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详细内容

成渝地区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一年间 科创“新高地”加速形成

来源:四川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01-01 10:00:09 浏览次数:254 【字体:
  一年前,在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上,成渝地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正式启动建设。一年来,成渝地区科技创新合作“朋友圈”不断扩大,全球科技创新资源持续汇聚。目前,成渝地区已与80多个国家的各类创新主体开展科技交流合作,建成国际科技合作基地97个、引才引智基地111家、技术转移机构69家……一个位于西南腹地的科技创新“新高地”正加速形成。

  打造各类高能级创新平台

  日前,位于成都的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取得关键进展——投用数字孪生系统,为真空室烘烤装上“超级眼睛”。“真空室烘烤是装置运行的关键一环,数字孪生系统可对真空室烘烤过程全方位实时精准监测。”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研究团队相关负责人说。

  “中国环流三号”去年底开始面向全球开放,在今年首轮国际联合实验中,吸引了全球17家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校参与,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并实现了一种特殊的先进磁场结构。

  一年来,在成渝地区,这样的“国际首次”不少。它们的诞生,离不开成渝地区以西部科学城为主要承载地,协同推动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加快建设,打造各类高能级创新平台,为两地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策源能力。截至目前,成渝两地布局建设11个国家大科学装置、5个创新联合体、3家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

  与此同时,在成渝地区,科技成果正加速从“书架”走向“货架”。截至目前,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成渝地区布局257项科技合作项目,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聚焦国际技术转移转化,长安汽车、科伦药业等几十家川渝企业在海外建立研发机构,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跨境融通;成渝两地与匈牙利、奥地利、白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的技术转移机构建立常态化联动机制,有效促进技术要素跨国家、区域及机构流通。

  强化国际科技人才培育招引

  人才是深入推进“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的又一抓手。

  12月16日至18日,2024成渝地区国际技术转移经理人标准化能力建设(中级水平)培训举行,吸引川渝等地60余名科技人员参加。

  “成渝地区‘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的重要建设任务之一,是面向重点国家特色优势产业,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其中就包括国际技术经纪人(技术经理人)培养。”四川省科技交流中心相关负责人说,这对促进技术要素国内国际双循环和壮大人才队伍具有重要作用。

  当前,着眼国际科技人才培育和招引,川渝两地多管齐下——

  联合发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在川渝高竹新区开展外国人才来华工作许可互认试点,四川印发海外智力集聚计划实施办法,重庆实施“金凤凰”人才政策,两地持续推动国家“一带一路”创新人才交流项目……一系列人才培育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正在两地加速形成一个科技创新人才“蓄水池”。

  川渝科技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两地在建立科技交往合作机制、深化科技人文交流、打造创新合作平台、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接下来将通过共同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积极探索,进一步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加快建设“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努力成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前锋”,助力成渝地区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记者 宁宁

来源: 四川新闻网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