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详细内容

园区更新,成都武侯竞逐大健康产业优势何在?

来源:四川在线 发布时间:2024-12-27 14:00:16 浏览次数:521 【字体:

四川在线记者 薛维睿

12月26日,第七届“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产业发展大会在成都市武侯区举行,来自医疗机构、行业协会、投融资机构、大健康企业的嘉宾代表齐聚,共探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路径。

当天,“华西转化医学产业园”在更名调整后首次亮相,将以转化医学服务、高端诊疗、医药贸易、数字健康为主要方向发力。

依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顶尖资源,武侯目前已聚集大健康领域国家级创新平台14个、省部级创新平台67个,大健康企业总数突破5200家,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医疗健康创新策源地。武侯竞逐大健康产业有何优势?优化调整的华西转化医学产业园又有哪些新动向?

新项目落地

持续完善转化医学产业链条

提及园区调整背景,园区管委会主任周哲表示,当前,成都正推进“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开展园区优化调整,推动“特色立园”。以此为契机,“华西医美健康城”正式更名为“华西转化医学产业园”,作为武侯重点打造的市级特色产业园区。

优化调整后的华西转化医学产业园,进一步聚焦产业定位,发展的重心及路线更加明确——将聚焦转化医学服务、高端诊疗、医药贸易、数字健康4个细分领域,全力打造全国转化医学产业示范区。

转化医学是连接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医学事业的桥梁。在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常务副主任沈彬看来,这一调整非常及时,明确将转化医学作为大健康产业主攻方向之一,进一步扩展了园区发展的外延和内涵。

成都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迅速,2023年产业总规模达3500亿元,取得药品上市批件133个,居全国主要城市首位。目前,成都已有天府生物城、温江医学城等成熟园区,武侯布局医药健康产业有何优势?


大会现场

周哲介绍,武侯区临床资源丰富、创新资源富集,作为国家卫生城市,拥有华西医院在内的13家三甲医院,数量居中心城区第一,每年在武侯就诊的人次超千万。全区聚集包括四川大学在内的10所高校,31家科研院所,人才总量达44万人,数量居成都市前列。

在此基础上,武侯大健康产业迅速发展。与四川大学华西“一校四院”合作,推动“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概念验证中心、双华数字健康产业园、华西健康谷等一批重要平台及重大产业化项目落地。2024年1-9月份大健康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84.13亿元,同比增长约11%,大健康产业增加值125.8亿元,占全区GDP比重11.2%,成为武侯支柱产业。


华西健康谷

完善的产业布局以及优质的创新载体,吸引众多大健康领域企业递来橄榄枝。

会上,武侯区与世界500强企业、中央企业、上市企业、独角兽企业等现场签约,落地了一批创新平台和重大产业化项目,包括物产中大健康西南总部及医疗器械供应链平台等8个项目,涉及创新药、数字健康、高端影像、医疗贸易等领域,进一步完善了武侯转化医学产业链条。

放置在嘉宾座位上的一本园区介绍手册,引起不少来宾的注意。“2025年第一季度,武侯区将推出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等4个园区,总面积约30万平米。”据武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满足更多企业的落户需求,武侯区正盘活、建设一批生物医药领域专业厂房(园区),“我们做过测算,这批厂房应该是距离华西坝最近的标准化工业厂房。”

新平台搭建

让科研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会上,“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概念验证中心、国际临床CRO产业中心、高端医疗器械CDMO平台、核医疗先进加速器中试平台四大创新平台集中亮相。


国际临床CRO产业中心

资金投入、临床验证、注册申报、规模化生产,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必经之路。此次构建的多个创新转化平台,都是致力让成果转化这条路走得更加“丝滑”,加速推动科技成果从“试验场”走向“大市场”。

“目前最亟待解决的是,将大批科研成果从书架子搬到产业园。”在沈彬看来,过去,大学校园和产业园区常常“分割”。“学校每年产生大量的文章专利,但并不太考虑是否能转化为成果,研究工作告一段落,便放到了书架子上。同时,产业园区又苦于没有原创性理念,急于寻找发掘创新成果。在这样的情况下,为成果转化搭建桥梁尤其重要。”

沈彬说,对于科技成果转化,除了常常强调的“最后一公里”,“最初一公里”也非常重要。新平台之一的“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概念验证中心,便是解决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为早期科技成果配置资金、开展技术与商业化验证,降低风险,并吸引进一步投资。


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概念验证中心

除了加快科技转化速度,“省成本”也是搭建创新平台的另一作用。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以核医疗技术为例,四川是核工业大省,兼具“核医理工”创新策源,但核医疗及核技术应用领域项目仍存在高投入、高风险的短板。

“为此,我们联合一流科研院所专家团队,合作建设先进加速器中试平台,可大幅减少核医疗领域企业中试阶段投入。”上述负责人透露,该平台聚焦医用同位素及核素药物研发、基于先进加速器技术的核医学设备及关键零部件制造等,能为企业省下成本。同时,平台也正全力招引链主企业和重大产业化项目,打造具有比较竞争优势、“根植性”强的核医学产业集群。

推动科研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武侯当前已有国家生物治疗重点实验室3D打印微针等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实现落地转化。

当天,华西数医大模型也在会上首次对外发布。这款基于华西医疗资源和科研实力开发的AI产品,能够深度学习和模拟医疗决策过程,为医生提供精准的辅助诊断和治疗建议。华西第二医院党委书记黄勇介绍,该模型通过整合海量医疗数据,运用先进的算法,实现对复杂医疗场景的智能分析和处理,将极大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园区管委会供图

来源: 四川在线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