,游客站在透明玻璃墙外,可以看到文物修复的全过程。

“我们从最初只有几十平方米的修复间发展到现在,变化可以用‘天翻地覆’来形容。”三星堆博物馆陈列保管部副部长郭汉中说,现在不仅有了宽敞的修复馆、先进的修复设备和技术,文物修复队伍也在不断壮大。

“文物储存区的温度、湿度、光线、微生物等都要严格控制,为文物创造一个安全的‘家’,避免它们受到伤害。”郭汉中说,不止存储,修复的每一步也是十分精细,力求完美重现文物神采。

郭汉中从事文物修复工作近40年,深度参与了三星堆迄今为止发现的所有8个祭祀坑的发掘工作,累计修复文物6000余件。青铜纵目面具、青铜大立人像、青铜神树等三星堆代表性文物,都是经他和团队修复完成的。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郭汉中自学历史、考古、雕塑、冶炼、钣金、雕刻、美术等方面知识,将传统修复工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创造数百件文物修复工具,研发多种文物修复工艺,推动国内文物修复技艺高水平发展。

这几年,三星堆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团队注入了不少新鲜血液,规模迅速扩大,结构趋向优化,专业学科覆盖更加广泛。年轻才俊与资深专家们携手并肩,共同推进了文物修复工作的进展。郭汉中领衔成立了技能大师工作室,“我要更好发挥‘传帮带’作用,把积累的经验和技巧教给年轻人,帮助他们快速成长”。

馆内,一系列尖端科技设备——扫描电镜、激光拉曼光谱、X光颜色仪等——被用来对文物成分进行检测分析,为文物修复提供科学依据。修复馆还采用AI技术、三维扫描和3D模型等前沿科技,对残损文物进行三维扫描,再利用AI算法找到相应的衔接点,高效完成拼接工作,实现文物修复。曾引起巨大轰动的铜兽驮跪坐人顶尊铜像和铜罍座倒立鸟足顶尊神像,正是依靠这些先进技术,成功实现跨坑出土文物的精确拼对,恢复了它们本来的面貌。

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余健说,当前,三星堆文物修复团队已成功完成新发掘的6个祭祀坑内近4000件文物的修复工作,大量修复工作还在继续。

创新展陈让文物生动可感

2023年7月启用的三星堆博物馆新馆,由三个连绵起伏的堆体组成,远观消隐于大地,走近却能感受到其动人心魄的宏伟气势。新馆外寓意“古蜀之眼”的玻璃幕墙,深邃而神秘。馆内人流如织,络绎不绝的游客移步于“世纪逐梦”“巍然王都”“天地人神”等主题展陈中。这些展览借助创新的展示理念和前沿技术,赋予了文物生命力,让游客深刻感受到三星堆文化的历史厚重和中华文化的多元融合。

据介绍,新馆陈列展出1500余件(套)最具代表性的三星堆文物,数量为原展出文物的3倍。其中,近600件文物为初次展出。青铜神坛、青铜鸟足神像、青铜骑兽顶尊人像、龟背形网格状器、着裙立人像、虎头龙身像等重器悉数亮相。虽然新馆接待容量扩大了3倍,但预约参观人数仍然是天天爆满。

“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增强沉浸式体验等让文物生动可感,有效提升了展示效果。”三星堆博物馆学术研究部部长吴维羲说,新馆展陈手段兼顾文物保护与研究,合理运用AI算法、三维数据复原、3D打印、360度全景展示等数字化技术,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三星堆考古发掘及最新研究成果。

2019年以来,三星堆遗址新一轮考古发掘搭建了恒温恒湿的考古工作舱,综合运用多种高科技设备,将文物保护贯穿整个发掘过程。这样的考古方舱,也被搬到了展厅内。

“我们用裸眼3D技术还原了一个考古方舱。”在吴维羲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方舱面前,透明的舱体、3D效果的屏幕、悬空呈现的虚拟画面,构建出逼真的考古发掘现场。在这里,游客能以“考古人”的身份,沉浸式体验文物出土过程,甚至能观察到文物出土前的摆放层次及出土瞬间的状态。

“文物修复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为让重点文物能尽快在新馆陈列中与观众见面,同时又能保证下一步文物保护和研究工作顺利开展,我们采用了数字化修复演示的新展陈方式。”吴维羲说,青铜骑兽顶尊人像、铜神坛等大型文物,就是结合了文物修复师的手工拼对和AI技术精心复原,然后借助3D打印技术,复制出1∶1比例的文物模型,并辅以多媒体360度展示的方式,全面展现文物的每一个角度,供游客解读文物细节。

“这样的展陈方式,既满足文物安全稳定的展出需求,又可让观众一睹文物的奇特与精美,并能更好地理解三星堆文化。”吴维羲说。

博物馆展陈的改进、完善和拓展也从未止步。

博物馆优化设计方案,通过调整灯光、降低背景板等方式,不断改进展示效果,提升观展体验。

今年5月18日,也就是“国际博物馆日”当天,三星堆博物馆再添新展厅——“对话三星堆——互动体验厅”正式面向公众开放。记者在现场看到,游客可以试戴三星堆文化特有的冠饰和发式,亲身体验玉器的切割、钻孔、刻纹、打磨和抛光工艺,以及模拟进行“抬神兽”“神树祈福”“祭祀掩埋”等传统祭祀活动,不同年龄层的游客都在踊跃参与。

“互动厅以三星堆最新研究成果为支撑,是现有三星堆文物陈列三个展区内容的延伸和补充。”吴维羲说,在这里,游客可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与三星堆文化对话,走进古蜀人的生活及精神世界,形成对三星堆文化更为全面的认知理解和感受体验。

三星堆博物馆景区管委会规划建设部部长肖灿说,当前,三星堆正高水平规划建设三星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好遗址完整性和真实性,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联动大遗址、大文博,让游客除了看文物,还能深入了解遗址原貌,在吃、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收获更美好的体验。

塑造品牌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游客来到三星堆,看完展览再逛文创馆已是‘标配’,不少游客都要品尝我们的文创雪糕,再买点文创产品带回家。”面对文创馆里络绎不绝的游客,三星堆博物馆文化产业部部长林维告诉记者,场景消费、实地买文创,已成为新潮流。近年来,三星堆文创产品销售额迎来井喷式增长,年综合收入从数百万元激增至过亿元。

几年前,三星堆博物馆推出青铜面具文创雪糕,一炮走红。而今,文创馆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包括文具、摆件、服饰、书籍等,品类繁多,应有尽有。这些产品既满足游客的文化消费需求,也有力推动三星堆文化的广泛传播。

“我们设计文创,最核心的要求就是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林维说,三星堆博物馆深入挖掘三星堆文物独特的符号特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创造性地开展二次设计,让文创产品更好诠释文物的内涵,更符合游客的审美,并以之为载体,不断扩大三星堆的影响力。

“针对青少年群体,三星堆博物馆还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和研学活动。”三星堆博物馆社教研学主管邹鹏说,博物馆一方面开发多种研学课程,接待学生群体开展研学活动,另一方面也主动走出博物馆,把三星堆文化送进学校和社区,让青少年感受古蜀文明的魅力,厚植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据介绍,三星堆博物馆按照“认知—探索—体验—解读”的思路,开设20多项研学体验课程,内容涵盖趣味考古、玉石器加工制作、文物修复、青铜铸造、自然探索等,深受青少年学生喜爱。此外,三星堆文化进校园举办的专题讲座、流动展览、知识问答、文物拓片制作、特色版画制作、面具饼干制作等体验活动,也已深入成都、德阳、绵阳等地的30多所中小学校,直接参与人数上万。

林维表示,三星堆以其神秘奇特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引起海内外观众极大的兴趣和关注。为切实保护、展示、宣传、弘扬这一优秀文化遗产,三星堆博物馆积极致力于国际间的展览交流合作,先后出展日本、美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座城市,所到之处引起轰动,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星堆文物,作为中国独特的文化标识,已成为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最佳名片之一。当地时间6月9日,“邂逅三星堆—12K微距看国宝”全球巡展在卡塔尔盛大启幕,成为该系列展的第一站,受到当地群众的热捧。几天之后,“三星堆·金沙主题数字展暨推介活动”在埃及开罗开幕,以裸眼3D技术、高精度文物复制、VR互动体验等多种现代科技形式,为埃及观众呈现了一个鲜活、立体的古蜀世界,让人仿佛置身于数千年前的古蜀。这样的活动,还在持续开展之中。

当前,已成功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的三星堆,正着力用好这一品牌,在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道路上阔步迈进,不断增强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星堆博物馆保护利用好古蜀文明成果的经验和启示

文物是国家发展、文化传承的历史印记。三星堆遗址作为古蜀文明的重要遗产,其出土文物对于深入探索古代文明具有极高价值。三星堆博物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探索建立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跨部门的协同创新方式,以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探索文物保护修复,用科技为文物保护助力,进一步加强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的保护利用,讲出了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彩故事。

用好科技的力量。在三星堆考古和文物保护修复过程中,新科技新技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人工智能不仅能够对文物进行快速而准确的分类与分析,识别其类型、材料、尺寸等详细信息,深入理解文物的结构与特性,还能通过三维重建技术,精确复制文物形态,为还原历史场景、深入研究古蜀文明提供有力支持。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手段的应用,对文物进行三维建模,可帮助还原其历史外貌与结构。三星堆遗址的保护工作中,大数据技术的运用构建了全面系统的文物数据库,实现了对文物保存状况的实时监控与分析,使文物工作者能够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确保文物的完整与安全,同时提高利用效率。要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为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提供助力。

守住传承技艺的匠心。科技的发展为文物保护和修复带来了更多可能性,但机器不能替代技艺,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仍闪烁着时代光辉。在保护与修复的过程中,工匠们展现出极高的专业素质与精湛的技艺,对文物充满了敬畏与热爱。他们以精益求精的态度从事修复工作,用心呵护每一件文物,成功结合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最大程度保留文物的原貌及其承载的历史信息。这种工匠精神使得文物的保护与修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让更多人得以了解和亲近古蜀文明。应当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秉持工匠精神,不断提高技艺水平,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拓展展示推广的途径。三星堆带给世界惊喜,成为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亮丽名片,显著提升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对此,要深入研究三星堆文化,阐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以及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相互影响的历史文化基因,挖掘其思想内涵。要大力坚持保护与利用、展示与宣传并重,进一步挖掘和阐发三星堆文化的思想价值,加强普及教育和对外交流。推动三星堆文化的传播与教育,开展相关课程和讲座,制作科普资料,通过活动体验和传承,增强文化自信。实施科学规划,加强三星堆文化的保护和修复工作,确保其长期传承。同时,探索修复文物的合理利用,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有机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作者:光明日报调研组;调研组成员:本报记者李晓东、周洪双,西南交通大学世界遗产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刘弘涛)

来源: 《光明日报》( 2024年07月12日 05版)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